|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为什么上海是最烂的地方 没有之一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作为上海人,当我遇到外地朋友唧唧歪歪嫌上海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的时候,我也会提议:不喜欢呆在这儿就滚粗去。

  不过就算是心底对上海的感情很深,在我看到 VICE 上那篇数落巴黎的文章 时还是忍不住觉得作者小题大做 —— 因为毫无疑问,文章里的几个例子换做在上海会更烂。而且仔细想来,我发觉上海那无以伦比的烂,几乎无法一条条去总结;因为上海的烂与烂之间难以分割!把它们融会贯通真的很伤脑筋!


  所以我只能随机挑选一个放在最前面,由这个烂点引出其他的烂点:

  

  噪音

  一个个冲击钻奏响了上海的城市之声。这里每天都在敲敲打打,不是在造东西,就是在搞活动。到了热闹的商区,根本没人在乎噪音已经到了 70 分贝以上。如果你不幸像我一样住在浦东,工作在浦西,那从早到晚根本逃不掉冲击钻的魔掌。

  事实上,很多时候冲击钻作业是不必要的,施工也完全不该如此频繁。这其中牵涉到工人的素质和水平问题,我就不扯开说了。

  地铁

  除了地表,噪音还来自地下。

  二号线的地铁驶来时会发出长达数十秒的刺耳尖叫;九号线行驶时耳边传来的轰隆声好像惊悚电影配乐 —— 如果你是一个玩 Drone 或者什么 Dark Ambient 的艺术家,那上海地铁简直是采样天堂。不过得随时做好被行乞人士渐入渐出的卡拉 OK 打扰的准备。

  相比汽车,地铁确实能帮你更好地控制时间、节省开支。但人流量最可怕的一号线还是敬而远之吧,它包括了人民广场站、上海火车站、彭浦新村站等臭名昭着的站点 …… 各个都比得上巴黎的 CH?TELET-LES HALLES 车站。生活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地铁系统之上,好担心地层会突然塌陷。

  另外,我有提到上海地铁里挥之不去的炸鸡味儿吗?

  



  空气

  上海特别脏。短短一年不到,空气污染指数已经是公共交通随时滚动播出的节目了。AQI 好几次 “破表”,污染度位于世界前列。还有,四月份街上扬起的梧桐树果毛比柳絮恶心多了。

  现在上海人都很怀念四年前的 “面子工程” 世博会,因为那阵子还能时不时看到蓝天白云。


  

  天气

  春天?上海已经没有春天了!到了初夏,你会发现自己上个礼拜还在穿皮衣,这个礼拜就得穿短袖。这种幅度在 10 度以上的温差一个月可以发生多次。夏天一过,又会在路上看到秋装和羽绒服并存的景象。

  今天下雨明天放晴后天下雨的节奏,在上海也是屡见不鲜。“夏天闷热得要死,冬天阴冷得要死” 是对上海天气的最好总结。

  

  建筑


  上海密集的高楼大厦让人非常压抑。许多大型建筑都采用玻璃幕墙,遇到阳光便射出一道道“死光”。所以城市上空看不到什么鸟类,它们都要被撞死或者烫死。

  就算不容易和性器联系在一起,上海的几座标志性建筑也很难和美感沾边。最着名的东方明珠是最丑的,球体上点缀着灰头土脸的粉色。去年很火的电影《她》拍摄了不少上海的城市建筑,但我一看到那灰蒙蒙的天就出戏了。

  文化

  上海确实很适合拿来作为城市被过分开发的代表,营造隐约的反乌托邦氛围。这个城市的文化已经被外来文化冲散到所剩不多 —— 不要说北京,甚至比起一些二线城市都差远了。上海人自己都不知道去哪里吃 “四大金刚”,不知道汤包和小笼的区别,也不知道小杨生煎其实是外来的做法。

  因为没文化,所以在上海有很多人对老外(确切的说是白种人)特别殷勤。

  



  老外

  不会讲中文的老外在这里可以过得很好,没有任何技能的白人可以随便成为月薪 10,000+ 块的英语老师,或者每小时 600 块的模特,或者 15 分钟 1,500 块的牧师。

  做着比中国同事更少的工作,拿着 “老外工资”,派对只去外滩,和崇洋媚外的女人睡觉,他们还不停抱怨上海的夜生活开销太大。他们有时候只在这里呆了几个月,就对中国文化说三道四。上海的老外圈子,为上海这个屎洞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境外人员” 的基数大,游手好闲的老外屌丝自然分外多。那些有音乐 “天赋” 的,不少成为了国内音乐节下午档的 DJ,以及活跃在上海不同乐队里的吉他手。不过感谢他们,上海的本土 “艺术家” 因此在数量上翻了一番。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