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生死乘客再发文 看完真是心都凉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日,乘客张先生发布《生死间,一个记者有话想对你们说》文章,称其乘坐南航CZ6101次航班时突发疾病,飞机降落后50分钟后才打开舱门,航空公司和地面救护人员都未及时施救的遭遇。之后,此事在网络上不断发酵。截至24日,《生死间》一文阅读量已经超过700多万次,微博已被转发上万次。今天上午,张先生(微博@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又在微博上发布《是非间----一个记者想再对南航说的话》回应该事。


  

  南航北方公司负责人23日曾到当事者家中看望


  是非间---一个记者想再对南航说的话

  11月23号是一个很特殊的一天,这一天,我作为一个记者,却成了一起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

  在这一天里,我的事情上了全国媒体头条(真想跟汪峰哥聊聊,上头条没那么难嘛);找我的媒体比我12年记者生涯认识的媒体都多;这一天,我的屌丝微博被刷爆好几次;这一天,我的一篇长微博竟然有了700万的阅读量,上万次转发;这一天,竟然有全国各地的祝福潮涌般奔向我。

  “南航cz6101---生死间,一个记者有话想对你们说”这篇文章,念头起始于11月22号手术后完全拆线的那一刻,我肚子上长长的刀口上拔掉了最后几个订书钉,这意味着我又回归到一个完整的躯壳。

  那一道深深的疤痕,作为一个东北爷们儿,却不是产生于古惑仔的街头互砍,深感遗憾啊。

  开玩笑了,总之呢,有种想陆续写下生死经历的念头。

  最新的情况汇报

  11月24号的下午和晚间,南航北方公司的两位负责人,当机空乘人员等多人先后来到了我家。说了很多话,交流了很多,大体的意思有几点。

  1,对我的遭遇表达歉意----有很多网友提出,应该深刻道歉甚至鞠躬道歉,我认为这并不重要,还不如我来跪求以后制度健全,别再有道歉的机会。再者,古人言:道歉要是有用,还要警察干嘛。

  2,总公司启动调查,查清事情经过,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情理之中,意料之中。

  3,公司开展安全服务大讨论活动,以我的经历为例子,让每个空乘人员知道,再遇到紧急情况,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很好。

  4,南航也表达了希望补偿我的意思,被我very虚伪的反复拒绝了。---后面详述

  5,当天下午,首都机场医院的一位副院长也致电我,声音非常亲和甜美的向我表达了歉意,并且梳理了我在医院的实际花费,我写的不足两千,实为回忆疏漏,应为不足一千。虽说这不是文中重点,但既然我记错了,就必须要给人家更正。

  6,待续

  这次真的对南航说几句

  在众多评论中,喷我的人不算多,大约有两种,一种是认认真真的讨论问题,提出这起事件完全让南航背锅是不合理的,还有也从航空知识角度提出了很多南航无奈之处。第二种是简明扼要爽气十足,私信里直接来句“你麻痹”之类的吧。

  后者我没法回,前者一并说几句。为什么我有话要对南航说。因为作为一名乘客,我在飞机上是属于信息关闭状态,我的一切需求都必须通过机组人员传达给相关方,无论是塔台还是急救。



  一个合理的社会规则应该是easy模式,当求助空乘的时候,每名乘客只需要说出自己的合理诉求,一套完善的体系会自动给他提供最佳的选择和服务,这不仅是乘客要求南航,这是包括南航人在内每个人在社会体系中的长期诉求。

  试想,每个乘客飞机上要急救,要这样对话空乘?

  “我要救护车,请提示塔台提前做准备,救护车加满油,车上氧气瓶准备好,停几号跑道,注意如果流量过多要提前准备摆渡车,担架要至少三人,医生选身强体壮,因我身高过175了。给塔台信号xxx,注意飞行及时通报,注意飞行高度,请首都机场医院提前做好准备,旋梯注意除冰,over”

  我叮......那是hard模式

  当然,不能要求南航能如此尽善尽美,也不能指望社会体系能一步到位。但是对于发展了几十年的民用航空来说,一个谁抬我下飞机的问题,还需要飞机上现场去争论吗?

  理解南航


  不能把板子都拍在南航身上,这也不是我的本意,我曾试想,若当天我乘坐的是其它航空公司的航班,会有相同的遭遇吗?我想,也许也会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起事件暴露的南航自身问题只是一部分,机场的协调组织,急救的流程安排,这不是任何一家航空公司自己能完全解决的。

  所以我在文章中,并无一句指责南航,题目也是中性的(这源自于我多年的记者从业经验)。我只是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心路历程都没敢多写。

  理解南航,其实骂我的声音是极少极少数,骂南航的声音却成为了全国网友的主流。这对于南航人来说,一定是不可承受之重。其打击甚至大于几周前的南航人事地震(你懂的)。

  理解南航,无论是空乘还是飞行员地勤,崇高的职业荣誉感使他们面对铺天盖地指责的时候,下意识的也会产生对抗心理。更何况,绝大多数南航人都是和你我大众一样善良的普通人。

  理解南航,即便在我乘坐这次航班上,除了协调救护车的问题,南航空乘人员的服务都是令我满意的,而且也始终有人时刻关心我的状况。至于扶不扶的问题,这是个社会问题,很难一言以蔽之,但把帽子全扣在南航人的头上,是并不公平的。

  南航的负责人在我家时我曾问,如果空姐扶了我,如果我受了伤,如果我人品极差还反咬一口索赔,这个钱是南航赔还是空姐赔?如果是空姐赔,那么不扶我就不能怪空姐。南航负责人答:他们回去会研究一下。

  题外话:给南航说了这么多好话。你是不是被收买了?本人对家里所有的灯发誓,除了一束鲜花,若再有任何礼品钱物,灯灭我灭。若有任何人要求或威胁或公关我为南航说好话,灯灭我灭。

  这里又涉及到了“圣母婊”,不断有人说,你为什么放弃赔偿?我当然没那么崇高,但是由于我的记者身份,在本次事件中,我必须一尘不染的避嫌可能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指责。而分文不取也能让我在推动这起事件的制度完善上,底气更足,心里更踏实。


  我若因赔偿后稍有心软和退让,那么未来每一位乘飞机的人,利益都可能都会因此而损失。(唉,瞬间觉得自己好高大,大家注意防呕吐)

  利益的回避不仅仅是我自己,我所在的新闻单位也是辽宁最顶级的,有多个名牌新闻栏目,即便全国爆炒此事,但对我的事情特意没有发一篇报道,也没有以单位渠道向南航讨任何说法,不是单位领导不关心我,他们对我的关心是足够让我自豪的。而是我的单位秉承了新闻人的理念和信仰!

  圣母带了婊,其实也很好。

  集中回复网友几句

  1,说南航负责人第二次来没带鲜花水果,那是我为此点赞,真切的交流高于一切。

  2,长文中说急救新闻都是假的,那是一种感叹,是一种文章表现手法,不是定论。这类似于男票跟女票说分手,女票说“你过去都是骗我的”。其实怎么可能都是骗你的,后来才骗了几小小下嘛。

  3,强调下,抬我下飞机是急救车的责任,空乘只能辅助,绝不能直接抬,因为急救病人不是什么人都能抬的,这必须有医疗知识。

  未来还要说

  这一起事件中,三次急救车,其中前两次是我任由体系救我,我都失败了,尤其第二次999急救车拉我去999急救中心,否决了首都机场医院医生建议的朝阳或协和,给我的理由是那两家医院挂不上号,我事后得知,我被骗了。



  在999急救中心,我做了所有能做的检查,折腾的死去活来,上的开塞露让我病情更加剧,而反复问我是不是吸毒,更让我绝望的泪流满面。

  那是我最绝望的时刻,也是我最不愿回忆的时刻,待我恢复平静,我会写出来告诉你们。

  不由得再次感叹,幸好我还活着。

  尾声

  这场劫难对于我来说,其实已经结束了,我很快速的恢复。现在的我其实心情颇为平静,一个人能从75%死亡率的高危急病中重生,那么对于生活,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如今我暂且不能上班,暂且不能自己去采写新闻来为社会的改良,人们的诉求做点事情。那么病榻中的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写一些文字,若真推动了体系的改良,我想也算一件功德吧。

  希望每位关心我的人,彼此交流带着尊重和理解。

  因为在当今社会,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爱......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已经有 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3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欲.能.史.箸] 2015-11-23 23:06
    喜欢这样的文字描述!!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