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那些孩子最怕的事情 你每天都在做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与读者交流时,Jo妈发现许多妈妈都被孩子“胆小”、“害羞”、“不敢独处”、“粘人”的“特点”所困扰。这仅仅是个性的问题吗?


  其实,这些“特点”是孩子认知经验不足的问题。孩子一出生都是无知无畏的,“害怕”是他们渐渐学会自我保护的表现。我们家长究竟做了哪些事让孩子把自己保护起来了,我们哪些做法可能导致孩子“害怕”呢?

  


  怕把我闷在屋子里

  很多宝宝都是所谓的“家里疯”——在家玩的特别疯,可一出门就各种害羞,比如在早教中心不敢参与集体活动,见到陌生人就躲,到陌生环境就局促不安。

  先不忙着找孩子的原因,先问问自己每天带孩子出门的时间超过半小时吗?很多妈妈都是全职带孩子,全家都还没醒就爬起来做饭、洗衣,刚吃好一顿,又该做下一顿饭了,带孩子出去遛弯、认识自然的时间几乎没有,而有些妈妈是有心而力不足,没法自己带孩子上下楼又抱孩子又推车,更不用说去公园逛商场接触各色事物。

  我们这么辛苦,还有哪里做的不够吗?其实,只需要提高我们的陪伴质量。

  宝宝心里在想什么?

  这里是哪里?我没有来过。这是什么人?我不认识,为什么要和他说话?还是在家好,我一定要让妈妈保护我。

  比如滑滑梯,同样一个游戏,在家里与父母玩和在陌生环境陌生人面前玩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孩子对未知事物和未知环境恐惧很正常。所以,我们要多带孩子去户外认识这个滑梯,才能消除宝宝的恐惧。

  天气允许时,每天再忙再累也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带孩子去户外,要“指指点点”给孩子介绍树木、汽车,介绍小区“保安”,随意的和隔壁家奶奶聊聊。周末,经常带孩子去更远的陌生环境玩玩,接受自然声音的刺激。慢慢的,孩子适应能力就提高了,也知道怎样面对陌生人了。

  最爱的人不告而别

  

  因为要与亲近的人(通常是妈妈)分别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这就是宝宝的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最早在宝宝6个月的时候就会出现,通常会持续到入园。

  很多父母害怕孩子哭闹,处理的做法都是不告而别。让其他照顾者分散宝宝注意力,然后自己蹑手蹑脚离开。

  当宝宝在被骗几次后,稍微感到气氛有些异样时,就会跟在你屁股后边,让“逃跑”变得困难。这可不是一件好笑的事,这说明他们变得焦虑敏感,害怕分别。处理不好日常的分别,那入园、入学都会成为孩子心理上不小的挑战。



  宝宝心里在想什么?

  “我不能让妈妈离开,她走了我就再也见不到她了。”年幼的他们还不懂得短暂离开的意思,分离才会让他们焦虑不安。

  那么,妈妈正确的做法就是让他们知道分别只是暂时的,妈妈很快会回来。

  经常带宝宝玩一玩躲猫猫或捉迷藏,也可以在去洗手间或者厨房的时候,提前告知宝宝,告诉他们“妈妈去厨房,5分钟就回来。”用这些方法不断让宝宝体会短暂分别的意义。

  真正要离开的时候,需要跟宝宝告别并告诉他们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刚开始宝宝一定还会哭闹,但这是学会分别正确且必经的阶段,多重复几次,分别对宝宝来说就没有那么难熬了。

  爸爸妈妈在争吵

  


  大人们无关紧要的争吵在孩子看来是最恐怖的事。千万不要以为宝宝还小,不可能察觉父母情绪的变化。要知道,即使宝宝还听不懂大人讲的话,又或者争吵没有发生在孩子面前,他们都能从爸爸妈妈日常的互动、语气和呼吸中感受到气氛的变化。

  反复压抑在这种情绪中的孩子,常常会怀疑自己,变得孤独、冷漠、执拗,极其缺乏安全感。

  宝宝心里在想什么?

  是不是我又犯错了,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不理我了……

  脾气爆发前,先深呼吸,想想:我这是给孩子做什么示范呢?

  每对夫妻都有自己的相处模式,为了孩子我们有责任一起探索出解决矛盾最好的办法。

  总是听到“不”“不”“不”

  


  我们每天对宝宝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不要”、“不行”、“不可以”……这些带有制止警告意味的话大人平均每9分钟就会跟宝宝说一次。

  “别在地上爬、别吃手指、别啃脚丫、别拿笔乱画、别把各种东西放嘴里、别乱摸乱碰……”

  说“不”最多的阶段就是0-3岁左右,这正是他们需要自由探索的年纪,而我们却用一声声“不”,剥夺了他们权利。

  宝宝心里在想什么?

  常常被否定的宝宝一定会很困惑:为什么我做每一件事都是不对的,我喜欢画画、我想要认识周围的东西,这些都不对吗?

  注意宝宝的安全没有错,但也请在保证安全的同时,给他们相对自由的探索环境。把危险物品收好,让他们自由爬行。准备一面黑板墙,让他们随意创作。陪伴在身边,鼓励他们摆弄每一件有意思又安全的物品。一起跑、一起跳,一起疯,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养育吗?



  爸爸妈妈不会陪玩

  

  闺蜜曾经哭诉说有一段时间加班忙项目,压根没时间陪孩子,就连看看孩子,都是在他睡着的时候。结果没过半个月,宝宝就不跟自己亲了,抱他的时候表情还有些不情愿。这种疏远,花费了好久才修复回来。包括Jo妈自己,也经历过努力的修复亲子关系。

  一方面是没时间,另一方面是不会陪。玩具、绘本往宝宝面前一推,自己坐在一旁玩手机。任凭孩子在咿咿呀呀也不回应。还有更夸张的,为了不让宝宝闹,抱着孩子一起玩电子产品,美其名曰陪伴。

  宝宝心里在想什么?

  刚开始他们会想:爸爸妈妈不陪我,他们不爱跟我玩,他们是不喜欢我吗?我来闯闯小祸吸引他们一下。

  渐渐地,他们会想:你们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你们,我只爱跟陪我的人一起玩。

  陪孩子玩他们爱玩的,读他们该读的,用亲子间有趣的互动,让他们感受关心和爱。别忘了,你在看手机的时候,孩子在看你。(完)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71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