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反隱身雷達捕獲F22原理曝光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日有報道我國38所自主研發的米波三坐標雷達(反隱身骨幹警戒引導雷達)獲得科技進步二等獎,此前有消息稱其發現並監視了F22A隱形戰機。世界多個國家都有研制反隱身雷達,中國型號眾多。


  

  近日,由國防科技工業局牽頭組織評選的2016中國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明星武器公布。在評選出的國內十大明星武器中,有兩款遠程相控陣警戒雷達入選,分別是YLC-8B機動式預警相控陣雷達和JY-27A遠程警戒雷達。這兩款雷達各有特點,但是相同之處在於都采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並且專門針對反隱身能力進行了加強。這兩種同類型裝備同時入選2016年度國內十大明星武器,足見國防工業對於反隱身領域的重視達到了相當重要的程度。


  YLC-8B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4研究所研制生產。中電14所被譽為“中國雷達工業的發源地”,國內陸、海、空以及戰略火箭軍裝備的大部分高性能雷達都是由該所研發的。JY-27A出自同屬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第38所,該所同樣是我軍高性能雷達的主要研制單位之一。雖然都是主打反隱身能力的遠程有源相控陣預警雷達,YLC-8B與JY-27A卻工作在不同的波段,因此在探測性能和結構設計上有著不小的差異。在實際使用中,YLC-8B與JY-27A往往要配合工作,進行性能上的互補,以達到最優的作戰效能。

  東海發現F-22A

  去年2月,《解放軍報》曾經刊登了一篇題為《戰鷹翱翔扞衛海空安寧》的文章。文中稱,2月10號上午10點左右,東海艦隊在我東海防空識別區附近發現不明目標,並且立即出動海軍航空兵戰機飛赴目標空域,對其實施查證。當時,正值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之時,美國空軍派遣4架F-22A戰斗機部署至韓國。因此,外界紛紛猜測中國軍方在東海防空識別區發現的正是F-22A。

  之後,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在2月19日發表了題為《中國雷達可以追蹤美國的F-22A“猛禽”隱形戰斗機》的文章,表示中國研發的先進反隱身雷達完全有可能發現F-22A。此後,在2016年11月舉行的第11屆珠海航展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同時展出了YLC-8B和JY-27A。而據信在今年2月發現美軍F-22A戰機的,正是當時還在部隊試用中的YLC-8B。

  對於F-22A這種第二代隱身戰機來說,其在隱身能力、機動性、超音速巡航、機體內部武器及燃油載荷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取舍和平衡。事實上,當初YF-22與YF-23進行原型機競標時,美國空軍經過測試,發現後者的隱身性能要超過前者。但是,經過綜合性能的比較和權衡後,美國空軍最終選擇了YF-22。因此,所謂的現有雷達完全發現不了F-22A這種論調,只不過是美國對外宣傳釋放的煙霧彈罷了。

  目前,幾乎所有采用隱身設計的第五代戰斗機在YLC-8B和JY-27A這類工作在UHF超高頻(前者)、VHF甚高頻(後者)的大型陸基警戒雷達面前,都是無處遁形的。

  不過,面對中國最先進的遠程反隱身雷達,美國媒體還是希望自圓其說,比如F-22A在遠程轉場飛行中往往都要在機翼下掛載2具大型副油箱,以增加航程,這樣就等於破壞了該機的隱身性能;或者F-22A即便不攜帶副油箱,也會在機腹下掛載1具龍勃透鏡反射器,人為地增加該機的雷達反射截面,使得己方雷達能夠發現本機。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在2016珠海航展首日進行短暫飛行表演的2架中國殲-20戰機,就在機腹下掛有龍勃透鏡反射器。

  但是,即便是F-22A采用無外掛的全隱身狀態接近我國防空識別區,以YLC-8B和JY-27A的性能來說,除了能夠發現該機,還能實現航跡跟蹤,這就為進一步鎖定甚至擊落該機創造了條件。YLC-8B采用UHF工作頻段,一般稱為分米波,而JY-27A工作在VHF頻段,屬於米波。這兩種雷達波對於F-22A這種外形尺寸較小的隱身戰斗機,只要輻射功率足夠強,就完全可以在機身較大的部件,如垂尾、平尾以及機翼前後緣上產生電諧振,從而形成較強的回波。而且,機身表面塗覆的吸波材料塗層對於分米波和米波來說,也是完全無效的。這便是YLC-8B和JY-27A得以發現F-22A的主要原因。




  兼顧反隱身以及多用途性能

  不過,波長的優勢也是一柄雙刃劍,在足以使F-22A這樣的隱身戰機“顯形”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性能上的劣勢,首先就是定位精度低。分米波和米波雷達在距離探測精度上可以滿足要求,但是方位和高度的探測精度就很低了,基本上無法引導己方戰機和防空導彈對敵方隱身戰機實施攻擊,多數情況下僅作為空情預警之用。其次,波長越長,雷達天線尺寸就越大。如何實現機動部署和快速收放,對設計人員來說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為此,YLC-8B和JY-27A都采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以及兩維相掃+方位機掃體制。尤其是JY-27A,創造性地將米波、有源相控陣技術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兼顧了反隱身以及多用途性能。不過,就各方面性能的兼顧和平衡性而言,YLC-8B相比JY-27A做的更為出色。

  首先,YLC-8B采用的分米波介於厘米波和米波之間,既考慮到遠程探測和反隱身能力,也兼顧到了對探測精度的要求。從目前公開的資料來看,YLC-8B對F-22A和F-35這類隱身戰斗機的最大探測距離超過了250公裡。在中國雷達業內流傳過這樣一句話:YLC-8B雷達能夠探測到哪裡,東海防空識別區就劃到哪裡。應該說這句話充分說明了YLC-8B雷達性能之出色。

  從探測精度上來看,在2月10號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前出實施查證中,東海艦隊航空兵戰機順利完成了任務,說明YLC-8B雷達在隱身目標的跟蹤和己方戰機引導方面表現的非常出色。而且,在實戰中,YLC-8B雷達不光要擔負對敵方空中隱身目標的探測和跟蹤,還要對己方隱身戰機進行引導,以便對敵方目標實施有效攔截。

  面對第五代隱身戰斗機,不具備隱身性能的第四代戰斗機往往都要處於完全的被動和劣勢中。因為目前已經應用到第五代戰機上的隱身技術對於機載火控雷達的工作波段,如毫米波和厘米波,還是非常有效的。因此,要真正實現對敵方隱身目標的攔截,最好的手段無疑就是派出己方最先進的隱身戰機。

  第五代隱身戰機之間的空戰怎麼打,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在YLC-8B雷達投入使用後,至少可以憑借其出色的反隱身能力以及滿足引導要求的探測精度,指揮己方隱身戰機對敵方來襲的所有類型目標,包括隱身目標實施攔截。如今,隨著殲-20戰機批量裝備我國空軍試訓部隊,通過與YLC-8B這類遠程反隱身雷達、各型先進防空武器以及非隱身戰機的對抗訓練,相信我們很快就能夠摸索出一套針對未來隱身戰機空戰的戰術戰法。

  除了反隱身,YLC-8B雷達還有一個特殊用途:對彈道導彈和臨近空間飛行目標進行探測和跟蹤。對於我軍來說,大力發展反導能力是今後一段時間內的工作重點。尤其是在周邊國家一方面構築反導屏障,一方面大力發展遠程打擊能力的形勢下,我國必須也要擁有自己強大的反導盾牌。YLC-8B雷達在設計中重點加強了對彈道導彈目標的探測和跟蹤,能夠大大提高我國對於這類目標的早期預警能力。

  此外,對於臨近空間飛行目標,即通常所說的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探測和跟蹤也是YLC-8B雷達的一大技術創新。目前,美國俄羅斯都在加緊研制軍用高超音速飛行器,美軍甚至為此提出了“一小時打遍全球”的目標。雖然我國也在發展類似的高超音速飛行器,但同時更要具備防御這類武器的能力。YLC-8B雷達憑借其出色而全面的性能,無疑有助於我國先進反導體系的建立和發展。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