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從春秋到明清 看中國人的性格歷史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05

  元、明、清:中國文化受到毀滅性打擊


  如果說宋朝只是使國民普遍在氣質上變得更文弱,那麼元朝則徹底打斷了中國人的脊梁,後者對國民性的改變是摧毀性的。中國文明最大的一次倒退,應該說是從元朝開始的,蒙古人一直比較殘暴,靠暴力統治。元代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上層文化遭遇到了毀滅性打擊,下層文化或者說俗文化首次取代雅文化,成為主流。忽必烈就曾發出疑問:“漢人惟務課賦吟詩,將何用焉?”雖然後來忽必烈決定以漢法治漢人,但對漢人的禮法傳統,始終不予重視。有位著名的外國學者曾說:“韃靼統治不但壓迫了為其犧牲品的人民,並且凌辱而且消磨了他們的靈魂。”

  由於華夷之辨獨盛,所以蒙古人在中國所遇的抵抗是他們征服世界的過程中最為頑強的。事實上,南宋軍隊雖稱軟弱,但是也湧現了眾多鐵骨錚錚的人物:襄陽之圍,宋人堅守了5年。1275年的常州之戰,數千守軍戰斗至死,只余六人,反背相柱,殺敵多人後才壯烈殉國。元兵圍揚州,守將李庭芝誓死堅守,甚至南宋太皇太後親自勸降也拒不接受。他們殺掉元朝的招降使者,焚招降書於城上。“城中糧盡,有自食其子以堅持者”……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數十年的抗元戰爭,最可怕的後果是消耗掉了漢民族最精英的人物。那些有血性、有骨氣、有膽量的人大面積地被消滅。有人說,在文天祥賦詩而死、陸秀夫負幼主蹈海而亡後,中國作為一個文化體已經滅亡,“崖山之後,已無中華”。這一方面是指中國文化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另一方面也指中國的脊梁已被打斷,中華精神已經滅絕。

  


  《水滸傳》人物的卑污、暴戾是元明時代中國人性格的真實寫照

  及至明朝,國民性又開始染上了“流氓氣”。其根源在於大明王朝的開創者朱元璋。他從社會底層起家,發明了政治流氓統治術,核心是十六個字:不講規則,沒有底線,欺軟怕硬,不擇手段。這一政治統治方式雖令人不齒,然而在社會中迅速蔓延,擁有強大的生命力。朱元璋為禁止官吏們過度剝削,在開國初的詔書中曾打了個生動的比方:“且如人家養個雞狗及豬羊,也等長成然後用……”明朝制度設計的核心理念,就是打造一個堅固的籠子,把這些雞狗豬羊牢牢關在裡面,沒有一絲一毫逃逸作亂的可能。因此,雖然朱元璋趕走了蒙古人,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漢族的光復,然而朱元璋的統治比蒙古人更為野蠻強硬。他繼承了蒙古人統治的精髓--戶口世襲制,把全國人口分為農民、軍人、工匠三大類,在三大類中再分若幹小類,比如工匠之中,還分為廚子、裁縫、船夫等。職業先天決定,代代世襲,任何人沒有選擇的自由。他認為凡是威脅到朱家統治的,皆有目的地進行清除和屠殺,往往是滿門抄斬。

  在明朝,士人們做隱士的自由首次被剝奪。朱元璋認為拒絕為他服務的士人必定是看不起他,發布命令:“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在這道前無古人的律令下,蘇州才子姚潤、王謨因征詔不至,被朱元璋斬首、抄家。貴溪儒士夏伯啟叔侄把左手大指剁去,以示不肯出山做官,被朱元璋“梟令,籍沒其家”。中國士人從此失去了最後一塊保持獨立性格的空間。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3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3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3 kenliu 2017-02-23 09:53
    “為了避免中國的命運,歐洲付出了一千年野蠻生活的代價。”----呵呵,你們幾曾文明了? 中國自秦始皇之後兩千年是一個僵化的歷史----這正是文明的代價! 從梁啟超到魯迅甚至毛澤東的“文革”,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改造中國人,改造每個中國人的思想。----已經徹底的改造了!而卻不自知。。。可見文明的惰性!
    評論2 紅杉 2017-02-22 11:42
    每個民族都如此。
    評論1 游客 [行.昔.有.篇] 2017-02-22 11:31
    那天朝呢為什麼不說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2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