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董明珠加持後 珠海銀隆身價百倍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電池企業的相繼失敗引發了業內不少討論。2013年,美聯社就此采訪了10位電池元老,他們普遍認為,電池業的發展已經進入瓶頸期,已有的電池主要有兩個缺陷:第一成本太高,第二續航能力不足。但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夠描繪,下一代突破性產品究竟長什麼樣。


  3、執意造車

  “我們見過面,談過很多次,但我們沒談成。”北京大學新能源材料與技術實驗室主任、國家“十一五”863電動汽車動力鋰電池項目負責人其魯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魏銀倉曾想聘請其為技術專家,但他堅持認為鈦酸鋰能量密度太低,不適合做電動車,尤其不適合私家車。


  “能量密度高的電池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另一位不願具名的電池專家亦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這是世界發展的潮流。此前,能量密度較低的磷酸鐵鋰(鈦酸鋰的能量密度比磷酸鐵鋰還低)電池在中國占了絕大部分,主要是基於安全性的考量。但在最新的新能源補貼政策中,在具備安全等因素的前提下,中國開始鼓勵企業開發三元材料等能量密度高的電池。

  為什麼做車,魏銀倉曾在上述格力股東大會上表示,珠海銀隆的市場領域不僅僅局限在大巴,大巴僅僅是目前最具有競爭力的一個切入點,所以先發展了大巴。這個切入點具備了盈利、制造、生產銷售的所有條件,從這切入進去,企業才能不斷積累利潤、擴大產能、降低成本、擴大市場。

  可為什麼在美國無法盈利的技術在中國有盈利預期呢?上述不願具名的專家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所有人都想來分一杯羹;另外一個就是國家補貼。如魏銀倉就提到,珠海銀隆的雙層車連車架賣兩百多萬,國家補貼之後只賣一百多萬。

  據電動汽車資源網的數據,2016年12月,珠海銀隆銷售了3872輛純電動客車,這占到了珠海銀隆2016全年銷售總量6047台的一半還多。一位江浙地區資深新能源電動客車銷售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年底沖量與國家補貼息息相關,2016年最後一個月,國家出台了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利好銀隆等快充的電動客車。

  值得一提的是,珠海銀隆的快速崛起也離不開魏銀倉老家武安市的大力扶持。魏銀倉在股東大會上回答股東提問時就表態,2016年以後,全國的銷售渠道打開了,但初期絕對是依靠了地方政府的支持。

  據美國奧鈦多份公告,2012年4月,珠海銀隆與河北省邯鄲市以及邯鄲市下轄的武安市簽訂了一份經濟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在當地共同投資建設鈦酸鋰系列工廠,同時,地方政府也將采購銀隆生產的公交車等。

  為此,武安非常優惠地向銀隆提供了106英畝的土地。珠海銀隆拍到的第一塊工業用地是在2012年11月,花了1360萬美元,同時,珠海銀隆也收到武安市政府提供的建廠補貼,共計1180萬美元;2013年5月,珠海銀隆再次拍得一塊40英畝的工業用地,土拍花去的860萬美元,預計將由政府補貼原價返還。

  獲得這兩宗土地後,銀隆承諾在當地投資2.661億美元,當投資額超過1/4時,銀隆可以轉讓或轉租這些土地。而據銀隆估算,第一塊以1360萬美元成交的土地,實際上評估價高達3200萬美元。

  北京市君合律師事務所出具的一份法律意見書顯示,珠海銀隆及其境內子公司擁有的土地使用權合計215萬平方米,這意味著,從武安獲得的土地占到了20%。


  4、資本熱捧

  珠海銀隆發展至今也離不開資本的追逐。

  據珠海銀隆的審計報告,自2009年成立以來,珠海銀隆共完成10次股權轉讓和7次增資。一位企業CFO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珠海銀隆實現了估值的飛躍,魏銀倉也收回了投資成本。

  與增資被動稀釋股權不同,股權轉讓可以被視作為套現。據上述CFO統計,10次股權轉讓中,涉及大股東也就是魏銀倉的股權轉讓共有5次,排除與關聯企業之間的轉讓後,還有3次,共轉讓股份19.29%,套現8億元左右;而大股東這些年的資本投入依次為,注冊資本6000萬、增資1.886億、債轉股4.34億,共計6.826億。

  珠海銀隆的股權被大股東轉讓給了各路投資基金,股權轉讓的具體過程為:2015年8月15日和20日,大股東第一次股權轉讓5%,轉讓的估值是40億,大股東套現2億;2015年12月23日,第二次股權轉讓5%,估值40億,套現2億;2015年12月10日,第三次股權轉讓9.29%,估值42.8億,套現接近4億。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