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说说 假盟友理论视域下的中朝关系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如果说,当初在朝鲜拥有核武器之前,中国反对朝鲜拥有核武器的立场与朝鲜谋求核武器的立场,对抗性的烈度一般;而在朝鲜已经拥有可用于实战的核武器后,两国间政策立场的对抗性烈度则大幅上涨,矛盾难以调和。这是因为中方“半岛无核化”的政策现在看来是一个“改变朝鲜实际拥核”之现状的进取性政策。这就好比当年未能阻止一个壮汉吃肉;而今,肉已经被他吃到嘴里、咽在腹中,却还奢望能命令或说服他把肉吐出来,这是不切实际的。


  有一种流行说法认为:朝鲜开展核武计划,是为了应对美国的军事威胁;因此如果美国和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或者中国能够为朝鲜提供足够的军事保护,朝鲜就没有必要推进或保留核武,于是半岛无核化目标可望实现。这种说法是似是而非、偏离事实的。

  首先,从美朝关系看,美方坚持将“停战协定”改为“和平协定”的前提是朝鲜以行动证明其遵守弃核的承诺;而朝鲜则坚持与美国签订双边和平协定的前提是拥核。双方政策立场的前提截然对立,这是导致朝鲜半岛问题久悬未决且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


  退一步讲,即便美国给朝鲜安全承诺,平壤也很难相信。一方面平壤很清楚,这样的“承诺”是被其核武所讹诈而得,而一旦放弃核武,这种承诺随时可以被收回。另一方面,近年来美国在中东地区发起多场颜色革命,颠覆对象不仅有卡扎菲(Mouammeral-Gathafi)这样的宿敌,也有像埃及穆巴拉克(Muhammed Hosni Mubarak)这样的长期盟友。美国的卖友行为自毁国际信誉,使其“不进攻”“不颠覆”的承诺不再被他国接受。

  其次,从中朝关系看,且不论朝鲜战争、冷战期间两国结下的种种矛盾,单是中韩建交、中国改革开放、中美缓和这些就足以让平壤失去对北京的信任。中朝同盟条约白纸黑字犹在,但平壤根本就不相信中国会履行“一旦朝鲜受到美日韩武装进攻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中国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的承诺,这也正是其倾尽国力发展核武的原动力。

  最后,更重要的是,核武对朝鲜而言,不仅仅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维护金氏家族统治的根本保障。也就是说,核武器不仅是用来威慑美国等外来威胁,同时也是金氏政权面对经济崩溃、粮食减产、灾荒不断,不仅中下阶层“脱北”,甚至连驻英公使、驻华餐厅员工这样的统治阶层、精英子弟都开始集体叛逃的局面时,须臾不可离手的撒手锏。

  金正恩需要用不断试爆核弹、试射导弹来强化个人权威,维护统治。可见,核武在朝鲜的政治生活中所承载的意义远远超过威慑美韩联军的纯军事用途。


  综上,除非被外力强制清除,如外科手术式打击等,朝鲜不可能放弃其已经获得的核武,而且还将进一步推动、发展。而这与中、美等国有关“半岛无核化”的目标是根本对立的。这种根本性的对立,决定了中朝关系处于“假盟友”的状态——北京和平壤都不将对方认定为军事盟友,却公开声称两国有着“鲜血凝成的友谊”。而在实际交往中,双方仅仅关心己方在合作中的收益所得而不关心对方在合作中的损益。

  甚至有分析认为,朝方故意将核设施设在距离中国较近的宁边地区,就是想以核设施遭受打击或产生事故后污染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来要挟、绑架中方,使其不仅默许朝鲜的核试验,还要为朝鲜出头去制止美韩等国可能的突袭。


  这实际上就是以中国的损失为代价来实现朝方的收益。当中方发表谴责核试验的声明时,朝方就认为中方的言行不能满足己方需求,因而感到失望,并表示不满,指责中方,采取不合作方法,甚至在中国传统佳节等敏感时段突然进行核试验作为报复,从而导致双边关系恶化。

  

  朝核问题是中朝关系的最大障碍(图源:VCG)

  中朝为何采取“假盟友策略”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