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今年房地產還是一副瘋狂的局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用如此大的投資規模拉動一點點的經濟增長,其後果可能是比較嚴重的。


  最近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可以用延續多年的基建投資拉動來解釋。一方面,鋼鐵、水泥行業的投資負增長從2012年就開始了,供給在減少;另一方面,在產能過剩的局面下,為了拉動增長,地方政府不得不加大投資,基建投資需求在增加,兩相疊加,就導致了最近鋼鐵、水泥的上漲。

  硬幣的另一面則是制造業投資增速的回落,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4-2016年,制造業投資一直在回落,原來有13%的增速,之後回落到8%,現在則只有4%。這是因為制造業投資背後是民間資本,產能過剩導致民間資本投資意願不高。


  所以制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完全呈現出相反的關系——基建投資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速——導致的後果就是地方政府債務和居民債務水平都在上升。所以我們現在講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下降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杠杆水平還在提高,只不過總資產規模做大了,當然資產負債率就下降了。

  民間投資在回落,非民間投資則在上升,但這種上升最終又會拉動民間投資,所以今年2月民間投資又恢復到了6%以上的增速。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就是因為PPI的上漲,只要PPI上漲,趨利的民間投資就會恢復;反之,如果PPI下跌,那豈不是民間投資又要回落了?所以,民間投資能否持續跟進,就看PPI。

  我判斷今年基建增速會回落,但因體量極大,因此即便回落,絕對量也是比較大的;制造業投資應該會有所回升;房地產投資增速會回落。

  貨幣超發加劇脫虛向實難度用大量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結果必然是大量的貨幣超發。我估算,貨幣量短期還是很難下去。

  去年銀行新增貸款看起來只有12.5萬億,但是如果考慮到銀行購買的地方政府債券,加之外匯占款的減少,估計銀行向市場投放的資金要超過20萬億,可以用洪水滔天來形容。今年把M2的增速目標定為12%,其實流動性還是很泛濫的,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的脫虛向實難度是比較大的。我們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投資在回落,第三產業中主要是金融和房地產投資增長,這種增長結構下,脫虛向實的難度有所加大。

  目前居民存款有60萬億,是30年前的200倍,而同期GDP增長只有90倍左右。因此,如此巨量的貨幣投放,管不好肯定是要出問題。

  同時,人民幣貶值壓力是持續存在的,而且可能持續加大,這是一個長期因素。


  不容回避的事實是,貨幣超發當然容易造成貨幣貶值的結果。

  貧富不均影響消費投資我個人對房地產業、金融業的過度膨脹存在很大擔憂,一方面房價收入比很高,另一方面總體的居民房貸比例並不高,說明還是貧富不均。理財市場中,2015年,全國家庭可投資資產在600萬以上的居民戶數是20萬戶,僅占全國居民家庭的0.5%,也就是0.5%的家庭擁有40%以上的社會財富,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關鍵的問題是,長時間以來沒有征收資本利得稅和房產稅。

  前段時間我在文章中也列舉了房地產、奢侈品消費與澳門博彩業景氣周期的相關關系,用以說明投資能夠拉動的增長成果主要被哪一部分人群分享;同時,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則低於GDP增速。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不大看好一般消費品。因為在這輪投資拉動的增長過程中,居民收入增長依然較慢。如果下游沒有實質性改善,最終會使得中游和上游的景氣仍然難以持續。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還是要通過改革來真正解決問題。

  內部變量:先穩住,再改革最後歸結到內部變量,也就是第六個觀察維度。今年我們的底牌是非常明確的,而且底牌是先於博弈對手方亮出的:一個是穩增長,另一個是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方式就是穩中求進。

  這些底牌決定了今年政策調整的力度不會太大。

  從博弈的角度來說,既然這些底牌被投資人發現了,那麼投資人就可能加注,所以今年房地產還是一副瘋狂的局面。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你太瘋狂的話,政策制定者也難以接受——目標是去杠杆、去庫存,如果杠杆沒有下降反而增加,政策面就會反擊——所以如果今年房價表現太離譜的話,還是會有措施出來。

  當然,方方面面都是泡沫,方方面面都要管住,這決定了管制要加強的邏輯,恐怕也是今後一段時間的政策基調。未來,我們仍要積極期待改革力度的加強。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