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大脑把记忆存在哪了? 原理简单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概念编码


  要理解为数不多的神经元与一个特定概念(如珍妮弗·安妮斯顿)之间如何关联,首先需要了解一个复杂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大脑如何获取和存储大量的人和事物的图像信息。眼睛看到的信息首先通过眼球后的视神经,传入位于后脑的初级视皮层(primary visual cortex)。这里的神经元对图像的某些微小细节放电。每一个神经元就像数字图像的像素点,或者画家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的点彩画中的一个彩色点。

  单个神经元并不能告诉我们,它所接收的细节对应的是一张脸、一杯茶,还是埃菲尔铁塔,或者其他什么图像。但是,每一个神经元的信息都是整体图像的一部分,它们组合起来就会产生一幅美丽的图像,例如《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Grande Jatte,乔治·修拉的代表画作)。如果图像稍有变化,图像的某些细节也会改变,此时,初级视皮层上神经元群的放电也会相应地改变。


  大脑需要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以获取比图像更深层的信息——它必须识别目标,并将其整合到已知的概念中。从初级视皮层开始,由图像触发的神经元活动依次经过大脑皮层上的一系列区域,向大脑前额区蔓延。在这些更高级的视觉区域,单个神经元对整个人脸或物体放电,而不是局部的细节。在这些区域,只需要一个神经元就能告诉我们,图像到底是一张人脸,还是埃菲尔铁塔。如果稍微改变图像,例如移动一下图像的位置,或者改变一点灯光,图像的细节特征就会变化,但是这些神经元似乎并不介意图像细节的轻微改变,它们的放电情况几乎保持不变,这种性质称为“视觉不变性”(visual invariance)。

  高级视觉区域的神经元将它们的信息传递到内侧颞叶(medial temporal lobe)——海马区(hippocampus)及其周围的皮层,这些区域与记忆功能有关,我们也正是在这里发现了“珍妮弗·安妮斯顿神经元”。海马神经元的反应比高级视皮层的神经元更具特异性。每一个海马神经元都只对某个特定的人放电,或者更确切地说,对那个人所对应的“概念”放电:不仅是脸,或者外表的方方面面,还包括与此人有紧密关系的各种属性,比如这个人的名字。


  我们试图弄清楚,在大脑中,编码概念的神经元的稀疏程度到底如何?换句话说,多少个神经元的放电可以代表一个特定概念。显然,我们无法直接测出这种神经元的数量,因为我们无法在一个给定脑区中记录所有神经元的活动。不过,本文作者柯赫曾经和斯蒂芬·韦杜(Stephen Waydo,当时还是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一起利用统计学方法估算出,在内侧颞叶,一个特定概念只会触发不到100万个神经元放电,而这个区域大约有10亿个神经元。而且,考虑到研究人员在实验中使用的图片是病人非常熟悉的,这往往会使更多神经元放电,所以“100万”应该是一个上限,实际上表示一个确定概念的神经元的数量,可能只有前者的1/10,甚至1/100——确切数字可能与莱特文猜测的18000差不多。


  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大脑并不是通过一小群神经元对概念编码,而是分布式地编码,也就是很多神经元共同参与,因为如果每个概念都用数以万计的神经元来编码,那大脑可能没有足够多的神经元,来表达所有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变化情况。比如,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是否可以多到,即使按稀疏编码的方式,也能编码出祖母的微笑、织补衣服、喝茶或在公交车站等人的样子,还有英国女王问候民众,以及天行者卢克童年时在塔图因星球(Tatooine)与达斯·维德(Darth Vader)打架等情景。

  

  在大脑中,记忆如何编码?神经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理论,但一直没有定论。一种理论认为,每一个记忆——例如天行者卢克的图像——都是零散地分布式存储在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神经元中。近年来,另一种理论已经得到更多科学家的认可。这种理论认为,神经元对记忆的编码是“稀疏”的,大约几千个神经元就可以表示一幅图像。当卢克的图像出现时,不管距离远近,这些神经元中的每一个都会兴奋。这群神经元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也会对与卢克有关的另一个角色——尤达的图像兴奋。与此类似,另一群神经元会对女影星珍妮弗·安妮斯顿的图像兴奋。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