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貪官: 被前妻長期舉報 上海貪官下場如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5日,《解放日報》刊發上海市紀委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作的工作報告全文。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報告提到了過去5年上海的反腐成績:上海全市共對117個違紀問題、155人實施責任追究,涉及53名局級幹部、54名處級幹部。

  報告中還特別點出了6名落馬廳局級官員的名字:上海市政府原副秘書長戴海波、市經濟信息化委原主任李耀新、寶山區原區委書記姜燮富、市電力公司原總經理馮軍、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王宗南、上海物資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成冠俊。


  53名局級幹部被查,報告為何特別點出了上述6名官員的名字,他們都幹了什麼呢?

  戴海波:被曝遭前妻長期舉報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上海市政府原副秘書長戴海波已於今年3月受審,涉兩個罪名受賄罪、隱瞞境外存款罪。

  

  檢 方指控:1998年至2015年,戴海波利用擔任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公司、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張江集成電路產業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市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副區長,上海市原南匯區區委書記,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等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賄賂共計價值人民幣990余萬元。

  此外,2001年4月,戴海波在香港花旗銀行開設銀行、股票、基金賬戶,未按國家規定向主管部門如實申報。截至2015年3月,上述賬戶尚有存款38.09萬港元及市值158.22萬港元的股票、基金,共計折合人民幣158萬余元。

  戴海波生於1962年,現年55歲,曾在共青團系統任職。1993年31歲時,就已官至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

  之後,戴海波兩度調到改革開放前沿陣地之一的上海浦東新區工作,歷任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局局長、組織部部長,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常務副區長等要職,親歷了浦東新區早期發展壯大的成長歷程。

  2013年上海自貿區成立後,戴海波還曾同時擔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2014年9月,上海自貿區成立滿一周年前夕,戴海波被免去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一職。當時,中央巡視組正在上海巡視。

  有媒體報道稱,戴海波被免職的“誘因”之一在於,其前妻長期舉報在主政上海浦東新區期間涉嫌腐敗,或涉及迪士尼征地、拆遷項目,以及擁有多套房產等問題。

  不過,上述“誘因”並未得到官方證實。被免去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職務半年後,戴海波被宣布調查。

  李耀新:曾是戴海波的繼任者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上海市紀委工作報告中點名的第二位官員李耀新,與戴海波有一個交叉點。

  2013年2月,戴海波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調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同月,李耀新由上海市長寧區委副書記、區長,調任上海市經信委副書記,隨後接替戴海波,出任上海市經信委主任。

  李耀新比戴海波大兩歲,生於1960年,現年57歲。其仕途履歷中,有一段重要經歷。

  “田 韓腐敗大案”(田鳳山案,田鳳山曾任黑龍江省省長、國土資源部部長;韓桂芝案,韓桂芝曾任黑龍江省委組織部部長、黑龍江省政協主席)發生後,2005年, 中組部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提供幹部人才支持,曾下派20多名幹部到黑龍江任職,時任上海市嘉定區副區長的李耀新即為其中之一。



  據新華社旗下了望東方周刊報道,時任黑龍江省委書記宋法棠談到這次中央下派大批幹部任職黑龍江時表示:“這是配合東北振興的,不是外面有些人所說的東北的幹部要大換血了,這和田韓案件無關。”

  李耀新在黑龍江工作了3年,曾任牡丹江市副市長、市長,黑龍江省發改委副主任等職。

  據報道,其到牡丹江任職的主要任務是當地的招商引資。當年,來到牡丹江一個多月後,他曾在常委會上表示:“來到牡丹江生活工作上我都很適應。惟一的不適應是,這一個月裡我沒有接待過一次內商和外商;幾乎天天開會,都是小循環;而對一個城市來說,招商引資顯然是發展的第一要務;對此我很有些急躁情緒”。

  2008年從黑龍江重回上海後,李耀新歷任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上海市長寧區區長、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去年9月被宣布調查。今年1月,檢方以涉嫌受賄,對李耀新立案偵查。

  姜燮富:被宣布調查時已71歲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姜燮富是名“40後”,生於1943年3月,2014年12月被宣布調查時,已71歲。

  


  公開履歷顯示,姜燮富曾任上海市農委副主任、奉賢縣委書記、市委黨校副校長、寶山區委書記、市房地資源局黨委書記等職。2003年2月當選為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副主任委員。

  上述履歷表明,姜燮富2008年退休,其被宣布調查時,已退休6年。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發現,2008年退休後,姜燮富一直擔任上置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直到被宣布調查前半年,辭去該職。

  2015年8月,檢方以涉嫌受賄罪,對姜燮富提起公訴。檢方指控,姜燮富從擔任上海市寶山區區委書記至上海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副主任委員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賄賂共計價值人民幣174萬余元。

  馮軍:“電老虎”涉案金額過億被判無期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今年3月,上海市電力公司原總經理馮軍已因犯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法院查明,馮軍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賄賂共計人民幣4346萬余元,並有來源不明的財產總額人民幣7600余萬元。也就是說,其涉案金額合計達1.1億余元。

  據披露,案發時,馮軍家庭持有房產4套,價值6900余萬元;持有銀行、證券存款共計價值3900余萬元;另有書畫、珠寶玉器、高檔酒類、象牙、鍾表等貴重物品12類4239件,價值5300余萬元。


  馮軍曾是國電系統的風雲人物,曾獲得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人大代表等稱號。



  不過,據《法制日報》報道,走上高位後,馮軍“領導管理著這樣一個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型的企業,巨大的權力讓他慢慢走向瘋狂,或權錢交換,或變相索取。”

  據報道,馮軍經常“殺熟”,與行賄人之間形成了“我高價接盤你房子、車子,你幫我快速掙錢”的“合作關系”。

  2007年,時任江蘇電力公司副總經理的馮軍看中了一處房產,但自覺“太顯眼”,就讓“好友”李鴻以390萬的價格先買下來,再過戶給自己。之後,他把房款付給了李鴻,但房子的過戶手續費、稅費都由李鴻支付,共計31萬余元。

  三年後,馮軍又告訴李鴻,自己的妻子在理財。馮軍自述,“李鴻是個比較聰明的人,清楚我的意思是讓他以其他形式把我付給他的390萬元房款給我妻子理財”。

  李鴻照辦,給了馮軍妻子一張儲蓄卡,卡裡有400萬人民幣和9.9萬多一點美元。馮軍由此“免費”獲得一套價值390萬元的房產,還多得了10萬元人民幣和9.9萬美元。

  王宗南:受到老領導陳良宇的“點撥”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2015年8月,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王宗南因犯挪用公款罪、受賄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

  

  法院查明,2001年至2006年間,王宗南在擔任友誼集團總經理、聯華超市董事長期間,伙同原聯華超市總經理良威等人,先後十余次共同挪用聯華超市及其下屬單位公款共計1.95億余元,王宗南從中獲取非法收益計120萬余元。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王宗南曾被稱為“上海商業教父”、“零售大佬”,先後擔任上海友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上海百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上海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

  據廉政了望報道,出任上述商業系統職務之前,王宗南也是官場中人,曾擔任上海市黃浦區組織部副部長、商委主任、區長助理、副區長等職,1995年40歲時才離開政府機關赴國企任職。

  報道稱,當地官場流傳一種說法,王宗南離開政府去國企,是受到老領導陳良宇的“點撥”。陳良宇出任上海市委副書記之前,曾在黃浦區擔任過5年區長,對於部下王宗南的能力,頗為賞識。陳良宇鼓勵王宗南去企業鍛煉一下,既能解決正廳的級別,也能累積政績。

  成冠俊:曾把脈上海物貿股份公司資產重組

  去年3月23日,上海物資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成冠俊因涉嫌嚴重違紀,被宣布調查。截至目前,官方沒有披露案件進展,以及成冠俊的具體違紀情況。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關於成冠俊的公開報道不多。百聯集團官網刊發了一篇“記‘百聯功勳’、物貿股份有色分公司總經理成冠俊”的人物報道,其中顯示,成冠俊生於1962年,先後獲2007至2008年度上海市商業銷售能手、2011年度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

  該 篇報道提到:上海物貿大廈被有色金屬貿易圈內人稱之為“站著的市場”,這個大廈飛出的某一只信息“蝴蝶”,就可以引發千裡之外的有色金屬市場的洪波巨瀾。 成冠俊和他率領的經營團隊,就是這個市場洪波的推手,通過對上海物貿股份公司的資產重組、業務整合,開拓出專業從事有色金屬大宗商品現貨貿易的新業態。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發現,《解放日報》也曾刊發報道稱,上世紀九十年代,上海物貿大廈出租率一度下降,後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做大有色金屬現貨交易市場,2012年,物貿大廈裡的有色金屬市場交易額達4000億元。上海物貿大廈上述轉變過程中,成冠俊是主要管理者。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五.專.伐.帷] 2017-05-15 20:54
    長期舉報。。。。。。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2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