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马伊琍说她生平最后悔的一件事儿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知道马伊琍这个名字


  是N多年前她演《奋斗》里的夏琳

  


  文章出轨后,她那句“且行且珍惜”

  让我对这个女人多了几分好感

  

  今年的热播剧《我的前半生》

  透过角色,我去采访了马伊琍

  

  完成了采访任务,话匣子却关不住了。

  可能是都做了妈妈的缘故,说到子女教育的话题,很有共同语言。

  我对女儿心肠特别硬

  爱马一岁的时候,我就进行哭声免疫训练。孩子小时候走路不稳会摔跤,我就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等着她自己爬起来。

  第一天上幼儿园,小孩子嘛肯定又哭又闹的,我当时扭头就走掉了,然后自己躲进车里才哇哇地哭。

  她们班有的孩子上一两个小时就跑回家了,我硬是把孩子丢幼儿园一整天……

  



  现在想想就后悔!

  爸爸肯定很心疼的呀,说我:“你对孩子心肠太硬了!”其实我也是这样觉得的。

  当时看一些育儿的书,说,“这样做孩子就会明白妈妈的底线,哭是没用的。如果一心软妥协,孩子那些眼泪就白掉了。”

  第一次当妈妈,就捧着书带孩子,甚至放弃了自己母性的直觉,至于那些育儿方法是对是错,真的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有的可能要十几年后才见分晓。

  

  等养妹妹的时候,越来越后悔对爱马进行的哭声免疫训练。

  不到一岁,就让她自己学会睡觉。半夜醒了哭着拍手求抱抱,发现没人理之后只好再哭着睡着。当时我强迫自己去漠视她的无助,以为她长大后不会记得这些哭泣的夜晚。这种煎熬于我、于她、于全家都是巨大折磨。最后听我妈妈的劝,把她的床紧挨我的大床,半夜醒来就伸手拍拍她,从此我们和她都睡得无比踏实。

  马伊琍说这些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的真诚。她只是一个妈妈,和你我一样的妈妈。所以,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孩子哭闹这件事儿!为什么总是哭?

  我家小猴子今年四岁半,对于我来说,最狼狈的是她出生的前两年。最让我崩溃的两件事,一个是哭闹,一个是生病。现在稍微好了一点,面对这些不会再那么手足无措。

  

  孩子面对任何问题只会哭闹,我想这一定会让所有爸爸妈妈都头痛不已。但爸爸妈妈是否意识到这代表着孩子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

  婴儿在出生后就知道用哭声来表达各种需求,尿了、拉了、饿了、困了、病了……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随着宝宝的心智发展,除了哭,宝宝会逐步学会用语言以及非语言的表情、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但对于低龄的孩子而言,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完善,还是会本能地用哭闹来表达自己想要满足的需求和欲望,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哭什么哭!哭能解决问题吗?

  从事儿童心理研究,已经快12年了。经常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

  “哭,哭有什么用?”

  “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

  还遇到有些爸妈会对孩子说:“三二一,停!”孩子生生地把泪珠憋了回去。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

  这种传统的情绪教育,让孩子把情绪硬憋回去,抑制天然情绪的释放,很容易误伤了孩子。我曾接触过一些15-18岁的孩子,因为长期情绪积压,严重的甚至出现了短暂的精神分裂。

  



  如何搞定孩子的“小情绪”?

  发脾气也好,哭闹也好,是孩子常见的表达、发泄途径。

  我们父母要做的,首先是不过反应过度,保持自己的淡定与平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只有你淡定了,孩子才会更容易平复情绪。

  其次是适当的沟通,不能满足的要坚持,但也要教会孩子如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需求。

  

  我们成年人在伤心、难过、痛苦时,也会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更何况是小孩子。你会因为别人的斥责、烦躁而立马闭嘴不哭吗?这样一想,是不是对孩子的哭闹多了几分同理心。

  

  

  

  处理宝宝情绪第一步

  同理的倾听和确认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需要父母注意他们的身体语言,如脸部表情和姿势。别忘了,孩子也会观察父母的身体语言。因此,父母可以一种轻松但专注的态度和语气、不带质问的反应,如说:“你今天看起来有点累。”然后,等待孩子的反应,一开始彼此可能都不习惯谈论感受,但随着这个习惯的深入,孩子会逐渐增强自我察觉的能力。

  

  处理宝宝情绪第二步

  帮助孩子用言语表明情绪

  当父母看到孩子流泪,尝试用感受类的说法来反应:“你觉得很伤心(害怕),是不是?”这不仅让孩子了解,而且学到描述情绪的字眼。 孩子的情绪感受其实非常广泛、复杂,但是却可能没有能力说出来。

  父母用各种情绪词汇来描述他当时的感受,可以确认孩子的情绪,同时丰富孩子的情绪概念,也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处理宝宝情绪第三步

  引导孩子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


  教会孩子感受到负面情绪时可以怎么做来发泄,比如在非常生气的时候,可以用捏橡皮泥、踩树叶、打沙袋、砸木桩、假扮游戏等等方式来让自己缓解,把处理情绪转化成游戏,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情绪管理体验。

  

  处理宝宝情绪第四步

  不要留下任何心结

  等孩子情绪平息后,告诉他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比如“因为家里已经有3个类似的玩具了,所以这次不能给你买。但爸爸依然爱你。”一定要认真耐心地告诉孩子具体的理由,不回应不处理,可能会让孩子心存不满,甚至留下心结。



  同时,让孩子逐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需求和感受。告诉孩子发脾气哭闹并不能产生任何作用和效果,而好好说话、合理谈判、讲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却能得到更多的回应与帮助。

  

  别给孩子乱贴标签

  孩子哭闹时,如果伴随一些不良行为,比如摔东西、打人,要立刻制止他,告诉他这是不对的,这样会把妈妈弄痛。但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比如“怎么这么不讲道理?怎么这么不懂事!没有礼貌!”之类的标签。

  处理小情绪,要按年龄走

  “冷处理”是很多父母都知道的基本应对原则,但对于不同年龄,“冷”的程度与方式应该有所区别。

  简单地一冷到底,容易伤害孩子的安全感。

  

  

  

  



  不满2岁的小宝宝


  安抚,转移注意力,帮助孩子理解

  开头马伊琍说爱马不到一岁就开始哭声免疫训练,确实有点扎心了。因为这么小的孩子还理解不了逻辑与规则,放在一边任他哭闹,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个考验。家长会因为心疼孩子而左右为难,情绪难免变得焦虑,孩子的安全感也会因此受到挫败,最终只能导致情况变得更糟糕。因此,对于2岁前的孩子,千万别迷信什么“哭声免疫法”:哭就不抱,不哭才抱。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做法是,将孩子抱在怀里,轻拍和抚摸她的后背,同时可以温柔地对她说:“宝宝很生气对不对,妈妈知道了,妈妈爱你。”不断重复这类动作及语言,通过这种方式安抚孩子,同时利用别的事物转移注意力,通常孩子就能比较快地平静下来。孩子越小,情绪越不稳定,注意力也就越容易转移。

  

  比如我女儿小猴子哭闹时,我最常用的转移她注意力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抱着她去看客厅里的照片墙,让她指认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妈妈,二是对她说“我们去看书哦!我们去看大卫、看汤姆!”,这两个办法屡试不爽,因为她很小的时候我就培养了她对这两样事物的兴趣。

  提醒各位爸妈:

  2岁以前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单纯讲道理或者说不对,孩子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但他们都能看懂一些大人的表情、听懂一些语气。

  

  比如最简单的办法是严肃冷静地看着她的眼睛,用低沉缓慢的语气语调告诉她:“宝宝你错了,不可以这样!妈妈生气了!”然后沉默一会。通常宝宝这个时候会适当安静下来,看着你,你要继续保持严肃的样子、继续沉默,连续几次后通常宝宝就知道这个行为是不可以的了。2-6岁的幼儿



  温柔地坚持,适当延迟满足、变通满足

  从2岁左右的“第一叛逆期”,到5岁左右的“第二叛逆期”,2-6岁儿童的冲动行为,如发脾气和挑衅是很常见的。

  爸妈们别犯愁,愤怒恰好证明孩子的智力在发育。并不是“被宠坏了”或者“品性恶劣”,他们只是还没意识到,自己的愿望并非都能立即实现。

  

  所以,当孩子无理取闹时,你可以拥抱他,轻拍抚摸他,用友善、平静的语气和他说话,安抚他的心情。并向孩子表明,你接受他的怒气,你理解他的“疾苦”,无论怎样,你爱他。

  你可以一直重复这些动作和语言,但绝不能松口答应他要求。这就是所谓“温柔地坚持”。

  “温柔坚持”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来看一位妈妈的反馈吧!

  她说:昨晚孩子哭闹到很晚,坚持要吃巧克力。我抱着他告诉他妈妈爱他,但是不会给他那么晚吃巧克力,因为会长蛀牙。当时老公要吼他,我让老公回避了,就一直这样安抚他。并告诉儿子如果哭出来好受些就哭吧,妈妈陪着你,但是巧克力明天才能吃,过了好长时间他不哭了,突然说妈妈我爱你,当时我整个人如释重负。

  

  对于孩子某一些可以适当满足的需求,也可以偶尔用延迟满足或者变通的办法,来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在处理孩子的无理取闹时,冷代表的是“原则”,热代表的是“安抚”。2-6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多项心理品质塑造与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注意“冷热”均衡,简单的一冷到底,长大后孩子会比较没有安全感。6岁以上的儿童

  适当冷处理

  6岁以后的孩子应该要有一定的自制能力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无理取闹,除了温柔地坚持,建议大家可以适当采用更直接的冷处理方式。

  



  比如,当孩子对你友善的安抚和提供的建议帮助无动于衷时,最好让他单独待一会儿,你可以马上离开房间。

  对于性格比较暴躁固执的孩子,冷处理的频率也可以相对更高一些,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体验和养成自制力。

  做一个高情商的人

  现在“情商”被越来越重视。情绪传达着语言难以表达的微妙信息,人们通过情绪表达而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可以说,情绪是社会互动的核心。只有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情绪、适当调节情绪,他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除了分享的以上方法,可以给孩子们多听听大红妈妈讲的相应绘本和故事,让孩子逐步认知和理解情绪,学会表达情绪,学会合理地发泄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我们将会收获一个高情商的宝宝。

  

  

  ——温馨提醒——

  情商是不断练习的一项技能

  需要家长多多引导和培养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