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女子假懷孕躲家裡8個月不出門真相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很快,他們發現這是一個“死胡同”。


  要找到親生父母,就要追溯源頭,查清楚孩子們到底來自哪。

  “這些嬰兒被解救時,都已經經過多次轉手、層層加價,再販賣到福建、浙江等地方。


  因為經手孩子太多,幾個主犯都記不清每一個孩子的來歷,“比如,他交代交易了5個小孩,但是從哪裡買來的,他自己都糊塗了。”

  七個嬰兒中只有兩個孩子的身份,找到了答案。

  一個來自蒼南本地,因為母親未婚先孕,賣掉了孩子,案發後,家人領回了孩子;還有一個男嬰的父母是涉案人員,父親被判刑,母親則判了緩期。

  男嬰的家就在中緬邊境的瀾滄江邊。

  王榮趕到了雲南,跨過瀾滄江後,走了20公裡山路,沿途都是深不可測的懸崖峭壁,車子整整開了兩個多小時。

  到了孩子家,王榮倒吸一口涼氣:屋子是簡易的大棚,兩個石頭支口鍋就是廚房,泥地上還有膽大的老鼠在爬……

  王榮他們還特地在山下買了禮物:大米雞蛋油鹽醬醋,孩子母親接過禮物,原本板著的臉笑了。

  但當聽說孩子要送回來,女人又收起笑板回臉,“送出去就不要回來了!她爸爸坐牢,我也養不起。”

  回來時,王榮的心,一路都很沉重。

  最好的安排

  為了讓孩子們回家,當地警方動用先進的DNA甄別系統,但一一比對後,均找不到對應的DNA樣本。

  據嫌疑人招供,大部分嬰兒都是父母親手交易的。

  既然是棄嬰,那麼他們的親生父母自然不會去找尋,也不會主動到公安機關錄入DNA以備甄別。

  因此,孩子們的DNA均無法比對成功。


  這些回家難的孩子,只好暫時待在蒼南縣福利院。

  在福利院,一開始,他們的名字都由一些代碼組成,都是用解救地做“標示”:比如福安錦雞隆、台下內、高速口等。後來,福利院給他們按百家姓排序取了姓氏。

  2015年底,蒼南福利院、蒼南縣公安局收到來自民政部、公安部《關於開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兒童收養工作的通知》:查找兒童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12個月後無果的,可以被收養。

  消息一公布,報名的市民很多,一天之內有上百電話打進來。

  收養細則也很嚴格,比如家庭環境,家裡是民房還是套房。套房的話有幾間,是否有子女、有沒有犯罪記錄等。

  民警和福利院人員還要實際走訪,了解每個家庭的收入情況,找尋合格的收養和寄養家庭。


  最終定下6戶家庭,戶主年齡在35歲到40歲之間,職業有商人、有公務員、老師等。

  那個當時王榮想送回母親身邊被拒的男嬰也找到了一戶家庭寄養,如今他也已3歲了,健康而快樂。

  有了自己的名字

  隨著被收養或寄養,福利院給孩子們臨時取的姓氏也被更改,他們成了那些家庭真正的一員。

  小囡有了自己的名字。

  對這些家庭來說,家裡多了一個小生命,除了開心之外,當然也有當爸媽的各種囧事。

  小囡媽媽把孩子抱回家,洗了澡,換上早備好的嬰兒裝,這才發現,小囡哭起來愛摸耳朵,仔細一看嚇了一大跳:孩子兩只耳朵腫脹了,耳廓裡濕濕的。

  夫妻倆急忙抱孩子趕到醫院,大夫診斷後大聲斥責他倆,“怎麼養孩子的?兩只小耳朵都發炎了!”

  夫妻倆面面相覷,愣是沒敢向醫生明說孩子是他們收養的。

  雖然毫無血緣關系,但愛沒有邊界。

  “她喜歡玩具,自行車、積木、布娃娃……玩具買了一百多個了,她的小堂哥都妒忌,每次回家都和大人大鬧一場,說為啥妹妹玩具比他多得多。”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