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程序猿年薪3億為何做什麼都能極致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張小龍是誰?


  每天都在刷微信的你可能還不知道,這個如今“綁架”了全球超10億用戶的手機App,正是他的創造。

  


  被稱為“微信之父”的張小龍,目前是年薪近3億的騰訊副總裁,而他本人卻有著與身份並不相稱的低調。“我不需要,我不需要華彩的生活。”

  不過,一貫低調的他昨天卻刷屏了體育頻道。

  

  在剛剛結束的歐巡賽-登喜路林克斯錦標賽中,張小龍和中國職業高爾夫球手李昊桐配對,以低於標准杆35杆的成績,贏得了職業-業余配對賽冠軍。

  

  外行可能還看不懂其中的門道,其實歐巡賽-登喜路林克斯錦標賽冠軍可以說是高爾夫球業余選手所能取得的最高榮譽之一。

  張小龍和李昊桐的組合,也是中國人首次在這項比賽中奪冠。

  



  和他本人的性格一樣,張小龍在賽場上的球風謹慎細致。在本次比賽中,他在首輪8個洞貢獻了成績,更在轉場後的5號洞來了一杆“神救球”。

  

  有網友評價他“細致、專注、冷靜、沉著”,“一個把微信產品做到極致的人,也把高爾夫打到了極致”。

  

  張小龍做什麼事都很“極致”,比如能把跳一跳玩到6000多分。

  打到6000分後,張小龍獲得了一個稱號——“立地成佛”。不得不說,這個稱號還挺適合他的。

  這麼多年來,張小龍一直堅定自己的方針,走出了一條路,獨孤求敗後終於“立地成佛”。

  

  1994年,剛剛進入IT行業的張小龍,扔了鐵飯碗一門心思去做程序員。那年他25歲,一切都處於剛開始的階段。

  3年後,張小龍就憑一己之力寫出了免費共享郵件客戶端軟件Foxmail,用戶量達200多萬,是當時騰訊用戶量的20倍。

  當時要買他Foxmail的人不少,時任方正軟件研發中心副主任的周鴻祎、時任金山CEO的雷軍,都找上門過。

  



  但結果都不好。周鴻祎要在Foxmail加廣告,要盈利,張小龍不肯;張小龍給雷軍報出了15萬的跌破眼鏡價,最終卻也沒成交,因為金山的人認為自己也能做出Foxmail。

  張小龍就這樣抱著一個頂好但不掙錢的產品,成了一名“餓著肚子寫程序的極客”。當時他的願望是買一輛越野車,但沒人覺得他能實現這個願望。

  2000年3月26日,有媒體發表了一篇題為《免費軟件餓著肚子揮灑沖動》的時評,文章認為:張小龍“只是個悲劇人物”。

  

  可就在這篇文章發出一個月後,張小龍帶著他的Foxmail,以1200萬的高價被不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博大收購了。

  張小龍在博大待了5年,有錢了,但錯過了互聯網資本發展的大時代。那5年,李彥宏、丁磊、周鴻祎站在風口,順勢而上,而他,仍舊只是一個代碼寫得呱呱叫的極客。

  2005年,博大又把Foxmail和張小龍賣給了騰訊,張小龍來到馬化騰麾下。和龍相比,馬要腳踏實地得多,馬化騰懂產品,更懂商業運作。

  


  來到騰訊這個大平台,張小龍接手的第一個產品是QQ郵箱。

  初期的QQ郵箱緩慢、笨重,連馬化騰自己都不想用,用過的人應該都有印象。於是馬化騰把做出了Foxmail的張小龍扔去做QQ郵箱。

  張小龍推翻了初期QQ郵箱的內核,從僅考慮純技術方面的實現轉為開始注重用戶需求,做了很多改善。

  譬如漂流瓶功能。這個功能源於他在工科院校時期失敗的社交經歷——那時他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去宿舍外的池塘釣蝦,因為沒有妹子搭理。

  什麼樣的交流方式是對孤獨者而言最安全、舒適的?張小龍想出了漂流瓶這個辦法。

  孤獨的同理心戳中了很多相同的人,漂流瓶狠狠火了一陣,環環記得當年也玩過。因為漂流瓶的成功,QQ郵箱的用戶數達到全國第一。

  



  2010年9月,3Q大戰爆發,QQ被360逼入死角,騰訊幾乎到了歷史上最危急的時刻。

  這時,張小龍給馬化騰寫了一封郵件,建議騰訊補做一個類似移動即時通訊軟件Kik的App。一兩個小時後,馬化騰回復:馬上就做。

  於是誕生了微信。


  

  微信1.0版本主打“免費短信”,沒有起什麼水花;微信1.2版本轉向“圖片分享”,反應也不大;直到微信2.0版本,“語音通信”上線,微信變成免費電話,才終於戳中了用戶。

  此後,“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號”“二維碼”“視頻聊天”“綁定銀行卡”等功能陸續上線,當初我們愛搭不理的微信,終於讓我們高攀不起,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它了。

  

  在微信的高歌猛進中,張小龍升任了騰訊副總裁。盡管如此,那個“文藝的、孤獨的張小龍”依然在線。

  他會把《藍蓮花》這首歌,與同事小女兒的塗鴉一起掛在QQ郵箱的入口,此後還有海子和馬丁·路德金的詩。

  他還曾打算把汪峰的《一百萬噸的信念》放在微信啟動頁上,不過因為被所有人反對,最終只得放棄。

  如果你有幸被張小龍面試過,也許還會被他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你喜歡搖滾嗎?”

  張小龍對搖滾的愛好,已有多年。他說,產品經理永遠都應該是文藝青年,而非理性青年。

  

  除了文藝,孤獨則是張小龍的另一個密碼。

  馬化騰要求身為副總裁的他出席每周的例會,可他三番兩次推說“起不來”,直到馬化騰每周都派車來接他,他才破宅走出自己的世界。



  他弄的小游戲,從打飛機到跳一跳,也都是孤獨而極簡的,一個人,陷進去,打到“立地成佛”。

  他也沒有任何社交工具,你找不到他的微信、微博、知乎,甚至Twitter 和 Instagram都找不到。

  

  微信開機畫面,那個碩大星球前的孤獨小人也是張小龍的傑作。團隊有人建議他,這麼多年了,要不要再加一個小人。他說不,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或許正是因為他始終孤獨,才能永遠get到用戶內心深處的需要。

  

  張小龍的孤獨也解釋了,為什麼他會喜歡高爾夫這種“自己和自己糾結”的運動。

  其實對於張小龍來說,與其說高爾夫是一種體育,更不如說它是一種修煉。“從高爾夫來說,你可以感覺到作為人,不同於AI的地方,不斷挑戰自己的弱點,是很大的樂趣所在。”

  在這一次高爾夫刷屏後,張小龍或許又將無限期躲回自己的小宇宙裡。不知道下一次出山時,他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大家正在圍觀
    貴州洪災27歲女生"自救"引發巨大
    加國Costco的購物袋火了 老美羨慕
    大溫天氣逐漸變涼爽 偶爾將有陣雨
    大溫這兒濃煙滾滾 聯排別墅燒慘了
    溫市這辦免費戶外交響樂會 要封路
    《錦繡芳華》:本是沖著李現楊紫來
    熱度高、爭議大,《以法之名》張譯
    分手6年後李晨范爺,深夜發文宣布
    溫哥華牛 兩種最先進CT掃描儀落戶
    親述:15天簽證變成在加國生活15年
      同類熱門新聞
    劉國梁女兒在美國奪得高爾夫冠軍
      隨時閱讀新聞

    加西網微信

    大溫優惠小紅書

    溫哥華地產中心微信

    Android: 加西網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10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