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同声传译毁灭吧!gpt-4o是终结者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自从 ChatGPT 出现,我就感觉,同声传译这个行业在未来5~10年会消失。


不过昨天 OpenAI 发布的 gpt-4o,让我感觉,人力同声传译的消失大概也就这1~2年的事。

这篇文章分两部分,我先简单谈谈同声传译这个行业,然后再来谈谈 OpenAI 发布的 gpt-4o 模型。


我读本科的时候大概09年左右,当时有一个大学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讲,市场上最紧缺的人才,其中一项就是同声传译,每年都能赚到一百多万。

我当时就在想,这工作好啊,工作也不累,在同声传译的小箱子里听外语,动动嘴皮子,翻译成中文,每场会议就能赚上万块钱。一年也能百万元收入。在09年左右,北京的一套100平的房子也就100多万啊。这是一年赚一套房子的节奏。

我当时在读电子信息专业,甚至冒出一个想法,要不自己也去尝试一下同声传译。

不过,后来我也慢慢了解了同声传译这种工作,实际上非常反人性。

首先,同声传译讲究实时性,它和别的笔译、口译不一样。它需要在讲话者说话的同时,实时进行翻译。



另外,同声传译一般都是在一些很专业的国际会议上,作为一个同声传译,你光懂外语没有用,必须得懂得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确保翻译顺利进行。面对“肌酸蛋白酶”你该知道怎么翻译,面对“中心极限定理”,你也得懂得是什么含义。总之,其实很多外语专业的人并没有这方面知识,也导致了无法胜任同传工作。

最后,同传这个工作,极其耗费脑力。我认识一个同学曾经做过一场同传,做完之后在床上躺了3天才缓过来。说白了,人体是有机能上限的,人是会疲累的。还有,除了同传现场工作强度很大之外。培养一个同传人才,也需要数年如一日的外语翻译学习

同传一直都是翻译行业的最具挑战性的工作。

不过,好日子不长了,AI 即将替代这一工作。


其实,AI 替代 人类的工作,在翻译这个领域体现的淋漓尽致。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迎来改革开发,与世界各个国家展开了贸易与合作,由此,懂得外语,尤其是诸如日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是非常吃香的职业,很多影视剧里,你都会看到,做跨国贸易生意的大老板身边往往都陪着一位妆容精致、仪态端庄,思维敏捷的女翻译。可以说,在那个年代,从事翻译是很体面,赚钱的白领工作。

然而,好日子不长,随着英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够和外国人流利地对话,物以稀为贵的效应减弱,翻译职业不再那么光鲜亮丽。此外,决定翻译职业不再光鲜的另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 AI 机器翻译的崛起。

大约是2009年的时候,我那时读大学,曾经兼职为外贸公司翻译过合同,当时的人工费用是每千字(词)收费 60 元人民币。那时谷歌和百度在网站上已经提供了机器翻译服务,只是当时的 AI 机器翻译效果还比较差,每次翻译都需要人工去做修正和调整。

时间到了 2017年,谷歌开发的机器翻译软件已经能够覆盖 90%的 翻译场景。可以说,一个完全不懂外语的人,把中文或者外文丢在谷歌的网站上,就能够输出八九不离十的翻译结果。此时,相比接近 10年前,笔译价格反而成了每千字(词)收费 30 元人民币,还不如十年前。这就是 AI 替代人力的结果。

可以说,翻译行业 应该是最早遭受 AI 冲击的行业。很多从事翻译的人也都逐渐转向其它行业工作中。过去翻译还是个收入不错的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现在,你基本上看不到谁还能把翻译作为全职行业了。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1 秒 and 10 DB Queries in 0.0028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