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好莱坞: 拯救好莱坞的“电影小子”们(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侏罗纪公园》工作照


  1984年,琳达·迈尔斯(Linda Myles)和麦克尔·派(Michael Pye)出版了一本书,讲述这一代导演当中最醒目的几位和他们的电影。书名中出现的“电影小子”算是把这个名词大众化了,如同格特鲁德·斯坦叫响了“迷惘的一代”。60年代末进入好莱坞的这代导演,是第一批从小看着电影和电视长大的美国人,也是因为痴迷于电影而进入这个行业的一代导演。所以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电影学院上学期间就已是好友。卢卡斯与科波拉相识,是从他开始为后者担任助理开始的。尔后,科波拉抱着远离好莱坞的念头,带着卢卡斯等几人往北走了400多英里,来到了旧金山,在一栋名为Sentinel的大楼里成立了“美国西洋镜”公司(American Zoetrope)。除了科波拉自己导演的片子,这家公司也制作了不少有名有姓的电影,片单上甚至还有戈达尔的《各自逃生》(Sauve qui peut)。卢卡斯头两部长片电影《THX 1138》和《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也全靠科波拉为其制作。

  约翰·米利厄斯(John Milius)写出《现代启示录》剧本后,原本是卢卡斯来拍的。但是越战还在继续,没有制片厂愿意冒险投资,搁置一段时间后,最后由科波拉接手。某种程度上来说,《星球大战》源于《现代启示录》,卢卡斯提取了后者表达的“反抗精神”,将越南美国的抵抗转换到遥远的太空,用完全不同的类型和手法,讲了一个内核相同的故事。


  这种分野,促使比斯金德在《从〈逍遥骑士〉到〈愤怒的公牛〉》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他把70年代的导演们自然地分裂成两派:以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为代表的太空奇幻派,他们将视觉愉悦放在优先级别非常高的位置;以布莱恩·德·帕尔玛和斯科塞斯为代表的“边缘”导演,他们拍的是那种显然无法票房大卖的电影。

  然而现实是,这几位导演却时常混在一起,他们成长在完全不同的地方,却同受“科幻盛世”、嬉皮士精神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就挺容易理解,为什么2011年斯科塞斯会拍出《雨果》这样一部与他过往作品迥异的视觉大片。这一代导演都是影迷,斯科塞斯在电影视效技术得到长足进步的30年后,重新回到电影诞生之初的19世纪,用视觉奇观向梅里爱表达儒慕之情,那不是也挺合乎情理的么。

  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像“兄弟会”,讨论电影,为对方出主意,直言不讳,有时还会过于激动。德·帕尔玛为卢卡斯提供了《星球大战》中着名的开场序词,他情绪激动地给卢卡斯提意见时,斯皮尔伯格也在场,当时卢卡斯粗剪完一版,就急切地把片子给他们看:两种素材穿插在一起,一种“二战”的黑白影像,一种蓝幕前拍出来的彩色素材。完全看不出来是什么,但卢卡斯却期待他们能从这么个片子里看到他头脑里的想象。斯皮尔伯格大概是当时唯一对它有真正热情的人。所以他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德·帕拉玛冲卢卡斯“大爆发”,机关枪似的抛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最终给了真正中肯的建议:“你得这么干,像那些老派电影那样,在片子前面加上一段序言,讲清楚这是个什么世界,这些字幕从下往上滚动完后,你真正想讲的故事就可以开始了。”卢卡斯真的这么做了。


  

  1977年上映的电影《E.T.》中的外星人设计图(法新社供图)


  还有一些通常来讲影迷挺喜欢谈论的小八卦。比如,卢卡斯拍完《THX 1138》那年,科波拉开始拍《教父》,卢卡斯于是搭了把手,帮他拍了若干场戏。斯皮尔伯格也为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剪辑出了不少主意。而且,由于卢卡斯与斯皮尔伯格的兄弟关系,“工业光魔”有一项严格的政策:无论斯皮尔伯格发过去的邀约有多难,来者不拒。所以他后来大获成功的《E.T》《侏罗纪公园》等票房大卖电影同样出自“工业光魔”之手,而且它们的成功都与电影在视效上的突破分不开。

  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余荫消退,制片厂在电影生产上不得不自我重复,希区柯克那一代大师的电影遗产,已无法继续为大制片厂提供足够的前进动力。沉寂了十几年后,好莱坞终于重新被“电影小子”们拯救了。斯科塞斯把他们那代人闯入好莱坞比喻为“闯入一个派对”,兴尽的人们正在往外走,可他们逆着人流左张右望,满心好奇地往里闯。而今,他们已经在这个派对里40余年,半数已离场,剩下的终将不会停留太久。

  (参考资料:《“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克里斯·泰勒(Chris Taylor)着,任超、开罗译;《Easy Riders,Raging Bulls》,By Peter Biskind,Kindle Edition;《The Untold Story of ILM,A Titan that Forever Changed Film》,《连线》杂志2015年6月刊;《纽约时报》相关报道;感谢崔蕴鹏教授对本文的帮助)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4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