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远走异国的蒋方良:1生为爱1生沉默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蒋方良:一生为爱,一生沉默


  今天是2019年5月15日

  这是馒头说第 360 篇文章


  一个女子,为了爱情

  跟随丈夫远走异国他乡

  一生再没回到祖国

  却也一生保持沉默

  【今日由头】

  1916年5月15日

  蒋方良出生

  1

  1935年3月,苏联西伯利亚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的19岁姑娘芬娜,结婚了。

  芬娜自幼父母双亡,是一个孤儿。通过在技校的学习,芬娜毕业后进入了西伯利亚的乌拉尔机械厂,成了一名工人。

  芬娜的新郎,名字叫尼古拉,是他同一个厂的同事,比芬娜大6岁。虽然有着苏联人的名字,但尼古拉其实是一个中国来的小伙子。

  关于两人的相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版本:

  一个版本是说,有一天晚上,芬娜在路上被一个大汉挡住企图非礼,正好下夜班经过的尼古拉冲了上来,打跑了大汉,英雄救美,两人就此相识。

  而另一个版本是说,芬娜那年在一个叫“塔哈”的小火车站屋子里,发现了饥寒交迫,病倒在干草堆里的尼古拉。芬娜拿出自己的食物,烧了开水,悉心照料了尼古拉。没想到,后来两人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成为了同事。

  反正不管怎样,这两个年轻人从相识到相知,彼此都觉得离不开对方,很快成为了恋人,进而订婚。

  在订婚的那一天,尼古拉决定告诉芬娜一些事情。

  他对芬娜说,自己的父亲并不是普通人,而是中国最高的统帅,姓蒋,叫蒋中正。

  没错,这个全名叫做尼古拉·弗拉奇米罗维奇·叶利扎罗夫的中国小伙子,也有自己的中国名字:

  蒋经国。

  

  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时期的蒋经国和芬娜

  2

  蒋经国去苏联留学的时候,只有16岁。

  国民党当时的宗旨是“联俄联共”,所以去苏联留学本来也是蒋经国自己的意愿。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就读的蒋经国,一度非常自豪于自己是中国北伐军总司令的儿子。他在学校学习也非常认真,不久就成为了苏联共产党的预备党员。

  但是,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让蒋经国的处境瞬间尴尬。当时他在学校的广场发表了声讨自己父亲的声明,那段高喊“打倒反革命蒋介石”的声明被苏联塔斯社公开发表,也被中国国内媒体转载。

  不过,宣布与蒋介石脱离父子关系的蒋经国,并没有因此换得苏联的信任,相反,他因为和托洛茨基有过往来,在苏联整肃和清理托派分子时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进入了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因此与芬娜相识。



  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人质”的蒋经国,从最基础的技工干起,一路升到了副厂长的位置,还成了《乌拉尔重工业日报》的主编。他和芬娜的婚后生活也很幸福,结婚一年后就有了第一个孩子,取名艾伦,也就是后来的蒋孝文。

  但是,灾难在1936年春天再度降临:尽管在王明的授意下,蒋经国第二次在《真理报》上刊文谴责蒋介石,但他还是因为和蒋介石的关系以及其他各种原因,被撤销了一切职务,去进行劳动改造。在劳动改造的半年里,蒋经国没有一分钱收入,都是依靠芬娜的菲薄工资撑起了这个家。

  直到1936年的冬天,情况开始转变——那一年的12月12日,蒋经国的父亲在中国被自己的拜把子兄弟抓起来了。

  “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也间接促成了苏联方面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1937年年初,当时的中华民国驻苏联大使蒋廷黻告诉了蒋经国一个消息:你爸爸希望你能回国,但有一个条件:必须与马列主义彻底决裂。

  在苏联艰难生存的蒋经国决定回国,而且是带着全家回国。

  此时的芬娜面临的抉择其实更重大:她要放弃她所有熟悉的一切,跟随丈夫去完全陌生的异国他乡。

  最终,芬娜决定,要和丈夫在一起。

  

  蒋经国与芬娜

  3

  蒋经国回国,心里是有些不安的。

  一个不安,是自己曾两次公开宣布与父亲决裂。

  不过事实证明倒还好,蒋介石把蒋经国在上海晾了快一个月,随后派人传话:可以到南京来见我,但必须有一个条件:先去认宋美龄为母亲。关于这一点,蒋经国并不抗拒,他知道自己能够回国,宋美龄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而另一个不安,就是自己带回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媳妇。

  蒋介石初见自己的媳妇,确实一下子无法习惯。蒋介石是一个传统的人,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最主要的,是担心这个”洋媳妇“能否恪守中国传统所谓的”妇道“。

  蒋经国在南京逗留没多长时间,蒋介石就让他们一家回了老家浙江奉化。在奉化的毛福梅是蒋介石的发妻,也是蒋经国的生母。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回家,还给抱回一个大孙子,毛福梅自然高兴得欢天喜地。但之后看到金发碧眼的芬娜,表情也是喜愁难测。

  

  蒋经国、毛福梅(抱着蒋孝文)和芬娜



  不习惯的,不止是蒋家人,芬娜也不习惯。

  回国后没多久,蒋介石带全家给自己母亲扫墓。一家人齐齐在蒋母的墓前跪下磕头。从来没见过这种阵仗的芬娜不知所措,只是对着墓碑鞠了一个躬。蒋介石见状后大为不满,当面斥责了自己这位“洋媳妇”,而芬娜又不知道自己做错在哪,当场流下了眼泪。

  但是,芬娜有决心要“入乡随俗”。

  蒋经国给芬娜请了一个中文老师,芬娜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一年左右时间就学会了一口纯正的国语;从小吃黑面包和奶酪长大的芬娜一开始吃不惯浙江很多腊味很重的菜,但她还是努力适应了中国口味。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做宁波泡菜,蒋经国几个要好的朋友后来每年都会收到一包正宗宁波泡菜,都是芬娜亲手做的;在穿着打扮方面,她开始尝试中国的旗袍;在业余爱好方面,她开始临颜真卿的书法,学中国的山水花鸟画;她甚至开始学京剧,会唱《玉堂春》。

  芬娜的努力,也见到了回报:毛福梅开始对这位“洋媳妇”另眼相看,处处夸她温顺懂事,即便连挑剔的蒋介石,也改变了对芬娜的看法,认为她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

  为此,蒋介石亲自给芬娜起了一个中国名字:”蒋方娘“。不过毛福梅觉得,自己作为长辈要叫小辈为”娘“,不太妥当,所以蒋介石又改了一个字,取”方正贤良“之意。

  于是,芬娜从此就有了自己正式的中国名字:蒋方良。

  

  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蒋方良

  4

  蒋方良在中国最快乐的时光,可能是在赣南。

  那是在1938年的春天,蒋经国受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的邀请,赴江西任保安处副处长,随后到江西最边远的赣南县做了县长,之后又一路升到第四行政督查专员兼保安司令。

  蒋方良一开始是自己独居老家,之后也来到了赣南。在赣南,蒋方良帮蒋经国开保育院,开干训班,当时来家里拜访的朋友也络绎不绝,蒋方良热情招待,和大家也经常交流,日子过得简单而又充实。

  

  蒋经国、蒋方良和长子蒋孝文

  但是,她的人生变化,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在老家的时候,夫妻两地分居,蒋方良几乎没有听到过关于丈夫的什么风言风语,她也信任自己的丈夫。但到了赣南后,蒋方良从别人不时露出的话和自己的观察中,感觉到自己的丈夫可能出轨了。

  蒋经国出轨的对象,是自己的女秘书章亚若。章亚若当时算是南昌有名的才女,在担任蒋经国的秘书之后,两人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并且章亚若还怀上了蒋经国的孩子。



  关于蒋方良当时是否知道自己的丈夫出轨,外界一直有不同的说法,因为蒋方良直到临终,都没有向丈夫捅破过这件事。但这件事后来传得沸沸扬扬,天下尽知,说蒋方良一无所闻,恐怕是脱离实际的。

  真正维护蒋方良权益的,恰恰是原来对她心存芥蒂的蒋介石

  当蒋介石得知自己儿子有了”婚外恋“之后,暴跳如雷,要求蒋经国立即切断与章亚若的往来,并且不许把孩子生下来。蒋介石一方面自然恼怒于儿子“有违常伦“,但另一方面对蒋方良的”隐忍不发“也颇为欣赏。

  不过,蒋经国虽然表面上服从父亲,暗地里却让人把章亚若给送到桂林藏了起来,更是让她在医院中秘密生下了一对男双胞胎,那就是日后的蒋孝严和蒋孝慈——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对双胞胎只能姓“章”姓。

  

  章亚若后来在桂林医院被人注射毒针死亡,年仅29岁。有传说是戴笠下手,也有说是陈立夫所为,至今没查出真凶。

  没有人知道经此一变,蒋方良和丈夫的感情是否会起波澜,至少在外人眼里看来,蒋方良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这一点尤其为蒋介石所欣赏,他曾对蒋经国说过一句话:“能娶到蒋方良这样的妻子,是你的福气。”

  蒋方良曾一度非常想得到公公的肯定,但此时此刻,她最想要的赞赏,恐怕不是来自于公公。

  5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

  蒋方良跟随蒋家一起,再度迁移,来到了台湾

  与在大陆的生活相比,蒋方良对台湾的生活更不适应,比如炎热的天气。但更让蒋方良感到有些“闷”的,是在台湾的生活。

  到了台湾以后,蒋方良觉得寂寞,多次向蒋介石申请能去外面工作,但都被蒋经国拒绝。在宋美龄的干预下,蒋方良才担任了台湾陆海空”三军幼稚园“董事长和”妇联会“的会员,但这些都是虚职,不需要做具体工作。蒋方良一度只能在家靠养鸡养鸭散心。

  一开始,蒋经国的位置不高,还经常有人能来家里拜访,蒋方良前后接待,聊天倒茶,倒也热闹开心。但随着蒋经国的官位不断攀高,家里也就渐渐不方便来人了。一些官太太原本有意把蒋方良拉进“小圈子”,但他们都是带着目的和蒋方良套近乎的,希望蒋方良能吹吹“枕边风”,帮自己丈夫谋个好位置。蒋经国严禁妻子干政,蒋方良也无意掺和,当官太太们发现蒋方良吹不进“枕边风”之后,渐渐也就往来少了。

  蒋方良喜欢运动,一度爱上了保龄球和高尔夫,但是这两项运动在当时都有“贵族运动”之嫌,再加上蒋经国希望能给外界留下“廉洁”的印象,所以去了几次之后,蒋方良就再也不出现在球场了。

  



  1950年,蒋经国和蒋方良一家的全家福。蒋方良生了三儿一女,三个儿子分别是蒋孝文、蒋孝武和蒋孝勇,女儿是蒋孝章。

  但最让蒋方良忍受不了的,是蒋经国的第二次出轨。

  这一次,蒋经国的出轨对象,是一个叫顾正秋的京剧名伶。原本不怎么爱看京剧的蒋经国,自从认识了顾正秋后,三天两头往戏院里跑。而且,蒋经国看上去似乎是认真对待这段感情的——他提出要和蒋方良离婚,明媒正娶顾正秋。

  此时的蒋经国,地位已经颇为巩固,非在江西时可比。所以,他敢去托陈诚找蒋介石商量,结果被蒋介石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蒋介石当时这样对蒋经国说:“你在苏联呆了12年,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娶了蒋方良!”

  蒋介石不仅只是说说,而是明确宣布:如果你和蒋方良离婚,我就不要你这个儿子了!

  看到父亲如此震怒,蒋经国最终只能作罢。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于蒋经国,蒋介石倒变得越来越欣赏自己这位儿媳妇,因为他觉得蒋方良在很多方面比中国的传统妇女还要传统。

  在蒋方良五十岁生日的那天,蒋介石还亲自写了一幅字送给自己的媳妇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蒋方良自己心里究竟是怎么想。

  

  蒋介石写给蒋方良的题字

  6

  从某种意义上说,蒋方良确实是学到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

  比如关于自己的称谓。

  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继任“总统”,而蒋方良自然而然成为了“总统夫人”——这在国外有另一个称谓:“第一夫人”。但蒋方良坚决不允许别人叫“第一夫人”,因为她知道,这个称谓,只属于宋美龄

  不仅仅是“第一夫人”。

  有一次,蒋方良参观了一个艺术馆,台湾媒体做了报道,在文中用了“蒋夫人”的称谓。蒋方良看到报纸后,立刻请来了相关负责人,明确声明今后不要用这个称呼。经此一事,台湾媒体后来出现蒋方良的报道,头衔都是“蒋总统经国夫人”。因为,蒋方良也知道,“蒋夫人”这个称谓,还是只属于宋美龄

  

  蒋方良和宋美龄。从辈分上说,宋美龄是蒋方良的婆婆。宋美龄对蒋方良也一直颇为满意,只是觉得她性格有些懦弱。

  在和丈夫的关系相处上,由于蒋经国后来越来越忙,蒋方良和他的交流时间也越来越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蒋方良都深居简出,一般在公众场合露面,只有三件事:第一,外国元首来访,她以总统夫人身份作陪;第二,蒋经国出访,她以妻子的身份到机场迎送;第三,陪蒋经国去投票,维护蒋经国“民主政治”的形象。



  在这样的一种封闭情况下,蒋方良的精神终于出了问题。

  根据蒋介石父子贴身副官翁元的回忆,蒋方良一开始是整天不和人讲话,总是自己沉默地坐着。然后开始有了一些奇怪的行为举止,比如将自己放在箱子里的金银首饰、旗袍围巾到处摆放,丢得家里到处都是。到后来,又似乎有了“社交恐惧症”,只要第二天有公开露面活动,蒋方良肯定是彻夜难眠,然后必然是第二天全家起床最早的人,梳洗停当,穿好正式服装,坐在客厅沙发上等待大家起床。

  好在经过医生诊断,蒋方良只是有轻微的抑郁症征兆,开了一些药。家里人鼓励她多去外面走走,情况略有好转。

  但是,生活对蒋方良的考验,还远未结束。

  

  蒋经国对妻子搞怪

  

  7

  1988年1月13日,78岁的蒋经国病逝。

  72岁的蒋方良,坐着轮椅去参加了丈夫的追悼会,在圆山脚下的“忠烈祠”灵堂为丈夫守灵。

  自己追随一生的丈夫去世,给蒋方良不小的打击。而随之而来的世态炎凉,更让她颇为感慨。

  蒋经国一去世,他生前居住的七海官邸,立刻从门庭若市变为门可罗雀。在这里担任警卫的大批卫士也随即调离,只留下了少数卫士和佣人。


  蒋方良生前的家用,用的是蒋经国交给她每月5.76万台币的薪俸,去世后相关部门直接一次性发放了20个月,共计115.2万元。蒋方良自己并没有任何收入,就靠这些钱开始养老和发放给佣人们,虽说不至于穷困潦倒,但也不宽裕,有时还需要儿子接济,以至于她一直想去美国看望下因为婚姻而去美国居住的女儿蒋孝章,却一直囊中羞涩。

  当时台湾的一些媒体知道这个情况后,觉得是一个不错的“卖点”,还刊发了诸如《蒋方良闹穷的玄机》一类的猜测文章,让蒋方良非常伤心:“连那些记者也欺负我,我是真的没有一笔出国旅行的费用啊!”

  



  晚年的蒋方良和蒋经国

  最后是蒋经国生前提拔的一批要员如郝伯村、俞国华等筹款促成了蒋方良的美国之行。在为她饯行的宴会上,他们曾委婉建议蒋方良可以效仿宋美龄一样,在美国颐养天年。但是蒋方良最终只是去了很短一段时间,又回到了台湾空荡荡的七海官邸:

  “美国再好,终究不是我的家啊!我的家在中国……”

  但是,这个家能留给蒋方良的牵挂,也在一一散去。

  1989年,因糖尿病长年卧病在床的长子蒋孝文,患咽喉癌过世,只有54岁。

  1991年,一直患有慢性胰腺炎的次子蒋孝武突然去世,年仅46岁。

  1996年在12月的酷寒中,三子蒋孝勇因患食道癌,在台北荣民总医院去世,年仅48岁。

  短短7年之内,蒋方良最疼爱的三个儿子相继过世。

  白发人送黑发人。

  

  和两个儿子在一起的蒋方良

  8

  1994年9月18日,蒋方良去台湾士林官邸看望了宋美龄

  当时,宋美龄是从美国台湾,看望自己患病的侄女孔令伟。宋美龄看到蒋方良老态龙钟,很是惊讶,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历来主张女人要强,可是你却老是以前那样唯唯诺诺。经国已经不在了,你为什么还要那样束缚和禁锢自己呢?”

  蒋方良的回答是:

  “我已经习惯这种生活了。”

  蒋方良对宋美龄说,在蒋经国去世后,她去了“很多地方”,比如翡翠水库,比如三芝乡陶艺展,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这让旁边的人听了多少有些心酸:堂堂曾经的“总统夫人”,即便台湾这样小,也就去过了这些地方。

  台湾当时的媒体在蒋方良拜会宋美龄之后,有过这样一段评价:

  “这一次蒋方良在宋美龄美国之前,赶去和她见一面,象征意义大过实质意义,这意味着在逐渐凋零的蒋家,枯枝紧紧缠绕……”

  

  蒋方良和宋美龄

  在蒋方良最后的岁月,每年的1月13日是最重要的日子。在那一天,她肯定会带着还在台湾的蒋家子女媳妇前往桃圆县大溪镇,祭拜蒋经国的亡灵。这个习惯只在1994年蒋方良因病住院时中断过一次。

  但这样的习惯,也就持续到了2004年。



  2004年12月15日,蒋方良因为肺肿瘤导致呼吸衰竭,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年88岁。

  据说,在临终前,一向寡言的蒋方良问了身边医生最后一句话:

  “我死了以后,可不可以和我的先生葬在一起?”

  【馒头说】

  问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蒋方良拥有过爱情吗?

  我觉得,肯定有过。

  且不说当年她和那个皮肤黝黑的中国小伙子尼古拉,在没有任何家世背景下度过的快乐时光——她爱的是他这个人,和“官二代”或“富二代”毫无关系。

  而即便是两人晚年在台湾时,还是有感情的。

  根据贴身副官翁元的回忆,在台北官邸,他看到过好几次蒋经国走进蒋方良的房间,坐下,紧紧握着她的手,双方一言不发,随后蒋经国离开。他说他后来才知道,那是蒋经国希望妻子给自己打气。

  还有一次,是蒋方良气喘病发作,但怎么都不肯去住院。蒋经国宽慰妻子:“我陪你去,我就住你隔壁。”蒋方良闻言后去了,然后蒋经国就真的住在妻子隔壁。翁元说,这件事发生在蒋经国去世前没几天。

  那么第二个问题:蒋方良幸福吗?

  这里想到了陈香梅写给蒋方良的一封信。

  1988年1月13日,蒋方良坐在轮椅上为亡夫守灵,双目含泪。这一幕被着名的美籍华人陈香梅看在眼里(飞虎队陈纳德将军遗孀),她回家后忍不住就给蒋方良写了一封信。

  陈香梅在信里是这样写的:

  “我和你相知不深,和你见面大概不到十次,但每次见到你时,我对你都有无限的同情。也附带些不知该不该有的不平。

  你是一个来自远方的人,虽然贵为蒋家媳妇,又做了第一夫人,但我相信你是有情感、有血有肉的人。五十多年来为了爱,为了追求你的丈夫,你离开了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那种勇气,那种毅力,那种牺牲似乎很少有人提到。

  或许近百年来东方对于强人治国、家庭执政等等过于执着,虽然妻随夫贵,而你无意间却被一般人忽略。

  ……

  如今我看到你含泪坐在轮椅上的照片,我有一份无限凄怆的同情。你看来如此孤单,如此落寞……”

  蒋方良究竟幸福吗?

  这个问题,我们谁都无法回答,因为我们谁都不是蒋方良。

  只是据身边人说,蒋方良在读这封信时,潸然泪下。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蒋方良的中国岁月》(罗会祥,《文史精华》,1999年2月6日)

  2、《蒋介石父子43年贴身副官回忆录(中)(翁元,《国际新闻界》,1994年8月20日)

  3、《芬娜走进蒋介石家门》(窦应泰,《炎黄春秋》,1996年10月15日)

  4、《蒋方良:喧嚣的时代寂寞的心》(陈加洋,《检察风云》,2005年2月1日)

  5、《谜一样的蒋方良》(阿兰,《两岸关系》,2005年1月10日)

  6、《蒋经国与俄罗斯夫人蒋方良的两三珍闻轶事》(中国网,2009年2月24日)

  7、《蒋经国与蒋方良:一个王朝的背影》(潘剑冰,新浪网,2015年3月18日)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834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426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