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褚宏生 让中国旗袍站世界时尚之巅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上海老裁缝褚宏生量体裁衣。(受访者供图)


  推陈出新

  白色旗袍


  助力新中国魅力外交

  褚宏生之所以有名,和曾经的当红电影女星胡蝶多少还有些关系。

  有一天,胡蝶拿着一块法国进口的蕾丝布料找到了褚宏生,要求做一件比较新式的旗袍。当时,人们对白色还有所忌讳。周朱光说,师父大胆突破这一局限,将细腻的蕾丝与传统工艺融合,凭着娴熟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为胡蝶打造了一件轰动上海滩的蕾丝旗袍。

  随着上海女性对旗袍热捧,旗袍的造型从平面变得立体,从宽大变得合体,衣身有了前后片之分,胸部和腰部出现了省道。原先的长袖逐渐变短,出现了长、中、短、无袖之分,还有喇叭袖、连肩袖、荷叶袖等。

  1963年,王光美跟随刘少奇出访东南亚,她着一袭白色旗袍,端庄华贵,气质优雅,为中国外交赢得了喝彩。王光美的这身旗袍,正是出自褚宏生之手。这时的“朱顺兴裁缝店”经过公私合营,已经改组为“龙凤服饰店”。

  后来,褚宏生被派到香港开店,既是经理人,又是裁缝。那时,旗袍是香港女士正式场合必不可少的服饰,甚至还被当作职业装和校服来穿。

  

  上海老裁缝褚宏生弟子周朱光团队制作的现代旗袍。

  东方风韵


  中国旗袍

  引领国际时尚

  改革开放后,大量海外同胞回国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旗袍的需求。人们的观念逐渐开放,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开始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裹在男女同款“的确凉”下的女性,有了释放自己的爱美之心的冲动。

  周朱光说,那时国内很多旗袍店已有很多年没做旗袍,技术和人才流失严重。随着订单生意越来越多,一些旗袍店重起炉灶。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时尚界刮起了一股中国风,对于许多国人来说,旗袍一夜之间成了一件重要的衣服:一件体面的礼服出场。“人们要结婚了、出席重要场合了,就会来找到我们定制一件旗袍。”周朱光说。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西方时尚圈将目光聚焦于中国风元素。作为中国服饰代表的旗袍,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

  八旬创业

  软尺搭肩

  耄耋大师重出江湖

  1998年,褚宏生80岁,在老家买了一栋三层别墅,准备还乡颐养天年。这时,做了三年成衣旗袍的周朱光来拜访。

  “做旗袍哪有做成成衣的?每一件都应该是不一样的,只能定制。”听完褚宏生一席话,周朱光有了做高级定制旗袍的想法。经过周朱光的反复劝说,褚宏生决定出山,带着两个师弟,和周朱光一起创办了“瀚艺”。2000年,工坊正式开张。也就是那时,周朱光正式拜师。

  虽已是耄耋之年,褚宏生却每天都到店里,一根软尺搭在肩上,从上午10点半忙碌到晚上7点,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93岁。

  周朱光说,瀚艺的客人以企业家、演艺明星为主。“我们开启了旗袍绣花的概念,以前的旗袍是日常装,不带绣花的,顶多用花边来装饰,但是这个时候旗袍的功能变了,变成了中国人的礼服。”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