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邓超: 邓超新片揭宝妈都犯过的错误 注意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小飞老师说:


  周末,姐姐带小外甥去看了邓超新作《银河补习班》。

  电影讲述了父亲马皓文,将自己成绩垫底的儿子马飞,在半年内培养成尖子生,最后成为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故事。


  小外甥全程看得很专注,回到家以后,他躺在床上若有所思。

  姐姐担心他没有洗漱就睡着,于是来他房间提醒他:

  “昨天你就是这么睡着的,也没刷牙。晚上刷牙很重要,吃了一天的食物残渣都留在牙上,这么睡一夜对牙齿伤害……”

  没等姐姐说完,小外甥打断了姐姐。

  “妈妈,你太唠叨了。”

  “你像马飞的爸爸一样,跟我说一句‘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可以吗?”

  小外甥说完起身去刷牙,姐姐红着脸站在门口。

  以上,引发了我的思考。唠叨再多,有用吗?

  《银河补习班》中,马飞被那种我们很熟悉的“妈妈式唠叨”,催促着长大。

  他做着班里的垫底,生活枯燥、毫无希望,也没有转机。

  爸爸的出现,为马飞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新鲜血液。

  马皓文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不唠叨。

  一次,马飞问爸爸:“爸爸,我可以不睡觉吗?”

  爸爸说:“你自己的事情不用问我,你自己决定。”

  

  马飞的眼睛亮了,他第一次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掌控感,学习的劲头也提起来了。

  如果换成我们,被孩子这么问,会怎么回答?

  “明天还上学呢,不睡觉想干嘛?”

  “熬夜对身体不好!小心长不高!”

  “想看书就看吧,把灯打开,十一点之前必须睡觉啊!”

  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到了嘴边往往变成了唠叨。

  而孩子该不听话还是不听话,唠叨甚至起了反作用,让孩子更加叛逆。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中解释,就是“超限效应”,即指:人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过久,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逆反的心理现象。

  所以,想要和孩子的相处更轻松一点,不如先让自己停止令人焦虑的唠叨。

  学着像马皓文一样,说句: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决定。

  没有了唠叨,教育真的会更轻松一些。

  



  把说给你听,变成做给你看

  不唠叨,绝对不等于什么都不做。

  当马飞遇到困难,想要放弃努力的时候,马皓文什么都没说。

  随后他朝那群要赶走他们的人大喊:我马皓文,永远都不认输!永远都不认输!

  儿子从爸爸的坚持中,学习到了一件事:永远都不认输。

  于是第二天他给爸爸写了纸条:

  

  这个父亲,一言不发地用行动教育了自己的儿子,效果比做一小时演讲还给力。

  我们常说,育儿先育己,但到了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忘了这个道理。

  我们倾注所有精力到娃身上,却从来不反省和提升自己。

  我的大学同学安安,曾讲起她在育儿过程中的改变:

  两年前,她是一位新晋妈妈,在有孩子前,她没有读书的习惯。

  一次在家看娃,她刷手机的时候,孩子便爬过来抓住妈妈的手机,想要一起看。

  安安拿开手机,把各种玩的、看的递给孩子,可孩子依旧要妈妈的手机。

  最后她把手机藏了起来,拿起桌上的杂志,于是孩子就伸手抓妈妈的杂志。

  安安这才意识到,娃并不是对手机有别样的青睐,而是妈妈做什么,他就想做什么。

  从那以后,在孩子面前,安安更多的是在读书。

  安安认为:即使孩子还小,没法阅读文字,但大人的行为,是对孩子无声的影响,自己一定要做好榜样。

  那些对孩子唠叨“快去学习!”,然后转身打麻将的父母,其实从来不懂教育

  以身作则的父母,才是真正懂教育的人。

  

  与其唠叨,不如“引诱”

  我们总是忍不住唠叨孩子:多看看书吧,去学习吧,认真听老师讲课吧。


  我们恨不得孩子的爱好是学习,娱乐活动是读书、练字、背古诗。

  我们也都幻想过:如果孩子能把玩的劲头放在学习上,那岂不是北大清华随他选?

  



  但任凭我们怎么苦口婆心,都改变不了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的事实。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马皓文凭借“连通器原理”,在工地上成功地找到了水平爆破点。

  随后对儿子说:这叫连通器原理,如果地面是水平的,那么水管里的水面高度是一样的,你上初中就会学到。

  马飞第一次感受到物理的魅力,知道了他学的知识,原来这么有趣。

  正如电影展示的,许多知识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

  我们大可将生活中有趣的小知识,和孩子一同分享。

  后台有一位宝妈,就讲述过相关的经历:

  有一天,厨房里烧着水,因为宝妈回房间收拾屋子,不小心忘了烧水的事,等想起来,水已经快烧没了。

  孩子正巧这时候走进厨房,棚顶凝结的水滴滴在了他的脸上。

  他问妈妈:为什么棚顶会有水?

  妈妈便趁着这个机会,给孩子科普了水蒸气遇冷,“液化”的过程。

  孩子觉得很有趣,让妈妈再多讲一些,于是这位妈妈,便从“蒸发”一直讲到了“升华”。

  学习可以是有趣的,但是强硬地灌输知识,任谁都会觉得厌烦。


  好的教育,是立足于生活,帮助孩子发现知识的魅力。

  

  最差的选择是“唠叨”

  最优选择是“尊重你”。

  但凡唠叨的家长,无论大事小事,都可长篇大论。

  但很多时候,大事小事都不该我们来定夺,尤其是孩子的梦想。

  堂弟今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他因为父母的各种“为你好”的“建议”,哭了好多回。

  他从小喜欢文学,看过很多书,自己对这方面一直很感兴趣,他想报汉语言文学,将自己的兴趣发展下去。

  这时父母像两只拦路“老虎”一样站出来,轮流做说服工作:

  “学医吧,医生赚得多,又能方便家人。”

  “工程师也不错,发展前景好,就业不担忧。”

  “学文学有什么用?你看你姐,学了文学以后,去出版社当编辑,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堂弟在他们轮番轰炸下,流着眼泪说:



  “当初高中分文理科的时候,你们说理科发展前景好,磨我报理科,我听了你们的。这次是我一辈子的大事,我说了算,你们什么也不用说了。”

  最后堂弟哭着坚持了自己的梦想。

  以后的日子,他必定还要承受父母无尽的唠叨,在这一次次的唠叨中,他的父母得到的,只有儿子一颗逐渐凉掉的心。

  我们经常因为自己是家长,就以爱的名义,过分干预孩子的人生。

  与这相反的,马皓文指引儿子寻找梦想,尊重儿子的梦想,并鼓励儿子向梦想努力。

  全过程没有一句唠叨!

  最终,儿子在父亲的鼓励和尊重下,成为了航天员,飞向了太空。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相信,我们孩子的梦想,也同样能开花结果呢?

  最好的教育,永远不是靠嘴皮子唠叨出来的。

  教好孩子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要用心。

  希望我们都能用走心的教育,代替无限的唠叨。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充满爱的“银河补习班”。

  今日话题

  在你唠叨的时候,你的孩子是什么反应的呢?

  在留言区告诉小飞老师吧!

  猜你还想看

  无能的父母,只会逼着孩子认错

  你以为名校在挑孩子?不!其实是在挑父母

  父母不该禁止孩子玩手机,原因其实很简单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