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25岁华裔女孩发求救信 控诉父母常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Esther Zhuang和爷爷在一起 从Esther的帖子里,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在新西兰本地出生、长大的华人孩子,对于自己身份认同一路走来的跌跌撞撞:有过迷惑,有过抗拒和不接受,再到最后的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身份

  


  04 为了孩子 华人移民父母需要努力做得更多 Esther的经历和体验是万千海外移民二代的缩影,如果说身份的焦虑不可避免,那可以用哪些方法寻求突破呢? 2000年,Tim的父母移民到了新西兰,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Tim的父母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


  

  Tim和妈妈Sharon 然而Tim的妈妈Sharon却一直坚信:移民海外的华人家庭,父母需要比在国内付出更多。 如何克服身份焦虑?


  

  在新西兰出生和长大,如今已经14岁的Tim对于自己的身份,却有着十分理性的认识:如果说国籍,那我是新西兰人。但如果是种族,那我肯定是中国人! 曾经Tim也遇到过kiwi同学对于自己语言上的暴力和歧视。对此,父母总会在旁边及时提醒:不要去过度在意就好,更不要在意少数人对于自己的偏见。 作为移民国家,新西兰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倡导多元文化,倡导种族的包容性。在新西兰出生,接受西方教育长大的Tim对此也深有体会。 无论是和华人的同龄人交流,还是kiwi本地的孩子交流,Tim的第一语言都是英语。因为从小就接受西式教育,Tim也并不会感到文化上的隔阂和障碍。 不过,Tim的好朋友还是以亚裔更多,谈到是什么原因,Tim笑着说:这大概是所有物种的天性吧,和自己相似的人,你会更亲近。而差不多的文化背景,交流也会更流畅 家庭教育文化如何平衡?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3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