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新冠疫情: 新冠病毒是人造?美专家群说不可能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需要指出的是,这篇论文共有15位作者,分别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阿肯色州杰斐逊市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其中包括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两名科研人员葛行义和石正丽。在作者贡献中,葛行义负责假型实验,而石正丽则提供了SHC014棘突蛋白序列以及质粒。实验的设计和实施都是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实验室进行的。


  质疑者据此宣称,新冠病毒可能是4年前这一实验中经改造的病毒从实验室泄漏而来。他们还援引《自然》资深记者德兰巴特勒(Declan Butler)2015年撰写的文章称,巴黎巴斯德(Pasteur)研究所的病毒学家韦恩霍布森(Simon Wain-Hobson)曾指出,如果病毒逃脱,那么谁也无法预测它的传播轨迹。

  此后,这一掐头去尾的素材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甚至有人据此实名举报石正丽及其团队,或要求当面对质。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质疑者的身份背景均不是病毒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财新记者核查了上述《自然》记者巴特勒撰写的报道。实际上,巴特勒的这篇报道立场中立,他援引正反两方的观点,呈现了功能获得性研究所引发的争议。病毒功能获得性研究(Gain of Function Research),是指在实验室中增加病原体的毒力、易传播性或宿主范围,以研究病毒的特性及评估新兴传染病。

  巴特勒的报道写道,有的专家反对进行此类研究,比如韦恩霍布森反对这一实验的理由是,它没有什么益处,并未揭示出蝙蝠体内的野生SHC014病毒对人类构成什么风险。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瓦克斯曼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室主任理查德埃布赖特(Richard Ebright)认为,这项工作的唯一影响是在实验室中创造了一种新的非自然风险。韦恩霍布森和理查德埃布赖特都是功能获得性研究的长期批评者。

  报道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13年10月起暂停了对所有此类研究的资助,但曾允许这一实验在该机构审查期间继续进行,因为NIH得出的结论是,这项工作的风险并没有达到令其暂停的程度。

  但也有学者认为,这类研究确实有好处。比如研究组织生态健康联盟总裁彼得达斯扎克(Peter Daszak)认为,此类实验可以帮助识别应该优先考虑的病原体,以引起进一步的关注。他举例说,若没有这项实验,SHC014病毒仍将不被视作威胁此前科学家基于分子水平建模和其他研究认为它不会感染人类细胞,而新的实验表明该病毒已经能够锁存在人类受体上。彼得达斯扎克曾与石正丽团队有过科研合作。


  一位国内生物化学专家向财新记者解释,在保证生物安全的前提下,这类病原体功能获得性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病毒的作用传播机制、特异性,从而更好地预防未知病毒。人类对细菌的研究相对透彻,对动物病毒的理解相对较少。如果要研究病毒,的确需要一些获得性的功能研究,但是要防止各类泄露,该专家说,科学都是双刃剑。

  印度学者论文风波


  截止此时,对石正丽及其实验室提出质疑者,都是非专业人士。而之后印度学者发表在bioRxiv上的一篇论文(目前已撤稿),则又引发了新一轮的舆论风波。

  1月31日,印度德里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bioRxiv上发表一篇题为2019新冠病毒棘突蛋白中含有独特的插入序列,并与艾滋病的HIV-1 dp120和Gag蛋白有着奇特相似性的文章。简单来说,印度学者比对了新冠病毒和SARS的棘突蛋白序列,发现与SARS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上有4段新的插入序列。之后,他们将这4段插入序列与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这4段都能够在艾滋病的蛋白序列中找到。研究称,这种不寻常的同一性/相似性在自然界中不太可能是偶然现象;这4个插入序列均为新冠病毒独有,在其他冠状病毒中不存在。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一些网民的联想和演绎新冠病毒可能是SARS病毒与艾滋病病毒人工合成的结果。

  但随后,印度学者撤下了这篇论文。目前,这篇论文的网址只剩下论文标题,摘要部分被替换为:该论文已被作者撤稿。他们打算根据研究同行对该研究技术方法及结论阐释的反馈进行修正。论文的一位作者还在BioRxiv平台上留言称:这是初始研究。我们无意于为阴谋论提供原材料。尽管我们尊重科研同行在BioRxiv及其他地方作出的批评与评论,但这个故事已经在社交平台和新闻媒体上以不同的方式阐释和分享了。为避免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进一步的误解和混乱,我们决定撤回当前预印本,并在重新分析后提交修正版。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2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朋.玉.坠.作] 2020-02-06 17:23
    不管真假,病毒研究所还是关门吧,现在的病毒一个也治不好,还非常非常危险地增加新病毒的泄露可能。研究所为了研究治病毒,先要制造出来新病毒,这个太太可怕了。关门吧,人类打不过病毒,不要专门去招惹病毒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8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