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新冠疫情: 50天 全體國人都承受媒體死亡代價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天下午還有人稱,路過這次病毒的源頭華南海鮮市場,順手拍了張照片,立刻有四名保安圍上前來,大聲呵斥,要求刪除照片。甚至有動手搶手機的,說是“昨天一名日本記者來拍被抓到派出所去了……”


  

  大年初一(25日),武漢《長江日報》在它旗下的新媒體“長江融媒”上發表社論《你的每一句謠言,都在制造無謂的恐慌》,繼續嚴厲指控謠言,稱它比瘟疫危害更大,決不能放任不管。“新型肺炎治好了,走了也就走了,但謠言不是,它的危害更大,對城市的傷害更持久。”


  

  這一天,還發生了湖北某報資深名記者因微博受處分的事情。

  顯然,有些人仍然理所當然地認為,安撫人心是當下最重要的事。不然,他們不會在到處缺物資、缺人手的這一刻,把這麼多人力布置在華南海鮮市場周邊以作監視之用。


  因為他們也是理性的。

  你確實可以說,這是陳舊思維導致的惡果。那麼,為什麼許多管理者會形成這樣一套“不讓或少讓全社會知道真實情況總不會錯”的錯誤思維和行為模式呢?大多數人都將其歸咎於“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因循保守的官僚主義作風。但我並不這麼看,我可以舉一個鮮明的例子來反駁這種推理。


  我們知道,目前各地官員對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熱情可謂空前高漲。但是,仔細想想,外資大規模進入一個地方也是會引起很多麻煩、甚至社會問題的,比如動拆引起的居民對立、環境污染等等。還有,你怎麼了解這些外來資本的底細,也許它們主觀上懷有(或至少客觀上會造成)某些意識形態方面的“不和諧”。

  然而,我們很少看見過官員因為膽小怕事而盡量想辦法將可能帶來“麻煩”的資本拒之門外的情況。相反,他們總是想出許多門道熱心幫助這些外來資本,引導他們在國家的政策允許范圍內獲得發展空間,某些極端情況下,甚至有人為此而明目張膽地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同樣的管理者,在招商引資、做大本地GDP這件事情上,怎麼一點也不因循守舊?

  因此,問題的關鍵在於對官員考核的導向——經濟發展是改革開放40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委和政府最主要的追求目標,這就導致對官員的考核也以是否對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為最重要的標准。在這一前提下,官員為了贏得光明的仕途,只要是有利於加快發展經濟的,他就什麼風險都敢冒,因為“經濟發展”這一俊可以遮其他百丑。

  發展經濟需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許多官員心裡並非不明白,社會穩定歸根結底要靠縮小貧富差距、建設公平正義的法治來實現,但這是一件投入大而見效慢的異常困難的工程。相反,GDP的提升是有可能立竿見影的。當然,社會穩定的確是至關重要的,也是中央一再強調的頭等大事,但到了許多地方官員那裡,它的目標就很自然地降低為只要不出事就好。鑒於中國的官員是被上級而不是被本地民眾考核的,於是所謂“不出事”在官員那裡就被進一步定義為“不被上級得知出事”。沿著這個邏輯,在許多地方,“社會穩定”=“報紙版面(或電視熒屏)上的穩定”,其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凡事先“不得報道”再說了。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1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2 游客 [辛.香.經.說] 2020-03-11 23:09
    評論 1 寫道:
    邪教不鏟除 世界不安寧

    喊口號的總是邪教。
    評論1 游客 [此.教.史.十] 2020-03-11 22:40
    邪教不鏟除 世界不安寧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