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黑人反歧視抗議者盯上黑人牙膏 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話說,


  自從美國弗洛伊德事件引發全球反歧視抗議游行以來,這波抗議的浪潮波及了各行各業,

  BLM示威者甚至開始借著這個機會,著手將所有具有歧視黑色人種或有宣揚奴隸主義的各大品牌或者組織逐個打擊,


  而近日,我們熟悉的“黑人牙膏”坐不住了....

  

  很多外國網友開始在推特上網友紛紛指責和嘲諷黑人牙膏:

  “我看到我們正在討論有種族歧視味道的品牌,請允許我給非亞洲地區的小伙伴們介紹一下“黑人牙膏”。”

  

  “沒想到2020年了,黑人牙膏居然還存在!他喵的黑人牙膏還是個牌子!

  亞馬遜上還在出售,還可以專享Prime服務哦,今天下單明天你的嘴巴就能飄出一股種族歧視的清香呢~”

  

  “是時候把這些丑陋無比的牌子通通清除掉了...”

  



  “當我得知黑人牙膏還有人在用的時候,我震驚了。看到其他牌子也翻車了,黑人牙膏,下一個就是你。”

  

  在受到批評之後,黑人牙膏所屬公司高露潔馬上作出回應,

  “35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公共努力發展這個品牌,包括對其名稱、標識和包裝等進行重大改變,

  目前我們正在與合作伙伴協商,再次對品牌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

  

  在反歧視浪潮下,這個被叫了87年“黑人牙膏”的牙膏品牌,恐怕也難逃改名的命運。

  其實,黑人牙膏在歐美地區一直都有關於種族歧視的爭議,在國外任何商場幾乎見不到任何黑人牙膏的身影,

  而這次也不是黑人牙膏第一次遭遇改名風波。

  黑人牙膏始創於1933年的上海,是好來化工公司旗下(Hawley & Hazel)的牙膏產品。

  

  他們將牙膏配方略加改變,調出有薄荷口味的黑人牙膏開始銷售,並將牙膏取名為“黑人牙膏”,

  一開始改這個名字,是因為當時的社會有一種非洲人牙齒很白的印象,

  後來,廣告更是以此為噱頭,稱牙膏成分中含有非洲某種樹上潔齒藥物,正是這種藥物讓黑人牙齒特別白,於是便大肆宣傳。

  



  當年創辦了黑人牙膏的好來化工公司將品牌英文名字定為Darkie,而且還以一個戴著高禮帽的黑人作為品牌形象。

  然而在西方國家,Darkie實際上是一種蔑視黑人的稱呼,而且當時包裝上那個黑人形象實際上是一名白人演員塗黑臉的樣子,

  

  當高露潔在1985年收購好來化工公司的50%股份後,將“黑人牙膏”引進歐美市場打算大賺一筆的時候,

  不料那時正值黑人平權運動興起,宗教團體、非洲美國人以及公司股東就品牌名Darkie的種族歧視性質提出抗議。

  在遭到3年多的批評之後,高露潔決定將Darkie改名為Darlie,並對黑人形象作出了“調整”。

  

  而且還表示永遠不會在北美地區銷售黑人牙膏,這一系列的舉動之後才平復了群眾的抗議。

  但為什麼黑人牙膏還叫黑人牙膏呢?

  因為當時黑人牙膏的名字已經深入人心,而且對於黑人牙膏的商標和宣傳已經下了重本,如果改名則相當於一切重來,

  於是為了保住市場地位,黑人牙膏還是決定不改中文名字,所以“黑人牙膏”還是“黑人牙膏”。

  

  當時黑人牙膏在香港還專門有個改名廣告:

  “在世界各地,黑人牙膏的英文名字Darkie已經改名成Darlie,不過它還是我們熟悉的黑人牙膏,黑人牙膏仍然是黑人牙膏。”

  



  如今黑人牙膏的主要市場在中國東南亞各國。在中國來說,黑人牙膏的市場份額一直穩居前排的位置。東南亞地區的話,表現也不錯,也穩居前三。

  不過今非昔比,黑人牙膏如今正接受著示威者的種種批評與指責,

  香港非裔社區聯合創始人Innocent Mutanga表示,黑人社區在得知該品牌依然保留有歧視色彩的中文名稱後表示震驚,

  

  “高露潔從種族主義和有問題的品牌中獲利,簡直無恥。”

  BLM示威者呼吁高露潔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道歉,具體他們希望高露潔公司做到如下三點:


  “1.停止該品牌,2.公開道歉,3.把他們從該品牌中獲得的所有收入通通捐出來以打擊種族偏見。”

  如今看來,當年的創始人估計怎麼也沒想到,一個無意的名字,如今會招致如此巨大的爭議。

  其實,遭到整改風波的不僅有黑人牙膏,就連美國一個有著130年歷史的品牌也面臨下架整改。

  

  百事公司旗下的桂格燕麥公司愛6月17日宣布,將停用“傑米瑪阿姨”(Aunt Jamima)品牌並將其進行整改,

  因為該品牌的黑人婦女形象涉嫌種族歧視。

  

  據悉,桂格燕麥公司創辦的“傑米瑪阿姨”品牌已擁有130多年歷史,但是其品牌形象卻一直受到種族歧視的批評,

  反歧視主義者相信,“傑米瑪阿姨”的品牌形象是基於一名有著奴隸身份的黑人女傭,是對黑人的一種刻板印象。



  這麼多年來,桂格燕麥公司也通過改變傑米瑪阿姨的形象來弱化其傭人奴隸身份的形象,比如讓她變得更苗條,以及皮膚變得更白一些,但一直都沒有改變黑人婦女的形象,

  示威者表示這根本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繼續表示不服。

  

  而近日BLM示威運動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桂格燕麥公司不得不也承認,他們這一品牌是基於“種族刻板印象”,

  該公司北美地區副總裁和首席營銷官克麗斯汀·克勒普夫爾(Kristin Kroepfl)表示:

  “雖然多年來已經做出了一些努力,希望以恰當和尊重的方式更新品牌,但是我們意識到,這些改變並不夠。”

  

  為此,他們決定將不再在任何產品上采用“傑米瑪阿姨”的商標和名詞,而且在今年年底將會推出新品牌和新包裝。


  有些商店也將“傑米瑪阿姨”的產品通通下架了,很多人表示現在家裡囤的“傑米瑪阿姨”牌糖漿和松餅粉將是絕版貨。

  甚至還有人嗅到一股商機,在網上進行拍賣,出售即將成為絕版包裝的糖漿。

  “絕版包裝的傑米瑪阿姨糖漿(半瓶),最低可接受起價為1000美元。”

  

  然而當“傑米瑪阿姨”品牌真的遭到下架之後,又有一群網友發出了不同聲音,

  他們表示下架“傑米瑪阿姨”就相當於抹殺一名成功黑人女性的歷史,並在推特上還掀起了一股#拯救傑米瑪阿姨(#saveauntjamima)的運動。

  



  其實“傑米瑪阿姨”最初的封面形象是一名叫南希·格林(Nancy Green)的黑人婦女,

  

  出生於1834年的南希也曾是一名奴隸,在1893年已經不再是奴隸的她當了一名廚師,

  在1893年她被相中成為了“傑米瑪阿姨”的煎餅攤封面代言人,自此之後她一直代言該品牌,獲得巨額代言費用,

  她甚至成為了美國最早期的女性黑人百萬富翁之一,而且後來她也一直致力於消除貧困和黑人平權運動上。

  

  她一直扮演“傑米瑪阿姨”的角色,直到1923年去世。

  於是如今在推特上,#拯救傑米瑪阿姨(#saveauntjamima)的運動也變得如火如荼。

  “拯救傑米瑪阿姨,她的名字是南希·格林,你需要了解她的故事!”

  

  “抹去南希·格林的歷史,真的多謝你們了。

  她是美國非洲裔人們最初代的楷模之一。這不是消除種族歧視,這是在消除一個黑人婦女的成功。”

  



  “我從小就是吃傑米瑪阿姨的煎餅和糖漿長大的。對於我來說,她的形象代表著媽媽帶來的溫暖,愛和快樂。

  在我想象中,當她一見到你她就會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而且能夠經常聽到她大聲爽朗的笑聲。遺憾的別人不是和我想的一樣。#拯救傑米瑪阿姨”

  

  如今其他因為以黑人作為品牌形象而面臨整改下架命運的商品多不勝數,

  比如以黑人大叔為品牌形象的大米品牌“本叔叔”(Uncle Ben’s)

  

  產品封面是黑人廚師形象的奶油燕麥牌子“奶油小麥”(Cream of Wheat)

  

  有網友表示,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未來我們到超市可能看到的畫面,將會是這樣的:

  

  當年建立這些品牌的創始人們,

  估計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如今這一步吧...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