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銀行理財開始虧損 錢應該放哪兒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投資余額寶、銀行理財和銀行個人大額存單,一直是低風險投資人首選渠道。雖然收益率不高,但拿著踏實。


  進入6月份以來,壞消息接踵而至,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產生虧損,大額存單利率降低,余額寶收益下降。投資人一時手足無措。

  個人大額存單利率普遍下降


  個人大額存單利率在下降。

  中國銀行官網顯示,2020年第六期個人大額存單從6月15日開始銷售,起點金額20萬元的3年期大額存單,年化利率3.575%-3.85%。

  而在6月1日銷售完畢第五期,與上述存單條件相同,年化利率則是3.575%-4.125%。第六期與第五期相比,利率下限相同,利率上限下降了0.275個百分點。

  相比第四期,下降更明顯。

  中國銀行4月1日發行的第四期個人大額存單,這款存單的利率是4.125%。兩個半月的時間內,同款個人大額存單的年化收益率明顯下降。

  這不是個例。

  據媒體報道,6月15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這四大國有大型銀行都主動下調了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發行利率,由原來的存款基准利率1.5倍調整至1.45倍。

  

  攝影:《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銀行理財虧損頻現

  比大額存單門檻低的理財產品則出現虧損。

  實施了淨值化管理,逐日披露淨值的銀行理財產品,也不時刺激一下投資人。

  招商銀行一款名為“代銷季季開1號”的理財產品,於4月17日成立,截至6月18日,近1月年化收益率為-4.42%,初始投資人虧損了。另一款“季季開1號”也是虧損,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為-0.73%。

  這並不是個例。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中國理財網查詢,招商銀行鑽石財富系列之睿遠平衡二十五期(三年封閉)理財計劃,今年4月28日發行,6月17日淨值是0.9972元,相比於初始1元淨值,投資人也在虧損中。

  銀行理財虧損的也並非只有招商一家。交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6月18日查詢時,有6只淨值低於1元,投資人目前處於虧損狀態。


  

  2017年11月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出台,要求銀行原有的保本理財全部逐漸退出市場,非保本型理財則實施淨值化管理,部分時間內出現虧損也就會逐漸出現。



  據普益標准統計,截至2020年1季度末,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約為24.4萬億元,淨值型產品存續余額約占51%。

  有網友編段子稱,原來銀行理財是賺點小錢,現在對心臓時不時來點小刺激。

  余額寶收益率創7年新低

  銀行個人大額存單盈利下降、銀行理財虧損,專業的基金經理管理的貨幣基金也未幸免,收益率也在下降,余額寶收益率創出新低就是最好的例子。


  淘寶購物者鍾愛的低風險投資是余額寶,在阿裡余額寶平台上銷售的29只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都在下降。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這29只產品今年年初時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為2.5173%。6月17日平均值為1.5423%。較年初下降了0.975個百分點。如投資10萬元這樣的貨基,同樣持有1年,按照上述兩個年化收益率推算,獲得的收益將相差975元。

  貨幣基金收益率創新低具有普遍性。

  以規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天弘余額寶為例,此產品今年年初7日年化收益率是2.433%,6月17日為1.447%,下降明顯。而在6月9日,此貨基7日年化收益率只有1.311%,創出自誕生7年來的最低值。與2014年初接近6.8%、2018年約4%的收益率,完全沒有可比性。

  

  投資余額寶的人驚呼,余額寶在2020年進入了“1”時代,即年化收益率低於2%了。

  和天弘余額寶類似,同樣在阿裡余額寶平台上,另有五只規模過千億元貨幣基金,近半個月的收益率也都處於低谷位置。

  對於貨幣基金收益率處於下降通道,基金研究員給出的解釋是由於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比較寬松。

  確實,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10次降准,釋放流動性約8萬多億元,平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從15%降至目前的9%左右,這些都為貨幣市場提供了流動性保障。

  貨幣基金相當於放貸一方,當市場中資金寬裕時,放貸利率下降比較正常。

  雖然貨幣基金收益率在下降,但到今年1季度末時,貨幣基金整體規模仍舊有所增加。中金公司在研究報告中給出的解釋為,雖然企業和居民現金流受到疫情沖擊影響,但在政策逆周期調節、信貸投放支持加大的情況下,企業和居民存款增長均超季節性,在居民和企業流動性寬松、風險偏好下降的格局下,貨幣基金作為存款替代品也同樣受到青睞。

  但是,從中金公司當時調查結果看,隨著貨基收益率明顯下行,同時理財收益率仍相對剛性,投資者在理財資金投向上表現出了“棄貨基,取理財”的傾向。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