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土到极致就是潮 潮到极点就土掉渣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土味怪设计,给人带来的放松和诙谐感。/外星人款睡袋官方店

  没申请豆瓣“土味穿搭践行者”小组(简称土组)前,豆友“青瓜成熟时”是一名初入职场的都市女白领。


  从老家来到北京生活的她,感受着大城市生活带来的紧张感。

  她不得不过得小心翼翼,每天都要穿搭得体,“连出门扔个垃圾,都得好好打扮一番”。

  她曾与另一名姑娘竞争一个岗位,但用人单位选了另一个姑娘,指着她说:“外形条件不太过关”。她事后反思了很久,她不觉得是自己颜值的问题,关键是在穿搭上。

  回老家的一次经历给她很大的冲击感,她穿上睡衣就敢在大街上晃来晃去。

  就像被束缚在笼子里太久、偶然飞出笼子的金丝雀一样,她内心涌现出一种久违的自由感,“原来穿睡衣出门这么轻松,这么自在”。

  这种轻松与自由感,后来被她写进了土组组规:“土味是穿搭做到适合自己就够了,我们要土得名正言顺!土得自豪!土得骄傲!”。

  土组以幽默消解土味,尝试打破现有的审美体系,为“土人”新建一个空间。在这里,不存在所谓的时尚、美,只有真实的“土味”。

  即便土组日后壮大成了一个10万人的小组,这种真实与自由感也是土组人一直竭力扞卫的。

  欢迎来到真实的土味世界

  打开豆瓣土组,就像进入一个真实的“土味”世界。

  

  21世纪小镇弄潮儿风,土or潮?/ 豆瓣“土味穿搭践行者”小组

  什么是真实的“土味”呢?

  “不刻意扮丑,却不经意流露出微妙的气质。第一眼看上去让人忍不住琢磨,这到底是尚未得到认可的时尚,还是早已过时的绚烂。再看上去,终于领悟:原来这是土啊!”,土组人“单车小恐龙”深领土组精髓。

  后来,这一段话被概括为四个字——“浑然天土”。

  土组的穿搭图,无滤镜、无磨皮、原图直出,顶多也就用马赛克遮遮脸。唯一稍具土组气质的穿搭社区,恐怕只有淘宝的“买家秀”了。

  真实的土味世界,土得千篇一律?不存在的。

  土组人千姿百态的创造力,建议搭配土组组长的“阵营九宫格”分类来服用:

  第一类戏称原始“土”,中立善良。土组最佳示例:高三土人必备单品美特斯邦威格子衫;被土组戏称为土组之花的“青花瓷三姐妹”,也值得在此处留下姓名。

  



  “青花瓷三姐妹”,还被称为土组的优等生三姐妹 / 豆瓣“土味穿搭践行者”小组

  

  土组另一大镇楼单品:刺绣鞋。/豆瓣“土味穿搭践行者”小组

  第二类戏称用力“土”、混乱善良。土组最佳示例:那些年,我追过的潮流。

  土组有一个专门的分类,叫“消解时尚”。诸如把刺绣衫穿成了北京烤鸭高级经理人,把 Oversize穿成了猥琐发育......

  组员“泡馍炒肉片”也历经过追赶潮流之旅,她对各式颜色搭配、各种潮流元素,乃至奇怪的设计,都有极强的探索欲。

  她穿过自己一直都想拥有的“小花裙套装”,也尝试过新潮的彩色拼接、荧光色运动鞋,研究过同色系搭配,还挑战过全身大logo裙、PVC红外套、棋盘元素上衣、绑带元素紧身裤......

  

  组员”泡馍炒肉片”自嘲穿上有种乡镇女企业家既视感。/豆瓣“土味穿搭践行者”小组

  

  土组里的镶钻水晶鞋 / 豆瓣“土味穿搭践行者”小组

  世上本来不存在土味元素,但她坚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味元素,只要找到它你俩就很难分离。

  用力土发展到中期、后期,还会碰撞出混乱中立、混乱邪恶等更加意想不到的“土味”火花。

  第三类,时尚人口中的土,守序中立。土组最佳示例:极简穿搭的土。诸如朴实无华的全身黑、酷酷牛仔套装风,包括半截长灰裤等。

  当然,如此有创造力的土组人怎能甘于极简?搭配一个荧光橘的小火龙手机壳,轻松点亮全身。

  此外,土组还不吝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届穿搭大赛”,甚至Po出秀场穿搭图。



  

  

  土组精华帖之“土味穿搭大赛”/ 豆瓣“土味穿搭践行者”小组

  嗯,颇有一种民间行为艺术既视感......

  这些真实的、千姿百态的土味等都生长于土组营造的环境之上,即它要竭力为“土孩儿”营造一个足够放松、自在的环境。

  在土组,任何“穿搭建议”帖、“指点”帖,鉴别这样“土不土”的帖都将被封禁,“想看穿搭建议就去衣组,干嘛要来土组”。

  土组一派祥和,不存在所谓鄙视链,彼此互以“家人”称呼。任何一颗无处安放的真实“土味”灵魂,在这里都能得到一大批土孩儿成群结队的呼唤:“家人!家人!快坐下”。

  当然,要是你“土”得不自知,土孩儿也会温柔地补一句刀:“这就是我们相遇在这里的原因”。

  不过,在土组不断走向壮大后,这种环境的维护也变得越来越难。

  进击的土孩儿:

  从天然土、反抗土,到接纳土

  对土组人来说,土组像是一个大型庇护所。土组之外,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土组人都遭遇过或多或少的不理解,甚至恶意。

  

  旺仔单品,土组评选出的一大时尚单品。/微博博主@老放p

  土组人“请叫我司司”感受到这种“恶意”,是从暗恋的男生说出的一句话:“你根本不是我的菜”。

  随后,那个男生还变本加厉地翻出几位妹妹的朋友圈,一张一张跟她分享他喜欢的脸蛋、身材是这样的、这样的......

  最后,他语重心长地留下一句:“你真的要努力”。



  那是“司司”人生中的第一次表白,那次之后,“土”就变成了一根刺深深扎在她心中。

  她开始经常性地站在镜子前,把自己抨击得体无完肤。

  她开始觉得夜晚变得越来越难熬,因为丧气感在夜晚会更强烈、更难熬。

  她会躲在床上反反复复地想:自己怎么会这么土?这么丑?这样的人,怎么还敢奢望美好的爱情?

  之后,她下定决心要拔掉那根刺。


  她找来身边的时尚达人表姐,跟她一起逛街,听从她的建议买了许多很贵的时髦单品:休闲西装、长裙、白衬衫之类。

  但最终,她还是没法接纳它们。因为怎么瞅镜子里的那个她,怎么不像自己。

  好在,这段丧气的经历并没有持续很久。

  她重新穿上了那套T恤、牛仔裤,甚至包括那双亮色跑鞋,它们虽然没有助她赢得爱情,却让她舒服地参加完了马拉松比赛。

  

  土组里的跑鞋各式各样 / 豆瓣“土味穿搭践行者”小组

  很多土组人都遭遇过类似的经历,“恶意”有的是来自自己的家人,有的是上司,还有的来自同学,形形色色。

  很多土组人曾经也都“想变得时尚”,但最终还是宁愿接纳那个“土味”的自己。

  从天然土到反抗土,再到接纳土,“司司”走过的心路历程,很多土组人也走过。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土组人即便接纳了“土”,却难以放飞自我地“践行土”。更为常见的做法是:穿基本款、走保守风格,只要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得看场合搭配衣服。毕竟,在日常生活中被人说“土”确实不好受。

  “土味”大赏:

  当下时尚体系的另一种可能

  “今年春装,一定要买它!”

  “这双鞋又火又时髦,跟着买就对了”

  “最适合上班族搭配的5组公式,照着穿绝对不出错!”

  ......

  你身边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小红书KOL、微博大V、ins博主等,争着抢着告诉你:“什么才是潮、怎样花钱能变美”,诸如此类。

  

  小红书上的时尚穿搭专区。 / 小红书App

  这也反映出当代时尚体系的本质,它是自上而下构建的一种美学表达。

  处于这条鄙视链最顶端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时尚秀场,一个接一个的明星,社交媒体平台的KOL、KOC等等。




  它们就像一个个潮流风向标,引领着你以及你身边的所有人都要争相模仿。

  时尚产业的另一大特点,是必须快速更新迭代。

  

  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大时装秀 / 路易威登官网

  身处其中的消费者,你需要通过不断舍弃旧的、土的,买到更多潮的、好看的,才能不被“潮流”抛下。

  否则,你就将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土人”。

  从商业逻辑出发,这一套“快速更新迭代”的理论体系堪称完美。甚至,这一套理论,也在不断涌向家居、科技、娱乐等产业。

  但本质上,时尚是在通过贩卖一种“时尚焦虑”,来刺激你的消费欲望。

  前英国版Vogue时装总监Lucinda Chambers,在一篇名为《Will I Get A Ticket?》(我还能拿到秀票吗?)中谈到,“时装秀上,充满了期待与焦虑”。

  即便曾在英国版Vogue供职25年,被解雇后,Lucinda Chambers也焦虑还能不能拿到下一场秀场的入场券。

  

  前英国版Vogue时装总监Lucinda Chambers(图右) / instagram@LucindaChambers

  “时尚就像鱼群一样浮动,它是循环和反动的。没有人一辈子都能切中潮流的脉搏,你总是会遇到高峰和低谷”,她进一步谈到。

  但即便是这样,“时尚,也不允许失败和异类。尤其是在当下的社交媒体时代,因为时尚关联的是一种成功而精彩的人生”。

  如果你踩不准时尚的脉搏,你不仅会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土”人,甚至还可能是一个别人眼中不成功的人、一个生活不太美好的人。

  可以说,土组里的“土味”大赏是一次来自民间的自下而上的,对现有审美体系的反抗。

  它以幽默消解了“土味”,尝试打破“时尚”与“土味”之间的鸿沟。

  时尚与土味,很多时候,只有一线之隔。把时尚穿在不合适的人身上,就是土味;而土味一旦有了自己的体系,也成了另一种新潮。

  



  

  五条人:“土到极致就是潮” / 五条人官方店

  

  

  中国本土品牌Marrknull推出的2020秋冬造型,也尝试以“乡土风”来诠释时尚。/ Marrknull官博

  土组尝试在主流审美体系之外,新建一套评价体系。在这里,不存在所谓的时尚、美,也不存在所谓低人一等的“土”,只有真实的“土味”。

  在这里,审美不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自我,才是土组的评价体系里最重要的。“土味,是做到适合自己就够了”。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急于模仿别人,却忘了接纳、探索自我。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由商家主导的所谓“土潮时尚”。由于“土味”所具备的黑色幽默、反常规等特质,让它天然具备强的传播力。商家试图以“土味”来带货、或收割一波流量。

  其中,最具争议性的例子是巴黎世家Balenciaga推出的七夕节特别系列沙漏包广告。整支广告片简直是一个“土味情话”、“中老年人表情包”、“Y2K”等土潮元素大礼包。

  



  

  巴黎世家Balenciaga推出的七夕节特别系列沙漏包广告 /巴黎世家官微

  整个时尚圈也刮起了一阵“土潮设计”风,包装成“你看不懂的时尚单品”。

  代表例子有奢侈品牌Bottega Veneta设计的“泡面鞋”,Supreme设计的木盒装方便面(万物皆可Supreme),还包括Ambush打造的Dior 2019早秋机器人戒指等等。

  

  Bottega Veneta 2020 Pre Fall系列“泡面鞋”/VOGUE官网

  这会不会走向土组“浑然天土”的反面呢?

  土组不是为了土而土,而是对现有审美体系的反抗。

  而这类以商家主导的“土潮时尚”,更多只是借鉴了“土味”的外在形式,却似乎丢弃了“人”这个最重要的内核。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