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鑽石是當今兩大騙局之一?另一個是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其實今天的話題,爭議是非常大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猜到我要講什麼了,沒錯,就是鑽石和比特幣。


  

  我們先來說說鑽石,鑽石大家都知道,現在結婚的必備品,要我說這鑽石,就一個字:貴。大概多少錢呢?這也說不准,這根據鑽石的等級也就是純淨度不同,切割工藝等等,價格也不同,按一般的來說,一克拉得兩、三萬,這一克拉等於0.2克,要是結婚想買個級別高點1克拉的天然鑽戒,那得花上十幾萬。這就有人要說了,這鑽石不就是一坨碳結晶嗎?,為啥這麼貴呢?這一切都得從一家叫戴比爾斯的礦業公司說起。


  這個於公司1888年創立,是世界上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鑽石公司,從創立開始就是鑽石的代名詞,曾經一度壟斷了整個鑽石行業達百年之久,這也就代表著,鑽石的價格由我來定,產量也是由我來定,鑽石等級也由我來定,他們就是這麼做的。

  

  在鑽石礦場裡少量的開采,物以稀為貴,產量少了,價格自然也就高了,給開采出的鑽石分了很多個等級,當然了,價格也隨著等級增加,當時,戴比爾斯的做法也堪稱一個豪字,只要發現一座新的礦場,就直接收購,牢牢地把鑽石資源握在自己手裡,但是好巧不巧,戴比爾斯正風生水起的時候趕上了二戰,這大家都在打仗,哪有心思去買你鑽石,於是呢,鑽石的價格就瘋狂下滑。等到二戰結束後,鑽石價格也遲遲不見上漲,怎麼辦呢?哎,他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句著名的廣告詞:鑽石恒久遠,一顆永留傳。

  

  1950年,戴比爾斯耗費了巨額的廣告費,大力宣傳、強行把鑽石和愛情捆綁在一起,從此以後,鑽石在人們心中成了愛情的代名詞。但諷刺的是,很多人就因為鑽石而失去了愛情。其實,鑽石本身的價值並不高,但奈何別人營銷做得好,身邊不少人結婚都花好幾萬去買個鑽戒。但有趣的是,戴幾年後都不想戴了,怎麼辦呢?那就出手轉賣呀,但轉手賣的價格著實讓人有點心碎,連買入價格的一半都達不到,這保值率確實讓人很尷尬。相對而言,黃金就保值很多了。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儲量問題。其實,鑽石的儲量是很多的,當然,黃金也不少,但是,鑽石是地球本身產生的,而黃金則是天外來物,放眼整個太陽系都沒有生產黃金的條件,它是由中子星碰撞和宇宙大爆炸中產生的,所以非常稀少。

  二就是用途。黃金從古代開始就作為貴金屬和貨幣流通,直至今天,依然是流通硬通貨,還有就是,黃金在一些高科技領域都是必不可少的。但鑽石呢,就只是作為裝飾品使用,最多也就是拿來劃拉劃拉玻璃,用在一些鑽頭上。

  

  這第三呢,鑽石是可以人工合成的。而且現在的工藝已經可以做到肉眼無法分辨區別,所以,有很多人就選擇價格相對低廉的莫桑鑽,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買莫桑鑽,戴比爾斯開始妥協了

  也開始賣起莫桑鑽。首先說明一下,我在這不是貶低鑽石,它給人帶來的心理感受是無可厚非的,當然了,愛情也是無價的,不差錢的當然可以隨便買,人嘛,只要高興就好。

  說完鑽石,我們再來聊聊這比特幣,這比特幣是非黑白我就不說了,現在挖礦的太多了,主要還是怕被罵!咱就從它的基礎開始說起,比特幣呢,是一種虛擬貨幣,是可以自由交易的,現在比特幣和各個貨幣之間的匯率也比較完善,甚至有些國家都已經承認了比特幣可以作為貨幣使用。咱們國家是不承認它是貨幣的,只承認是商品,而且對於比特幣管控相當嚴格,其中原因這裡不好細說。

  比特幣是由一位日裔美國人中山聰設計的,於2009年1月3日正式發行,在一開始,比特幣並不像現在這麼貴,當時大多數都是用來買游戲中的虛擬物品,現在呢,一個比特幣價值已經到了5萬多美元。所以,現在挖礦的這麼多,很多人看到比特幣的迭漲就感歎,這玩意兒有毒。

  

  那為什麼有人說比特幣是騙局呢?這還是因為比特幣是虛擬貨幣,它剛開始是沒有任何保障的,不像由國家發行的貨幣,都是有國家信用和黃金儲備量作為支撐,根據市場的變動國家還會進行調控,而反觀比特幣呢,則像是一個龐氏騙局,這龐氏騙局是由查爾斯·龐茲發明的。

  這龐氏騙局是什麼呢?簡單地說一下就是我建立一個空殼公司,然後去到處找人投資,並且承諾,只要投資了我的公司,三個月內就可以得到40%的利潤,這40%的利潤可是一筆不小的資金,接著就有更多人跑來投資,這時候我的口袋裡已經有了一筆可觀的資金流。這個時候,我就拿著這筆錢去支付第一批投資人的利潤,第一批投資者得到了利潤之後,就會有更多的人來投資,然後再拿後面來的投資者的錢,去支付第二批投資者,等到我手裡有了一大筆資金之後呢,公司就宣告破產,我呢就捐錢跑路。這,就是龐氏騙局。這種騙局最終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不會有好下場的。




  

  像是很多傳銷啊,都是利用了這個手段,某些黑心的融資公司也是利用了一樣的套路,這比特幣呢還有一點,就是去中心化,這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現在的貨幣都是以國家為中心,它是透明的、可調控的,但比特幣不同,它是沒有中心的。貨幣的增值、貶值風險都是由持有者承擔,大家一起擔風險,再加上比特幣數量是固定的,是由所有用戶組成的社區來控制,幾乎是沒有風險的,這就是比特幣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

  接下來呢,說說大家感興趣的,挖礦。這礦怎麼挖呢?,我們要知道,比特幣不是無限的

  它的總數量只有兩千一百萬個,挖完它就沒了,那比特幣是怎麼產生的呢?在比特幣區塊鏈中,每隔一個時間點,都會在系統中生成一個隨機代碼,在互聯網中的所有計算機都可以去找這個代碼,誰先找到就是誰的,而且越往後越難,直到找完這兩千一百萬個代碼之後,就不會生成代碼了,礦工們都是拿什麼去算這個代碼呢?主流就是顯卡、這也是現在顯卡這麼貴的原因。

  

  那比特幣安全又是安全在哪呢?我們先了解比特幣錢包的構成,它是由私鑰、公鑰、地址組成。打個比方,我們去銀行開戶的時候,流程基本是先開設銀行賬戶,然後是給銀行卡號,最後是設置銀行卡密碼,但在比特幣區塊鏈中開設賬戶是先設置密碼,也就是私鑰,再開設賬戶也就是公鑰,最後是地址,如果你路上撿到了一張紙條,上面只寫著銀行卡密碼,但沒寫銀行卡號,即便這個銀行卡密碼是真的,你也無法取走相關賬戶裡的錢。但在區塊鏈世界


  你只要知道了別人的“銀行卡密碼”(私鑰),就可以知道別人的“銀行賬戶”(公鑰)和“銀行卡號”(地址),就可以取走裡面的幣。

  但真的有這麼簡單嗎?理論上,黑客有2種方法竊取你的私鑰。

  1、通過地址/公鑰,反向推導出私鑰。

  2、一個一個地去試私鑰,也就是暴力破解。

  第一種方法並不可行,因為比特幣采用的加密算法,哪怕稍稍變動一丁點的東西,加密後輸出的結果和之前輸出的結果也有天壤之別,而且這些結果沒有規律可循,所以,這種加密算法是“單向的”、“不可逆的”,黑客無法通過輸出(地址/公鑰)推導出輸入(私鑰),既然第一種方法不可行,那第二種方法如何?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下私鑰是怎麼產生的,假設你拋硬幣,正面朝上為1,反面朝上為0,連續拋256次,把每次拋的結果記錄下來,再轉換成十六進制數,就是一個比特幣私鑰。簡單點說一個和地球一樣大,全部由沙子組成的星球,需要用到「10的30次方」粒沙子,試問,找到其中一粒沙子難度有多大?

  接下來我們說說比特幣的優缺點,因為比特幣只有兩千一百萬個,挖完就沒了,而且它還沒有稅,所以它不存在什麼通貨膨脹,還有就是它很難被追蹤。所以在進行某些交易的時候不用擔心啥啥。



  

  說完它的優點,當然得說它的缺點。就比特幣本身而言就存在風險,因為它的背後沒有國家公信力支撐,二是沒有黃金儲備和生產值,這兩點貨幣的基礎它都沒有,要是某一天比特幣的技術被破解,那麼它整個市場都會崩潰,而且是一個超級大雪崩,因為它涉及的現實金額太大,大得不可想象。我們按照現在一個5萬美元來算,額...這個大家自己去算吧,其實比特幣能夠流通的原因很簡單,只要大家都信它是真的,那麼它就變成了真的,比特幣的升值呢,是和它的知名度有關。在谷歌上有一組很有趣的數據,每次比特幣的搜索頻率越高,比特幣漲幅就越大,相反就貶值。

  

  其實,真正讓比特幣名聲大噪的是一次席卷全球的木馬病毒事件,這是發生在2017年的事,病毒名叫永恒之藍,這病毒當時利用了系統的BUG獲得了系統最高權限,綁架了世界上很多學校、企業甚至政府機構的內網,以此來勒索巨額贖金。當時這些黑客就要求用比特幣支付,這讓全世界都知道了比特幣,比特幣也是這一年開始暴漲,其實不管是比特幣還是鑽石,只要社會不認同你的價值,那麼它就變成了廢品。

  反正不管是比特幣還是鑽石,在我眼裡都是一文不值,原因嘛,反正我也買不起,是吧?不管怎麼說,對待任何事物,大家都應該理性分析。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4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