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國慶: 南京69歲醫學教授國慶7天跑7全馬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雙跑鞋引發巨變,骨折後第80天完成首馬奇跡

  勵院士常被跑友稱為醫學專家中最熱愛(电视剧)跑步的,跑步人群中最精通醫學的人。其實,在64歲之前,勵院士在跑步這個領域還只是一名“門外漢”。“我的跑步生涯開始於2016年1月6號,跑步的初衷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勵院士介紹說,2013至2015年期間,自己的身體狀態每況愈下,總是感冒,而且是重症病毒感染,說明免疫能力明顯下降。就在這個期間,一個經常跑馬拉松的好朋友送了他一雙跑鞋,並成功將他帶入其中。既然有了一雙專業的跑鞋,運動也就自然而然開始了。


  2016年9月22日,勵院士在武漢參加醫學獎評審,晨跑時由於地面狀況不慎摔倒,右足外側落地。忍著劇痛,他堅持步行回了酒店,白天繼續工作,晚上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拍片,結果發現: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這個時候,充分了解自己身體狀況、擁有扎實的醫學知識的勵教授產生了一個想法——用運動促進康復。

  於是, 勵院士開始了主動康復的自我試驗。骨折後12天,他登上了紫金山;骨折後第18天,他去徐州一瘸一拐跑了10公裡;骨折後第70天,他在南京參加了半程馬拉松。2016年12月11日,對於勵院士而言,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當天是他骨折後第80天,勵院士在廣州馬拉松賽上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全馬”,成績是5小時54分鍾。此時,他的右腳已經基本康復。

  “像這樣的大膽嘗試,必須是在有經驗的前提下勇敢地完成,在不造成進一步損害的前提下。”勵院士對紫牛新聞記者說,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掌握的康復知識也不同,這樣的康復經驗不可簡單效仿,但可以肯定的是,適當的運動對骨折恢復有利。


  

  運動是醫藥,不要把疾病僅僅寄托於藥物


  勵院士對體育健康產業的支持可謂不遺余力。就在10月5日,跑完第五個馬拉松後,他還在宜興參加了本次活動的組織方落基體育與共享際、創客智盛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提出他在推行全民運動、建設健康中國的大背景下,對體育和醫療相結合的行業發展方向的有關觀點。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為了自身健康,我一直都在路上!”談及此次國慶長假7天7個全馬,勵院士說,很多體育賽事對於參加者都有一個誤區,就是覺得身體有病的人、老年人不適合參加,但實際上正是這些高血壓、心臓病、呼吸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人,才更需要通過體育鍛煉緩解和治療慢性病,他們才是更應該參加體育運動的人。

  勵院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像他這樣堅持跑步僅一年時間,不僅減重10公斤,脂肪肝也徹底消除,全年沒有醫療費用消耗,精力保持充沛。“人的各種能力都需要運動鍛煉,在我看來,運動是醫藥。”勵院士表示,他想把這種運動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希望可以幫助到那些把疾病寄托於藥物身上的老年人們,以及那些認為自己很忙沒時間運動的上班一族。“我們往往過高估計了運動風險,而忽視了適當合理增加運動量對於整體健康狀況更加積極的作用。”勵院士笑著說:“當我們生病了,與其說‘好好休息,早日康復’,不如說‘好好運動,早日康復’!”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