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四歲孩子在幼兒園被性侵能怎麼辦?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想分享自己的故事,是源於有次上班路上遇見的一件事:一個孩子在馬路邊大聲哭泣,他媽媽很生氣得把他丟在那騎車而去,我擔心他有危險,騎過去待在他身邊並詢問他,但很快又看到他媽媽從對面繞了一圈回來。


  這個孩子看上去和我的孩子一樣大,看他媽媽暴力地扯著他吼著說必須去幼兒園!就讓我想起自己孩子的事,心裡堵得慌。我對她說:孩子這麼抗拒去幼兒園是有原因的,我自己的孩子就在一個省重點公立園被老師關小黑屋被打。沒想到她說:他說被老師關小黑屋,我問了老師,老師說是他自己跑進去的。我簡直要被她氣死,他自己跑進去的?還直接問老師?這不是讓你兒子進去繼續被整嗎?我勸她:比起老師,你要更相信自己的孩子啊。看到他最後被他媽狠狠拽來拽去,哭著送走,我想到自己曾經也在無意間把孩子推向恐懼。幼兒是很難為自己發聲的,也許我可以去分享自己的故事提醒大家。

  我們都有刻板印象:示范園,公立園等都不會有壞老師,不會虐童,然而真的嗎?因為要給孩子找新幼兒園,我在一個同城的媽媽群裡問有沒好的私立園推薦,從群裡一位媽媽那得知許多公立園是有小黑屋的,老師都是講暗語,她還以為我們都知道,還說她的幾個朋友孩子就是從公立轉去了好的私立。這只是被媽媽發現的,沒有發現的呢?我們這還是在城市,如果是鄉鎮呢?會不會變本加厲?這事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不是說所有公立都壞,我想說的是,只有園長和老師好,這個幼兒園才是好的,和那些標簽,和私立公立毫無關系,壞老師的那些手段難道園長會不知道?直到我同事的孩子在區重點公立也遇見類似的事情,讓我堅信公立園確實也不是完全幹淨的。

  希望所有父母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如果孩子突然很抗拒去幼兒園,請一定要相信他在幼兒園受到委屈了,孩子是不會撒謊的,只有在強勢的父母面前,孩子才自己默默承受,如果你和孩子關系緊張,平時對孩子非打即罵,或者喜歡嘮叨責備,請先修復和孩子的關系。


  幼兒是脆弱的,是容易被威脅的,有很多成年人無法理解這個時期孩子的特征和同理到孩子,“當小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他的杏仁核會快速啟動,語言中樞會關閉,所以他沒有辦法描述他所恐懼的事情”,幼兒也無法像成年人那樣邏輯清晰地描述,時間久了甚至表達不清或者有些片段混淆,不代表他們撒謊,這個世界最會自欺欺人的,就是成年人。如果你不幫助自己的孩子遠離痛苦,就陷他於恐懼和絕望。


  真希望全國能統一建立一個信息庫,關於老師、保姆、育嬰師等,只要和照顧孩子有關的職業,都集中到一個平台,所有用人單位都必須上這個平台驗證新員工有沒前科,虐童的要剝奪這些人當保姆、當老師、進學校的權力,更要加大法律刑罰,以儆效尤。希望全國的幼兒園,可以向現在一些好的私立園學習,放開監控讓家長實時在線觀看。至少這樣做,那些壞老師不敢太囂張。

  也希望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可以支持到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支持到被性侵的孩子,出事時,有人幫助你支持你,那麼就不會錯過最佳維權時間,也不至於像我一樣從頭到尾都孤立無援。孩子的爸爸早就當了逃兵,讓我獨自去面對,扛起一切。回望這些黑暗的日子,找幼兒園談,找警察談,找各種人咨詢求助,找咨詢師,找新幼兒園,和新園長談,找房子租,找中醫給孩子安神,甚至朋友帶我去找高僧等等一切的事情,只有我一人在孤軍奮戰,有時候半夜躲在衛生間哭,有時候騎車在路上痛哭。一邊虛弱,一邊逼自己面對。心理咨詢師告訴我,我得了抑郁症。

  有篇關於林奕含事件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的社會,彌漫著性恥感文化和譴責受害者的文化。這樣的文化是在幫助施暴者犯罪。用作家蔡宜文的話說,‘任何關於性的暴力都是「社會性」的,都不是由施暴者獨立完成的,而是由整個社會完成的。’大人們教育孩子聽話乖巧、服從權威,卻不教他們如何在被權威者侵犯時說不。被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遇到身份權威的施暴者,就是羊入虎口。施暴者們也會很聰明地尋找那些允許、甚至幫助他作惡的環境。他們很清楚,強奸從來沒有被禁止過,強奸只是被規范了。他們很明白,只要挑更弱勢的、更不會反抗的、更懵懂幼小的、更溫柔乖巧的、更全心全意信賴、崇拜他的受害者,就可以一直強奸下去。真出了事?他們只要站出來,聲情並茂表演一番,不少旁觀者自然會站到更有名望、資源的他們這一邊。林奕含自殺後,有人說她太脆弱了。說這話的人對暴行,對創傷,對創傷所能對人心理生理帶來的影響了解的太少。強奸這類創傷事件是很特殊的,它的特殊不是在於這些事件罕見,前面我們已經說了,它不罕見,它特殊是特殊在,它徹底打破了我們對自我對世界的原有認知。強奸會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造成毀滅性的影響。當一個人體驗過,生命被威脅,身體被凌辱,無法保護自己這些人能體驗到的最極端的無助和恐懼之後,你如何讓她/他相信,她/他是安全的,他人是可以相信的?有近1/3(31%)的強奸受害者患上和強奸有關的創傷後應激障礙。平均每五個強奸受害者中就有一個人(百分之19.2)在強奸後自殺未遂。”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制.昔.九.仁] 2021-10-15 16:17
    戀童癖十惡不赦,即使在非洲,也會被私刑侍候至死,根本沒機會進警局。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