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春晚: 她人生牛17歲掃廁所 36歲主持春晚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前段時間,朱迅的一條抖音火了。


  略施粉黛的朱迅,坐在鏡頭前從容不迫地說:" 什麼是公平,你越強大,世界對你越公平。"

  聯想到她的人生經歷,她的確最有資格說這句話。


  

  朱迅,觀眾最耳熟能詳的央視主持人,網傳央視通告費最高的女主持。

  但誰能想到,現在大名鼎鼎的女主播,曾經是一個打掃過廁所的清潔工呢?

  

  每天只睡 4 小時,從掃廁所到 NHK 唯一華人主持

  1990 年 9 月 9 號,17 歲的朱迅踏上了飛往東京的飛機,忐忑中夾雜著幾分年少輕狂。

  在此之前,到底是去日本留學還是留在北京發展演藝事業這件事,她猶豫了許久。

  

  兩年前,年僅 15 歲的朱迅還在上高中,就憑借《搖滾青年》中 " 小小 " 這個角色,一夜成名。

  影迷給她寄來的成千上萬封信,堆滿了她學校的傳達室。

  但真正讓她樂壞的,是拿到的 2650 元片酬。

  當時,她爸媽的月薪加一起才 200 元左右。

  

  《搖滾青年》中朱迅飾演一個叛逆少女,化煙熏妝談戀愛

  那一年,董卿還在嘉興一中為數學題而煩惱,楊瀾還在北外英語系苦練英文,倪萍也才剛剛踏進央視的大門。

  電影殺青,田壯壯轉頭就對朱迅說:" 我只是缺個演員,把你帶進這一行,以後別恨我。"

  當時朱迅納悶:" 感謝還來不及,為什麼會恨你?"

  多年後的朱迅才知道這句話的含義,有些事情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開就回不去了。

  

  1973 年,朱迅出生在一個還算優渥的環境中。

  媽媽中文系,攻讀魯迅文學;爸爸新聞系,在新華通訊社工作,是新華社第一批外派的記者。

  因此,給她起了朱迅這個名字。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國潮興起。

  和周圍人一樣,朱迅恰逢高中畢業,也想踏出國門瞧一瞧外面的世界。

  最終,她放棄了幾乎已經確定的電影學院和熱愛的北京城,對媽媽說:" 我要去日本留學。"

  

  第一次跨出國門,對於年少的孩子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

  但新鮮感褪去,第一個難題就擺在了朱迅的面前:

  日本的吃穿住行都很昂貴,日語學校的學費要交,大學 120 萬日元的入學金要攢,50 萬日元的赴日費用要盡快歸還。

  而爸媽一年的津貼只有 5 萬日元,朱迅意識到,這錢要靠自己掙了。

  

  很快,朱迅找到了在日本的第一份工作:打掃從 1 樓到 18 樓的廁所。

  她的領班,一個日本阿姨身先士卒地為她做示范:像洗自己的茶杯一樣把小便池擦得幹幹淨淨,連漏口邊上的一點點黃漬都細心地用手指摳掉。

  一次打掃廁所的過程中,朱迅因為不小心灑了水弄臓了一位日本老太太的衣服。

  領班用剛剛刷完馬桶的臓手套按著她的頭道歉。

  

  

  誰能想到,這個正在掃廁所的女孩,一個月前才拒絕了 5 部電視劇的邀約呢。

  多年後,她在自傳中寫道:感謝生活給予我不同的味道,包括臭味。

  打掃廁所這活,朱迅幹了三個月,最後她把廁所打掃得比阿姨還要幹淨。

  接著她又開始去餐廳刷盤子。

  洗盤子的時候不能戴手套,雙手被泡得粗糙皸裂。

  但朱迅卻悠然自得:這可比掃廁所好多了,還能練口語,你知道能慢慢聽懂別人講話有多興奮嗎?

  

  在餐廳打工時的朱迅

  在日本留學的第一年,朱迅主要的精力除了花在學業上,還要經常工作到深夜,因此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超過 4 個小時。

  這是朱迅在自傳《阿迅》中提到的日程作息表:

  7:20 — 08:50,上學路程(一個半小時)。

  09:00 — 17:00,語言學校上課。

  17:00 — 18:00,打工路程(一個小時)。

  18:00 — 23:00,打工時間。

  23:10 — 00:00,回家路程(50 分鍾)。

  00:00 — 03:00,做學校作業。

  03:00 — 07:00,睡覺。

  

  當時在日本出租屋的朱迅

  長久的高強度工作讓朱迅患上了血管瘤,可一小時一小時辛苦攢出來的錢剛剛交了上半年的學費,哪還有錢做手術呢?

  咬咬牙,她躺到了一家私人小醫院的手術台上。

  貪便宜的後果是東西沒取幹淨,還導致了傷口久久無法愈合,血水、膿水和紗布粘在一起。

  無奈她還是去了大醫院進行了第二次手術。

  手術結束,陪伴她的只有透過窗簾照進病床的一抹溫柔月光。

  

  生活還在繼續,沒等手術傷口完全愈合,朱迅就回去繼續打工掙錢了。

  但是,幸運總是在你忘了它的時候來臨,1993 年,朱迅的人生迎來了轉機。

  一次朋友推薦的面試,憑借在國內出演過電影的經歷,朱迅獲得了在 NHK(日本廣播協會)主持《中國語講座》的機會。

  

  當時,全日本學習中文的有 100 萬人,堅持收看 NHK 講座的有 50 萬人,這個工作,朱迅一幹就是六年。

  至此,朱迅的主持生涯正式開始了。

  在此期間,朱迅簽約了經營王祖賢陳慧琳在日發展的公司 SKY。

  

  她先後主持了《亞洲歌壇》、《今晚》、《中日歌會》等多檔大型直播節目。

  無論是日語,中文,還是英語,朱迅都信手拈來。

  

  朱迅代表日本亞洲電視台在香港采訪金城武,日語極其流利

  她還出演了電影《BANSU KO GALS》、《三巨龍》,成為了日本主流媒體中唯一的中國大陸女孩。

  

  朱迅在 NHK 電視台


  她一邊在 NHK 工作,一邊攻讀管理學研究生,連續三年獲得了文部省的獎學金。

  不僅免學費,而且還有每個月 19.8 萬日元的生活補貼。

  大四那年,她還獲得前往英國劍橋交換游學半年的機會。

  

  朱迅在英國與同學合影

  回到東京後,朱迅一邊讀研究生一邊搭檔香取慎吾主持亞洲風情真人秀節目《亞洲觀》。

  同時,她還主持著富士電視台的《Hey!Hey!Hey!》,東京電視台的《音樂大拍賣》以及大阪電視台的《瞧這一家子》等欄目。

  

  一時之間,這個中國女孩成為日本電視機裡的常客。

  工作全面開花,學業也沒落下,她發表的碩士畢業論文《21 世紀媒體市場戰略》,獲得 A 等成績,被列入《在日中國人大全》。

  

  但就在拿到碩士學位的第二年,朱迅正准備在日本電視圈大幹一場時,遠在北京的媽媽突然病重。

  朱迅看著年邁的父親和病榻上的母親,她毅然決定:告別日本,回國發展。

  回去刷盤子我也有經驗,姐的人生不怕重來!

  從東京到北京,從知名電視台主持人到路人甲,朱迅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

  學經管出生的她說:" 我相信自己可以從無到有,回國再差也不會去洗盤子吧,當然,真要洗,我也有足夠的經驗。"

  回到北京後,她參加了《正大綜藝》主持人的海選,和另外 12 位選手一起闖入了最終的考核階段,並且在決賽中以第一名的成績被節目組錄取。

  

  但進了電視台不代表一帆風順,撲面而來的是意想不到的困難。

  在日本,朱迅有外國人身份加持,日語說得不標准大家都會包容。

  但這裡是中國,是代表最高水准的中央電視台,一切都得按最高的標准來。

  

  央視主持人合影

  說日語多年,當她突然站在《正大綜藝》的舞台上,才發現自己的中文水平僅限於日常交流。

  除此之外,朱迅在日本養成的輕松隨意的主持風格和央視的端莊大氣之風截然不同。

  在 NHK 她不需要背稿子,全靠提詞即興發揮,但國內的主持需要背稿,她經常因記不住一長串人名和頭銜,獨自落淚。

  這一次,她被稱為 " 可愛而空洞的花瓶 "。


  

  在國外習慣了被人贊美的朱迅,開始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質疑。

  一次《正大綜藝》的節目錄制中,她連聲音都卡住了,造成了突然性的失聲。

  導播組宣布:" 從明天起,朱迅暫停出鏡。"

  從那以後,朱迅打了一年的雜,每天的工作是:接電話、泡機房、給主持人寫台本、為各工種打盒飯。

  

  不過朱迅滿不在乎,廁所都掃過了,打雜算啥?

  她再一次當起了越王勾踐,臥薪嘗膽。

  盒飯不白送,老師不白叫。

  策劃撰稿、錄音燈光、導播剪輯,各個部門她都細心討教,吸收著一切新知識。

  播音水平不夠,她就每天拿著《人民日報》《古文觀止》,字正腔圓地逐字練習,逐句朗誦。

  終於,在 2000 年夏天,她被調入了國際頻道的《歡聚一堂》,同時被選為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主持人

  

  央視《歡聚一堂》節目

  最終,她再一次回到了《正大綜藝》的舞台。

  在節目中,朱迅的外號叫 " 朱大膽兒 ",跳傘、潛水她都不在話下。

  節目組裡最常說的一句話 " 這事兒危險,讓朱迅先試一試。"

  她也是央視公認的拼命三娘,連倪萍都稱贊不已。

  

  你在朱迅的身上看不到距離感和矯揉姿態,但你也看不到她身上曾經受過半點苦難的影子。

  

  《正大綜藝》外景

  她就像一個鄰家大姐姐,眼眸中永遠閃動著活潑和純真,笑的時候永遠把嘴角咧到最大。

  但是,命運又給朱迅開了一個玩笑。

  2007 年,已處在事業巔峰的朱迅,在例行體檢時被診斷出甲狀腺瘤,緊挨著聲帶。

  失去聲帶的風險對主持人來說無異於直接葬送了職業生涯。

  

  07 年,接受手術治療的朱迅

  做完手術醒來,朱迅說的第一句話是:" 聲帶還在?"

  聽到自己的聲音,再看見周圍的人肯定的眼光,她的眼淚噴湧而出 ……

  大病初愈,朱迅緊接著就迎來了她事業的又一個巔峰。

  從《正大綜藝》到《非常 6+1》,再到《星光大道》,她上一個節目,火一個節目。

  最終,在 2009 年的春節,她首次站上了央視春晚,站在了中國主持人的最高舞台。

  

  朱迅說:" 沒有人會送你成功和巔峰,給你平台和機會就已經是最大的恩典了。"

  每次面對困境,她都可以絕地反擊,她也從不缺重頭再來的勇氣。

  在每一個風光的人前,都有人後默默努力流下的汗水。

  不埋怨,不逃避,靠著天分和勤奮,朱迅這一生,無愧於她的本分。

  

  朱迅前後上過春晚 7 次

  但比起勤奮和拼搏,我更欣賞的是她的豁達和釋然。

  如果去讀一讀央視女主持們的文字,你大致會發現她們的區別。

  張泉靈是犀利,楊瀾是優雅,而朱迅是溫情。

  

  苦難並不能讓每一個人成長,很可能會讓一個人變得憤世嫉俗,敏感和小心翼翼。

  但心中有山海的人,自會把苦難轉化為人生的智慧,變得愈加從容豁達。

  " 不論是掃廁所 , 還是在術後撕裂的疼痛中端盤子 , 我始終都懷有良好的願望與夢想 , 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體驗。每天心平氣和地去感受細節 , 點點滴滴都會成為生命的財富、生活的重カ、生存的價值 "

  ——自傳《阿迅》

  

  記得多年前她主持的一檔兒童節目,需要跟著小朋友模仿邁克爾 · 傑克遜的太空步。

  她脫掉高跟鞋赤腳在舞台上跳了起來,像孩子一樣無拘無束。

  經歷了種種磨難,闖出了幾番事業,但是你看到的永遠是那個懷著赤子之心,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阿迅。

  你我都曾遍體鱗傷,但傷口長出的都是翅膀。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5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