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引熱議!藍翔畢業生自述”不加班月薪2萬” 網友質疑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成為月薪5000元的白領,還是月薪2萬元的一線工人,如果是你,會怎麼選?


  二者雖然收入差距明顯,但仍有不少人會為此糾結一番。

  長久以來,人們對從職業學校走出來的學生似乎有一種偏見,常常把他們和“學習差”“收入低”聯系起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近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了從山東藍翔技校(以下簡稱“藍翔”)走出來的4位畢業生。他們是這個群體的縮影,其中不乏憑著踏實肯幹收獲事業和榮譽的人。

  

  焊接學院學生在實訓基地實習

  袁寶玉1997年出生 電焊高級技工

  “電焊行業工資每月2萬元以上”

  袁寶玉,於2015年1月去的藍翔,當年只有17歲。因學習成績不好,他高中都沒畢業,不得已去藍翔學了3年技工。

  和普通本科大學相比,技校的一個很大不同,在於學生們擁有各種經歷。

  這裡不僅有初、高中畢業沒有社會經驗的人,也有在外面工作了幾年再去上學的。袁寶玉說,在藍翔接觸到的這些不同的人,可以讓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面,多多少少能學到一些,這樣再踏入社會就會感覺很輕松,“畢竟任何工作都是要和人打交道。”

  當時入學時還太年輕,袁寶玉沒有對未來進行規劃,只是想著把技術學好之後能多掙點錢。2018年一畢業,袁寶玉就去了學校分配的一家國企造船公司實習。後來他又到了中石化旗下的一個建設公司工作。

  “其實學校分配的去處都挺好的,包括超一線的國企。我換工作只是想趁年輕能夠多學一些焊接技術。”袁寶玉說。

  再後來,他被抽調到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項目擔任焊接操作工。

  電焊行業的收入還是不錯的。比如氬電聯焊,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焊接方法,一天的工資能拿到400元,而且現在很多地方已經達到了500元—600元/天。就算不加班,一個月也能拿到1.5萬元左右。“像我們現在使用的全自動焊接技術,正常不加班,工資可以達到每個月2萬元以上。”

  事實上,目前行業對於焊接人員的需求挺多,不過願意幹這一行的90後卻在逐漸減少。“比如我們隊伍裡,幾乎都是70後、80後,只有3個90後,往後可能會越來越來少,年輕人覺得太辛苦。其實現在的環境比早些年強多了,過去經常純戶外操作,常常躺在地上的泥水裡工作。現在普遍會搭出一個空間,有空調、浴霸這些設備,環境好多了。”

  袁寶玉說,目前比較大的項目很多都來自“國字頭”單位,可能需要外面的團隊來幹,這時候團隊就需要有人來帶頭。“我自己接下來還是想先積攢人脈,看以後有沒有機會組建一個小團隊。”

  目前,袁寶玉身邊在一線做實操、工人的同事,主要是從技校出來的,而大學生大多是在管理崗位上。不過,在他看來,想走管理崗也不容易,“機遇、能力……這些都不能少。現在大學生太多了,除非是名校,否則上個普通本科,很多人找不到和專業對口的工作,就挺可惜的,專業也浪費了。”

  



  焊接學院學生在一線做實操

  喬旭1981年出生餐飲行業

  開了三家店,每天的流水有10多萬元

  喬旭是1999年去的藍翔。由於學習成績不好,初中畢業以後,他就想學一門手藝。於是到藍翔學了3個月的廚師速成班以後,就回老家青島找工作了。

  “我最早的一份工作是不要錢給人家幹。幹了一個多月我覺得不行,又累又沒有工資,於是就找了個小一點的店做配菜,一個月300元。” 喬旭說。

  這個狀態前前後後持續了兩三年。由於廚師行業流動性比較大,喬旭的工種也在不停地調換。在剛入行時做的是小工,從刷盤子刷碗開始,還做過面食、拌過涼菜、做過切配(菜),什麼工種都幹過。

  入行4年,在他22歲時,差不多能“上道兒”炒菜了,每月工資2000元左右。在當了幾年炒菜師傅之後,他就有了開店的想法。”

  2007年,喬旭開了人生中的第一家店。“當時投資了10萬元,幾乎全是從七大姑八大姨那裡借來的錢。炒菜、進貨、刷盤子、刷碗……在店裡我什麼活都幹。不過,對我來說,前期最難的,還是菜品的創新和研發。”

  飯店客人少,他就挖空心思想著怎麼留住客人,主要從菜品的口味、價格、特色這3個方面下功夫。讓他高興的是,現在店裡的驢肉在青島已小有名氣,“這是我自個兒琢磨的。”

  喬旭了解,在青島幾乎家家戶戶都在賣海鮮,他刻意避開,沒把海鮮當特色主打產品來經營。由於肉類在進貨、價格上都比較穩定,於是他就在肉類上下功夫。“我試過牛肉、羊肉、雞肉、豬肉,最後決定拿驢肉來做主打,已經堅持了15年。現在一個店一天200多斤肉甚至都不夠賣。”

  創業不易!尤其要獲得客人的認可,才能有回頭客。最初店面小,一共6個桌、6個包間,客人天天排隊。後來又有了第二家店、第三家店,現在3家店加起來一天的流水能有10多萬元。這都得益於他那股子認真勁兒。

  近年來,餐飲行業的待遇變化巨大。喬旭介紹,20年前,做廚師平均工資在3500元左右,現在基本上能達到8000元、1萬元,甚至年薪30萬、50萬的也有。喬旭說,他身邊有做廚師朋友的年薪,已經達到了100多萬。


  雖然他學了一門手藝,是靠自己打拼出來的,但他依然覺得要想學好一門技術,還是應該先把書念好。“現在基本上都是高科技產品,用具都很先進,如果一個人知識儲備不夠,也不會操作。餐飲行業需要有知識的人,比如分子美食(注:又稱人造美食,指把葡萄糖、維生素c等可以食用的化學物質重新組合,創造出可以食用的食物),會涉及到化學反應,對知識的要求特別高。” 喬旭說。

  趙天1992年出生冷作工

  “不管幹什麼,都要有知識基礎”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走錯了就得改回來。”這是趙天的感悟。

  2012年,趙天在專科學校讀的是光伏專業。但他那會兒喜歡玩,又沉迷於電子游戲,沒好好學習,念了一年多就輟學了。從學校出來以後,他不敢回家,於是去了工地當了一名焊工。

  在工地上幹了將近3年,他發現錢挺難賺的。

  “當時我接觸的主要是手把焊,這是比較傳統的焊接方法,一個月工資大概3600元;而掌握更先進焊接技術的人,工資能翻一倍。到了2015年,我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應該去學校上課,好好學一門手藝,於是就去了藍翔。”在藍翔,趙天學的是電焊,因為擅長制圖和畫線,才改做冷作工(裝配工)。

  裝配工對電焊技術的要求不太高,但對看圖紙的要求很高。圖紙上有很多英文,由於他的英語基礎不錯,在這方面比較占優勢,因此,學起來得心應手。

  剛從藍翔出來時,趙天去了江蘇省揚州市的一家國企,一個月工資6000元,扣掉五險一金已沒剩多少。工作了兩年之後,他又去了位於江蘇省南通市的中國遠洋海運分公司,“現在我一個月基本工資能拿到1.5萬元。我們是按小時計算,正常下班是下午5:30,但是經常幹到7:30,幹10小時能掙450元,12小時接近600元。辛苦確實辛苦,不過習慣就好了。”

  趙天說他工作後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學校裡學的是基礎,而要學到真本事,還是要從實習、工作開始。




  他至今依然清晰地記得自己剛去中航船舶實習時的情景,“一到那裡,我和同學們都驚呆了。雖然我們在學校裡也學電焊技術,但是跟真正把一艘巨大的船舶上所有的焊縫、連接口焊好相比,是不一樣的。”

  剛工作時,還有一件事讓他印象深刻。有一次領導讓他做25個不銹鋼小盒子,當時感覺自己看圖紙的技術挺精道的,結果竟把盒子左右兩邊的板全給裝反了。“領導信任我讓我幹,我沒幹好,這個事兒讓我印象很深刻。從那以後,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反復看圖紙,就算幹完活了,也要再看一遍。”

  趙天很慶幸自己是高中畢業,雖然大專沒念完,但基礎還在,“所以我學東西很快。讀書多少,會反映在學習能力上,比如看圖紙,如果找一個初中沒畢業的人,學得就慢一些。”

  趙天說,他們的工作環境比較單純,只要幹好活兒就行了,自己最近幾年都會一直幹下去,“畢竟現在負擔很重,有房貸、車貸。這一行還是挺掙錢的。”

  秋悅1985年出生美容培訓

  “我應該回報社會了”

  秋悅曾經考上了大學,但是由於當時家庭條件困難,沒有再繼續念下去。

  “由於當時家裡急需掙錢,我就去藍翔學了美容美發、盤頭化妝。畢業以後,我給別人打工不到一年,就回到了濟南的農村老家創業了,當時才20歲。”

  她在老家開了一個小理發店,一張椅子、幾把梳子、剪子,外加一個吹風機,創業就這樣開始了。

  “幹了半年,我存了兩三千塊錢,就去鄉鎮租了房子繼續開店,後來又去縣裡。慢慢地,我又覺得美容比較掙錢,就專門幹美容了。2014年開了化妝品公司,一直堅持到現在。”

  回想起來,秋悅說創業初期經常會走彎路。當時她意識到要想在社會上真正立足,需要不斷地學習,獲得真本領。而在這個過程中,她掏了各種各樣的“學費”,數萬元的加盟費經常“打水漂”。

  秋悅說,在縣城的時候,她懷著孕帶著員工去發宣傳卡片,“10塊錢做4次美容,人家都不要,直接扔地上。前3個月最難熬,房租、水電費都沒法支撐,員工就覺得沒希望要辭職,那時特別絕望。”

  但是,從2008年左右,開店就順利多了。那時她經常去參加各種美容美發比賽,雖然是在大城市舉辦的比賽,由於以前在農村開店實操經驗多,於是在比賽中脫穎而出,最多的一天她給60個客人理過發。

  “只要有比賽,我就參加,每年都會拿獎。慢慢地,我開始帶美容美發的學生、給大賽當評委,自己陸續考級,拿了美容二級技師證,後來又陸續成為濟南市突出貢獻技師、濟南市首席技師、濟南市傑出技術能手,還獲得了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章。技術研發方面,我也申請了兩個專利。”秋悅說起自己獲得的榮譽,滿臉幸福。

  秋悅說自己現在工作的重心主要在濟南和廣州,除了做培訓以外,在廣州還有自己的工廠,在做研發化妝品配方等。現在公司旗下已經有數千個加盟連鎖店。

  疫情以來,她開始免費教技術,包括祛痘、美白這些皮膚管理等。而且連鎖店也再不收取加盟費,給的都是工廠價。

  “一路走到現在,我覺得自己應該回報社會,因為技術帶給我的是家庭乃至家族的改變。雖然能夠上大學是好事,只是當時我沒錢錯失了機會,但是在社會這所大學裡,我已經收獲滿滿。” 秋悅說。

  (文中秋悅為化名)

  文章一出立刻引發議論,有人質疑這僅是該校少數人能獲得的薪資,獲得不少網友贊同。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者.曰.載.大] 2021-10-28 14:18
    總是報道各行各業做得最出色的1%,會誤導年輕人的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3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