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上海拋售93套房?那得叫開盤!(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93套房,怎麼可能是拋售,那得叫開盤。


  

  賣個93套“老破小”,還搞出了全網預售的排場,光造勢就造了2個多月。


  斯基查了一下,大概8月中旬開始,網上就各種套路、各種尬吹。

  有這麼吹的:

  

  這麼吹的:

  

  還有這麼吹的:

  

  雖然當時沒有說開盤時間,但後續媒體報道說,開售時間定在10月15日中午12點。

  顯然尬吹在線上,但開售時間什麼的都在線下交流。

  那天中午,這個叫“浦城小區”的門口突然擠滿了房產中介經紀人以及他們帶來的看房客。

  中間有路人來問,中介就說:

  這小區開盤!

  一個1993年建設,再不賣就要危房的老破小,竟然說自己是開盤,搞得路人都懵了 。

  腦袋懵歸懵,但手速不能輸。

  這個小區在浦東老牌商場八佰伴的對面,距離陸家嘴“三件套”(開瓶器、注射器、打蛋器)直線距離只有1公裡,距離東方明珠2公裡。

  

  在一些人看來,這地段還看什麼看,閉眼買就對了。

  據說這天上午,發生在濰坊西路88號全季酒店內的凶案,還阻擋了一部分“浦城小區”意向買家的腳步。

  從地圖上看,當天的案發現場全季酒店,與浦城小區之間就隔了一個上海市洋涇中學高中部。

  

  有人因為有點害怕,當天沒去成開盤現場,就痛失1993年的老破小。

  93套房在兩天內被秒殺。

  巧就巧在,一周之後,房地產稅改革試點的靴子就落地了。於是有人開始編排“上海房叔拋售93套房產,套現4.5億”的段子。

  這事巧的,就容易讓人多想。這不,有媒體就開始辟謠:

  這批房源的真正持有方,是房地產開發商世茂集團下屬的蘇滬區域公司,出售這些房產的原因與房地產稅試點毫無關系。

  這句話的重點在——與房地產稅試點毫無關系,劃重點劃出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

  

  一次性拋售近百套房,在國內,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不算什麼新鮮事。

  從事鍾表生意的廣州房叔汪先生,因為打算出國,從2013年12月開始拋售102套房產。次年6月,從事煤炭生意的北京房叔開始拋售自己的上百套房產

  不過,這兩位房叔的拋售沒有像浦城小區那麼火爆。汪房叔的102套房產,從2013年12月賣到2014年3月,就賣出了四成。

  而北京房叔的經歷,斯基看了竟然有點心酸。

  買房子的時候,北京房叔是煤老板;賣房子的時候,他是一位房地產開發商,因為出現了資金問題才准備拋售。

  也就是說,煤老板賺錢買了房子,然後跑去開發樓盤出現了資金問題,只能靠拋售之前買的房子自救。

  這個邏輯有點復雜,擼一擼就是,開發樓盤不如買房保險

  

  斯基當年也碰到過這麼操作的一個煤老板,賺到錢就買房。後來,他也放下煤炭生意去搞文旅項目,總投資幾十個億,資金全來自於那些房子的抵押貸款。

  也不知道,這位煤老板現在過得咋樣。

  

  房子賣這麼貴,開發商竟然不賺錢,這是什麼道理?


  以前別說斯基不信,連開發商的股東都不信。

  2010年11月,上海徐家匯有個“帝景苑”樓盤的股東糾紛很有意思。這個項目的股東黃進益起訴另一個股東蔡青峰,說他損害公司利益。

  黃老板按最保守的價格估計,這個樓盤銷售總額應在10億元以上,扣除成本應有6億元毛利。但黃老板與蔡老板協商利潤分配及納稅時,蔡老板拒絕了。

  起初,黃老板不信,看了公司年檢報告後才急了,那是TM真沒錢。

  

  2005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約10億元,成本9億余元,未分配利潤2700萬元,公司現金僅100多萬元。

  黃老板和蔡老板吵架,然後揪出一個“老鼠倉”。樓盤400戶業主中50多戶曾獲得一成以上的購房折扣,其中22名買家所獲折扣高達三成至五成,而且大多是官員。

  所以這麼多年下來,“開發商不賺錢”這件事,全國人民也就慢慢接受了。

  要不然,恒大負債能負出一個貴州省的GDP?

  

  買房子別說比開發樓盤香,那比很多生意都香。

  這個道理很多上市公司都懂。

  這次93套房的主角世茂股份,2020年,賬面上的投資性房地產就值人民幣 536.08 億元,占資產總額的35.91%。

  這麼玩的,可不只有世茂股份。


  斯基用一段過去時的數據跟大家掰扯掰扯。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 A股有182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合計持有市值達1.33萬億。

  要知道那時候A股也就3743家上市公司,相當於2家上市公司中就有1家愛買房

  買的大多數還都是北上廣深的。

  合計市值達1.33萬億,可能很多人覺得也沒啥,恒大負債都比這個高。

  斯基要跟大家說一下,一般上市公司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大多是按成本模式進行後續計量,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占比很小。

  這是啥意思呢?

  如果按公允價值計量,那麼樓市火爆,大家持有的房產市值也會漲。但如果按照成本模式計量,計的就是買入時的價格,同時還會考慮折舊。

  這意味著,所謂的1.33萬億這個數字極大可能是被低估的。

  上市公司比丈母娘還愛買房,不是沒有道理的。

  買來的房子首先可以用來借款抵押。企業融資難,但有個房子來抵押,甭管是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那就容易多了。

  拿世茂股份來說,它的投資性房地產有近96億的賬面價值是被用來借款抵押的。

  斯基估計這都算少的。

  

  “玻璃大王”曹德旺就有過一句大實話:

  中國的上市公司手裡都握有大量房地產,年底經營不好了賣兩套、發不出來工資了賣兩套、連年虧損了賣兩套。

  搞券商的、搞造車的、搞機械的、搞生物的,不論是哪行,手上拿個幾十套房心裡就有底了。

  沒有什麼問題是賣一套房子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賣兩套。

  兩套也解決不了,就賣它個幾百套。

  海馬汽車(000572.SZ)2017年和2018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9.94億和-16.4億,連續兩年巨虧,由海馬汽車變更為“*ST海馬”,如果2019年不能扭虧,公司將面臨退市風險。

  *ST海馬在公告中表示:

  公司董事會正在積極主動采取措施,力爭盡快消除退市風險,其中主要措施就包括提升產銷量、優化資源配置、處置閒置資產等計劃。

  三點主要措施,最立竿見影的就是最後一條。說幹就幹,當天,人家就宣布要賣房

  為了保殼,人家前前後後賣了400多套房,這還真不是賣幾萬輛車能保住的。

  要不是要點臉,大家都專注炒房了,還搞什麼上市公司啊。

  不過,這會兒手裡再揣個幾百套房,那可能真是TM的驚嚇。

  

  所以,賣房和試點毫無關系,只是巧合。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