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裝修工被困毛坯房21天:吃60桶泡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梁炎平每天都和同住在南裡王村的朋友聯絡。朋友告訴他:“外面有人拉菜進去賣,就是價格稍稍貴了一點,一棵白菜賣到了30元。”


  根據最初的疫情防控措施,西安多家醫院停診,醫護人員則留在院內值守。康鑫是西安紅會醫院運動醫學科醫生,也是醫院志願者服務隊隊長。這家知名的外科醫院有40多個病區,在院患者600多人,加上陪同和醫護,每天每餐需要1000多份餐食,全靠醫護志願者運送。但在作為外科醫生的康鑫看來,還有一類事,比吃飯更加緊急。

  3


  1月2日下午6點,康鑫接到朋友的求助微信,稱鄰居張成(化名)急需醫生幫助。

  張成所在的小區位於雁塔區東儀路,已經封閉管控。不到一個小時前,張成躺在床上休息,被兒子當成“蹦蹦床”踩了,膝蓋“當時就感覺跑偏了”。

  張成試著撥打“120”,得知就診需要“社區安排”。按照當時西安發布的就診流程,居住在封控區的張成需要聯系社區工作人員預約定點醫院後,再由街道安排專用轉運車“點對點”就醫。情況緊急,他通過微信,聯系上了康鑫。

  收到傷者發來的微信圖片,康鑫看到,張成左腿的膝蓋已經偏到身體外側。“髕骨脫位。”這位醫生很快作出診斷。在紅會醫院,他平均每個月都要急會診很多這種髕骨脫位的患者。

  他撥通張成的視頻電話,在充分告知各種預後情況的前提下,指導他的家人,“通過手法復位,能解決他目前最要緊的問題”。康鑫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成的情況不是非常緊急,不一定非要到醫院處理,自己遠程指導,也許能把轉運救護車這些公共資源讓給最需要的人。


  視頻接通了。康鑫讓張成的兒子拿著手機,把攝像頭對准膝蓋部位,然後指揮張成父親“哪個指頭下壓,哪個指頭要發力,按著腿往哪個角度使勁,往哪個方向抬”。康鑫回憶,老人不懂專業的醫學知識,但“能狠得下心聽指揮”。一分多鍾以後,張成膝蓋的“絞索”狀態解除了。

  康鑫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自己並不是紅會醫院唯一一個遠程幫助封控區病人的。在自家小區的業主群裡,運動診療中心主任鄭江也收到了求助:“鄭主任,我娃胳膊脫臼了,您能不能來幫忙看一下。”

  一直堅守在醫院的鄭江拉來一位科室醫生當模特,找來另一位醫生拍下一段19秒的手法復位視頻,告訴患兒母親,聽到彈響聲就可以了。母親對照視頻操作,很快成功復位了孩子的胳膊,鄭江在群裡收到一片“大拇哥”。


  

  西安紅會醫院鄭江醫生為患者錄制的手法復位示范視頻截圖。受訪者供圖

  比起沒飯吃,梁炎平更害怕生病。剛刷完牆的房間格外潮濕,但他和工友甚至不敢開窗通風,“現在還好,萬一感個冒也沒地方治,吃藥也沒地方買,更難受了”。

  寒冬臘月的西安,平均氣溫在0攝氏度左右,到了晚上還會降到零下。屋裡沒通暖氣,兩個男人睡在一起(電視劇),“抱團取暖”。兩個人不僅是工友,租住在南裡王村時也是鄰居,這讓這段“同居時光”少了幾分尷尬。閒著沒事,他們會聊一聊老家的情況,盤算著工地上還有哪些活兒沒做,哪幾個地方的工錢沒有收回來,還有多少工人的工資沒發下去。

  晚上6點,天一黑,屋裡的溫度就直線下降,兩人冷得鑽進被窩,一直挨到10點,“犯困了,手機往邊上一撇就睡著了”。這些天來,早上不到5點,梁炎平就會被凍醒,在被子裡來回翻騰,直到8點起床。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