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劉學州獎狀證書貼滿牆:一點點拼的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生來即輕,還時亦淨》——劉學州給自己的絕筆長文取了這樣一個標題。


  

  劉學州微博發的自述。來源:劉學州微博


  1月24日0時02分,尋親男孩劉學州在微博用7000多字回顧了自己的一生後,離開了這個世界。“陽光照在海面,我也歸於大海。從這裡結束自己的一生,也帶走了這個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在遺言中,劉學州自述,他剛出生沒多久就被親生父母通過中間人賣給了養父母;幼時,養父母遭遇意外身亡,他跟著家裡老人生活;長大得知自己身世,他想尋找親生父母;輾轉認親後,卻又陷入了“要住所”之爭,被母親拉黑微信

  

  劉學州在抖音裡更新的最後一條動態。來源:劉學州抖音

  在遭到網友無休止的辱罵後,這位15歲的少年在三亞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他留下的遺言中,悉數自己曾遭到校園暴力、男老師猥褻,親生父母將他賣與他人換“彩禮錢”,被生母微信拉黑,“二次遺棄”……並呼吁對人販子和網暴者追責。

  一夜之間,在這名曾遭受網絡暴力的少年離世後,網民又開始對他釋放出最大的善意。他發布遺書的微博下面,十多個小時就湧進近20萬條微博評論。

  在遺言中,劉學州將自己打工賺來的一半積蓄和網友資助委托舅媽捐給孤兒院,他將自己“想要一個家”的願望寄托給了來世,憧憬著自己“應該已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了,應該是一個很美好的人生,在爸爸媽媽的懷抱中長大”。

  倘若人生真的有來世……

  尋親

  1月24日凌晨,劉學州更新了自己的最後一條微博和抖音

  在抖音上,他發了一張用手指觸摸陽光的圖片,配文“bye”,與這個世界告別。幾乎同時,他的微博賬號@劉學州a 更新了一封7000多字的長文,留下了“生來即輕,還時亦淨”的訣別之言。

  在這篇自述長文裡,他回憶起自己從小被遺棄的經歷,“出生時被父母賣掉做彩禮”“四歲養父母死亡”“二年級開始寄宿學校、校園欺凌受害者、男老師猥褻、尋親男孩被二次遺棄”“被網暴”……盡管劉學州的回憶裡多是一個15歲少年無法承受之重,但他在遺言中,仍不斷提及自己“唯一的標簽就是‘堅強’。”

  發送完這些,劉學州消失了。

  看到劉學州微博發送的動態時,此前同樣經歷過網暴、劉學州為數不多的朋友林霞(化名)一下蒙了,“渾身發抖”,她立刻選擇向三亞警方報警。

  1月24日,林霞向澎湃新聞回憶,她最初因劉學州的尋親視頻,與他相識。去年12月初,劉學州在網上發布了他的尋親視頻視頻中的劉學州,身穿白色上衣、面目清秀,他在視頻中說,“我是尋親人劉學州,我想尋找我的親生父母,因為我從小養父母也沒有了,我一直沒有爸爸媽媽,就想找一下他們。”視頻裡,劉學州稱,自己不確定是被他的親生父母拋棄還是被偷,“如果被他們送出去的話,我肯定不會再去找他們了。”



  尋親視頻裡,劉學州介紹自己“身體健康,身高1米85,皮膚偏白,沒有明顯胎記和傷疤”。

  決定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劉學州曾在社交平台發文稱,自己已采集了DNA,“這條路是漫長的,我已經盡全力去尋找了......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我都會積極去面對,我要去過好我自己的生活啦。”

  2021年12月16日,劉學州在微博發出一張自己小時候的疫苗接種本。接種本登記姓名“丁晶”。他說,看到這個接種本時,這些年經歷的艱難隨著眼淚一起湧出,希望尋親有個好結果。

  

  2021年12月29日,劉學州在警方的見證下與親生父親見面。來源:劉學州微博

  10天後,劉學州如願以償地和親生父親相認。緊接著,劉學州在微博上公開了他與親生父母相認的照片。照片裡,他在大同市公安局新榮分局警方的見證下,和親生父親站一起,他露出了笑容。

  2022年1月10日,劉學州與親生母親相認。據河北青年報報道,他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和生母見面。劉學州在接受該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很開心能夠見到生母,他說生母想讓他把戶口遷到內蒙古,並表示想和他一起過年。“今天是個幸福的‘小朋友’。”劉學州在抖音上說。

  

  劉學州與親生母親相見。來源:劉學州抖音

  劉學州的夢想

  劉學州一直的願望是想要一個家。“不管在哪,租一個一室一廳就可以。”

  1月19日,劉學州曾表示,他不確定自己出生的准確時間,“我今年應該是17歲。”

  劉學州的舅媽柴麗(化名)此前在接受封面新聞采訪時回憶,劉學州是在大同市的一個餐館裡被買來的。剛來到這個家庭時,只有三四個月大,白白胖胖。在劉學州的講述裡,四歲時,他的養父母因為煙花爆竹事故身亡,此後他與姥姥姥爺、舅媽等親屬生活在一起(电视剧)。

  盡管從小劉學州在村裡受盡歧視,被說“是爸爸媽媽從外面買來的野孩子”,但劉學州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學業。小學六年級時,劉學州轉學到了一所縣城的私立寄宿學校中上學。從那時起,劉學州自稱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變得特別的外向,愛說話。後來就很少有人再欺負我,那時候開始,也學會了反駁。”

  “印象中,他是一個很懂事、能力強的孩子。”劉學州曾就讀的河北邢台南宮雙語學校一位教師1月24日向澎湃新聞回憶,她曾短暫教過劉學州一段時間。

  



  劉學州曾是“感動校園十佳人物評選活動(初中)”候選人之一。來源:學校微信公眾賬號

  澎湃新聞注意到,南宮雙語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賬號曾在2019年發布消息稱,2019年12月,劉學州曾是南宮雙語學校“感動校園十佳人物評選活動(初中)”的候選人之一。他的人生格言是:“上帝給每個人的人生設定了不同的開始,但是人生的結局上帝留給了你自己,去努力創造、奮力拼搏!完善自我,不斷攀越。”

  在劉學州生前發布的視頻中,各種獎狀榮譽證書貼滿了牆壁,鋪滿了床,他說:“這些,是我在黑暗中,一個個拼出來的。”

  劉學州性格的改變,讓家人特別欣慰,柴麗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他在學校特別優秀,當過班長、學生會主席,一直很受老師喜歡。”她表示,他已經長大了,想找親生父母,她和家人支持。


  柴麗還曾對媒體提起,他懂事成熟,現在獨自在外租房並兼職養活自己。劉學州尋親後,同父弟弟的待遇,讓他感到有落差。

  在村民眼中,劉學州性格活潑開朗。大村鄉北孟村一名村民1月24日向澎湃新聞介紹,劉學州小時候活潑開朗,非常可愛,養父母過世後,劉學州和爺爺奶奶(養)、姥爺姥姥(養)一起生活,“見到都會打招呼,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好”。

  聽聞家人說劉學州自殺後,這位村民表示非常遺憾可惜。在其回憶裡,劉學州小時候學習成績不錯,對70多歲的爺爺奶奶也挺孝敬。兩個老人身體也不是很好,“他爺爺養羊,得了布病。”

  24日,劉學州伯父稱,早上聽到學州去世的消息,“太意外了”。此前,劉學州未和家人聯系,也沒有任何征兆。但他伯父也表示,平時家人和他聯系較少,養父母離世後,他和爺爺奶奶生活,種地是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生活比較拮據。

  劉學州曾提到過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就是在自己30歲前完成學業,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一坐(座)房子”。他希望過上穩定的生活,站在三尺講台上教書育人,“用積極樂觀的態度教好每一個小朋友。”

  認親成功後的反轉

  “幸福”來得太晚,卻消逝得太快。

  如願以償找到親生父母並相認後,劉學州並沒有得到“一個家”。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他與親生父母的矛盾不斷加深。他在抖音裡曾發布的“平蕪盡處是春山”“希望有一個好的結果”的期許再也無法實現。

  隨著網友關注度增高,有人開始質疑其“炒作”且讓粉絲給他捐款。

  他於1月14日在抖音發文稱,他並未接受任何機構和個人對其捐款。

  在此期間,劉學州和生父生母的關系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1月17日,他發布了生母拉黑他的微信的截圖。他說:“不知道你們哪裡來的臉說我逼你們、罵你們?都到這個時候了還出來脫罪,早幹嘛去了?”

  18日,他發布了一張老家房子的照片。照片中的房子破敗不堪,雜草叢生。他說,這是他現在的家。“這一切是親生父母賣我導致的,所以我找他們要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家有錯嗎?而且,我不是大家口中說的大人,我還是個孩子!”

  同日,劉學州又發布了一段他和生母對話的錄音,兩人似乎起了爭執。他的生母稱,“那你怎麼不問問你養父母是怎麼造成的呢?誰讓他們抱呢?他們不抱還有別的好人家抱呢。”


  1月20日,劉學州的生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當年未經家人同意生下孩子,後無經濟支持才將孩子贈予他人。對於是否曾收錢,她稱:“人家也沒有說給我們錢,我們也沒有說管對方要錢,他們給了我們說是買個營養品的錢。最關鍵的是當時我們沒有養他(劉學州)的能力。”

  對於把劉學州的微信拉黑,他生母稱,只是想重新獲得平靜的生活,她和劉學州生父各自結婚了,“本來說咱們經濟有限,我們現在沒有那個能力,他逼著我們非要買房還不管我們的死活,父母也是寒心了。”

  劉學州的生父丁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劉學州堅持要求生父母現在就為他買房,生母對此十分憤怒,並拉黑了其微信。丁先生認為,劉學州養父母家庭條件並不算差。對於他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聲,丁先生稱,自己不願再理會。“他想幹嘛就幹嘛吧,他說出怎樣的狠話,也不想再看到。”



  劉學州將這段采訪文章的截屏發布,並表示,他沒有要求在河北買房或者與他們同住。在與生父生母關系發生變化同時,這讓曾被稱為“野孩子”的劉學州再次感受到惡意。而此次的惡意來自互聯網上未知的網民。

  19日,有網友私信其抖音賬號稱:“太惡心了你。”在微博上,也有網友評論其稱,他是在“炒作”“立人設”,利用網友的善良博取同情心。還有網友質問劉學州,“剛開始挺同情這個小伙子,看到要父母給他買房有點改觀了,為什麼別人父母健在可以啃老?”

  劉學州曾回復其中一位網友的評論稱,“誹謗是違法的,保留證據了。”

  1月19日晚,在接受采訪時,劉學州反復強調,不知道為什麼會傳出來“要房子”這三個字。他表示,自己只是想要一個住所。

  劉學州回憶起認親成功後的場景。一個人拖著行李箱,在街上走,沒有住的地方。“沒有辦法,我給舅媽打個電話,讓舅媽給我在家開門。”

  “就算不買房子,租一個一室一廳都可以,不管是在你們(親生父母)那邊,還是我們(舅媽)這邊,都可以。”劉學州解釋道。

  除了上述鬧劇,劉學州還稱難以面對自己是被親生父母賣出去的事實。他在7000多字的自述文裡寫道,“那天中午,我就給爸爸打過去電話。他說了,他的確收了幾千塊,但是不是我養父母買我的2萬7......因為之前爸爸告訴過我說,他們是通過醫院醫生介紹才把我賣掉的。”

  知道這些後,劉學州內心極度地痛苦。他在最後的自述文中提及自己“情緒幾度崩潰”、“一連幾天睡不著覺”。

  1月24日,劉學州的姥姥在接受澎湃新聞視頻采訪時承認,他們一家出了2.7萬元從劉學州親生父母處將他買來。“(生父母收到了)6000塊是因為中間人。”

  對於劉學州被買賣一事,24日,澎湃新聞從大同市公安局新榮分局獲悉,目前相關部門正展開調查,有調查結果會向社會發通報。

  最後的求助

  “如果知道認親的結局是這樣悲劇,我一定會想一切辦法阻攔他。”林霞在劉學州發布尋親視頻時就一直在關注他的動態。

  林霞告訴澎湃新聞,在和劉學州短暫的接觸過程中,她認為劉學州是一個開朗、樂觀、陽光的大男孩,“他特別努力,1月22號去三亞的當天,我們還通了一次電話。”

  在這通20多分鍾的通話裡,林霞感受到劉學州心情低落。劉學州向她傾訴學習的煩惱,尋親後親生父母的態度讓他失望。

  “我讓他關掉微博私信,實在不行把微博抖音卸載掉,眼不見為淨。他答應我他不會做傻事。”兩年前,林霞也曾經歷過網絡暴力。回憶起當初被網暴的感受,林霞說自己仿佛被困在一個圈套裡,打開微博私信,到處都充斥著亂七八糟的信息,“我特別能理解州州,告訴他不要怕。”

  這次通話,劉學州談到自己的學業,劉學州目前在石家莊一所學校讀幼師專業中專,打算明年畢業後參加高考,劉學州還告訴她,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不會放棄生命。

  “電話快要掛斷時,他告訴我,姐,我去剪頭發了。”讓林霞感到意外和震驚的是,1月24日凌晨,劉學州在微博上發了那封“遺書”。

  林霞等人看到劉學州的微博長文後,他們第一時間向三亞警方報警,也通過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尋找在三亞的網友。“有一位網友在微博留言說他在三亞後海看到劉學州走過去,擦肩而過,我們把信息提供給警方後,很快鎖定了。”

  林霞說,劉學州此前曾向她透露,他有較嚴重的抑郁症,“一直在吃藥,網絡暴力是壓死他最後一根稻草。”

  1月24日,另一位志願者王雪(化名)告訴澎湃新聞,她曾在劉學州遭遇網絡暴力時,建議劉學州關掉微博私信。劉學州則告訴她,“如果有一天真出事了,請你呼喚大家替我報警。”

  林霞告訴澎湃新聞,目前她和王雪等多位網友一起,打算收集劉學州遭遇網絡暴力的證據,聯系律師起訴相應的網暴者,“這也是州州想做的事。”

  在遺言裡,劉學州說,之前是過身份證上面9月28日的生日,後來知道真實生日是農歷4月12日,“如果明年有機會過生日的話,我還是想繼續過9月28日的。”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