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奥运会: 外媒称"冬奥运动员冷到快昏倒"?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赴张家口特派记者崔萌?记者 范凌志 刘欣】“运动员在参赛时被看见冷得颤抖,在比赛末尾几乎昏倒。”一些外媒近日关于北京冬奥的报道注重渲染赛场的“冷”,试图证明“赛事生活和训练环境的恶劣”,并表示“有越野滑雪队要求比赛改期”。然而《环球时报》记者现场亲身感受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国际滑雪联合会在回复记者问询时,也表示未收到任何比赛改期的要求。12日起至14日,北京将出现强降雪、强降温天气过程,了解冬奥组织工作的一名专家告诉记者,面对极端天气,北京冬奥已经从赛事组织、裁判、后勤保障、餐饮服务、气象预报等多角度做好了准备。


  有越野滑雪队要求比赛改期?国际滑雪联合会:未收到任何类似要求

  美国媒体“Insider”的7日报道以“奥运滑雪者抱怨北京寒冷的天气,零下的风寒将运动员推向崩溃的边缘”为题,称瑞典选手弗丽达·卡尔松5日在参加女子双追逐赛(7.5公里传统技术+7.5公里自由技术)时“被看见冷得颤抖,在比赛末尾几乎昏倒”。报道还称,根据国际滑雪联合会的规则,在气温下降至低于摄氏零下20度时,竞赛就不允许再进行,卡尔松在比赛时测得的气温是摄氏零下13度,但是瑞典领队安德斯·比斯特伦表示,将风的因素考虑在内的话,“气温更接近摄氏零下31度”。


  “Insider”还称,据说瑞典越野滑雪队正在考虑要求国际滑雪联合会(FIS)更改比赛时间,以保护运动员免受冰冻温度的影响。

  然而,11日,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询问时,国际滑雪联合会表示并未收到任何更改开始时间的请求,“如果有任何赛事需要更改原定时间,将由北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国际滑雪联合会和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的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共同开会,研究更改开始时间的可行性,并且此类更改通常仅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进行。”

  国际滑雪联合会回应的言外之意不难理解,北京冬奥的赛场环境并未达到“恶劣”的程度。《环球时报》记者在张家口赛区感到,当地昼夜温差较大,晚上会比较冷,但白天气温并没有外媒描述的那么夸张。记者在现场碰到的外国运动员和他们的团队都显得非常开心,对于常年从事冰雪运动的运动员来所说,这种环境并不陌生。在不比赛的时候,运动员一般穿羽绒服防寒,而他们比赛装备的防寒科技更是“天花板级别”。

  “竟然抱怨冬奥会太冷?这真正显示出这些报道多么的可悲。”在推特上,网友“Tom Fowdy”把一个名叫“William Yang”的德国记者转载这些抱怨“太冷”的报道挂出,嘲讽该记者“真的是不遗余力把每一篇能找到的负面故事都发出来。”另一名叫做“Kamatron”的网友则在推特上质问《卫报》记者:“这一天天的真的越来越离奇了。抱怨冬奥太冷和食物不够热?”“请告诉我你写的反话对不对?因为我真的对你的新闻操守表示担忧了。”


  除了低温,风对比赛成绩的影响也成了一些外媒炒作的话题。实际上,环境因素对比赛的干扰也确实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毕竟大风会对运动员的空中技巧产生影响,强降雪会模糊视线,影响赛道。《环球时报》记者在北京冬奥赛场看到,赛事组织部门对比赛环境的监测可谓细致入微,以跳台滑雪女子个人标准台比赛为例,运动员在出发点会看赛道下方的信号灯,红色不能跳,绿灯才能跳,如果红灯一直亮,运动员就要暂时撤出跳台;下边会有一个大屏幕显示赛道上每一个赛段的实时风向,风速。

  


  赛道下方的大屏幕显示每一个赛段的实时风速(崔萌 摄)

  为运动员暖心,北京冬奥都做了哪些贴心服务?

  《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北京冬奥赛场设有气象专家组,竞赛组会根据具体的天气监测数据和情况上报国际奥委会,所有情况的应对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一位了解北京冬奥组织工作的专家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北京冬奥会在各个赛区都提供了即时的奥运气象信息,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可以及时查到当天的气温。如果气温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就可以进行比赛,如果遇到极寒或极热的天气,奥组委会按照相应程序调整比赛时间。实际上,赛事组委会一定会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比赛时间,比如越野滑雪比赛大部分都安排在每天气温最高的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之间,就是为了保证运动员能在更好的天气情况下创造更优异的成绩。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