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奧運會: 外媒稱"冬奧運動員冷到快昏倒"?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赴張家口特派記者崔萌?記者 范凌志 劉欣】“運動員在參賽時被看見冷得顫抖,在比賽末尾幾乎昏倒。”一些外媒近日關於北京冬奧的報道注重渲染賽場的“冷”,試圖證明“賽事生活和訓練環境的惡劣”,並表示“有越野滑雪隊要求比賽改期”。然而《環球時報》記者現場親身感受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國際滑雪聯合會在回復記者問詢時,也表示未收到任何比賽改期的要求。12日起至14日,北京將出現強降雪、強降溫天氣過程,了解冬奧組織工作的一名專家告訴記者,面對極端天氣,北京冬奧已經從賽事組織、裁判、後勤保障、餐飲服務、氣象預報等多角度做好了准備。


  有越野滑雪隊要求比賽改期?國際滑雪聯合會:未收到任何類似要求

  美國媒體“Insider”的7日報道以“奧運滑雪者抱怨北京寒冷的天氣,零下的風寒將運動員推向崩潰的邊緣”為題,稱瑞典選手弗麗達·卡爾松5日在參加女子雙追逐賽(7.5公裡傳統技術+7.5公裡自由技術)時“被看見冷得顫抖,在比賽末尾幾乎昏倒”。報道還稱,根據國際滑雪聯合會的規則,在氣溫下降至低於攝氏零下20度時,競賽就不允許再進行,卡爾松在比賽時測得的氣溫是攝氏零下13度,但是瑞典領隊安德斯·比斯特倫表示,將風的因素考慮在內的話,“氣溫更接近攝氏零下31度”。


  “Insider”還稱,據說瑞典越野滑雪隊正在考慮要求國際滑雪聯合會(FIS)更改比賽時間,以保護運動員免受冰凍溫度的影響。

  然而,11日,在回答《環球時報》記者詢問時,國際滑雪聯合會表示並未收到任何更改開始時間的請求,“如果有任何賽事需要更改原定時間,將由北京奧組委、國際奧委會、國際滑雪聯合會和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的代表組成的委員會共同開會,研究更改開始時間的可行性,並且此類更改通常僅在惡劣天氣的情況下進行。”

  國際滑雪聯合會回應的言外之意不難理解,北京冬奧的賽場環境並未達到“惡劣”的程度。《環球時報》記者在張家口賽區感到,當地晝夜溫差較大,晚上會比較冷,但白天氣溫並沒有外媒描述的那麼誇張。記者在現場碰到的外國運動員和他們的團隊都顯得非常開心,對於常年從事冰雪運動的運動員來所說,這種環境並不陌生。在不比賽的時候,運動員一般穿羽絨服防寒,而他們比賽裝備的防寒科技更是“天花板級別”。

  “竟然抱怨冬奧會太冷?這真正顯示出這些報道多麼的可悲。”在推特上,網友“Tom Fowdy”把一個名叫“William Yang”的德國記者轉載這些抱怨“太冷”的報道掛出,嘲諷該記者“真的是不遺余力把每一篇能找到的負面故事都發出來。”另一名叫做“Kamatron”的網友則在推特上質問《衛報》記者:“這一天天的真的越來越離奇了。抱怨冬奧太冷和食物不夠熱?”“請告訴我你寫的反話對不對?因為我真的對你的新聞操守表示擔憂了。”


  除了低溫,風對比賽成績的影響也成了一些外媒炒作的話題。實際上,環境因素對比賽的幹擾也確實是應該考慮的問題,畢竟大風會對運動員的空中技巧產生影響,強降雪會模糊視線,影響賽道。《環球時報》記者在北京冬奧賽場看到,賽事組織部門對比賽環境的監測可謂細致入微,以跳台滑雪女子個人標准台比賽為例,運動員在出發點會看賽道下方的信號燈,紅色不能跳,綠燈才能跳,如果紅燈一直亮,運動員就要暫時撤出跳台;下邊會有一個大屏幕顯示賽道上每一個賽段的實時風向,風速。

  


  賽道下方的大屏幕顯示每一個賽段的實時風速(崔萌 攝)

  為運動員暖心,北京冬奧都做了哪些貼心服務?

  《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北京冬奧賽場設有氣象專家組,競賽組會根據具體的天氣監測數據和情況上報國際奧委會,所有情況的應對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一位了解北京冬奧組織工作的專家1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北京冬奧會在各個賽區都提供了即時的奧運氣象信息,教練員和運動員都可以及時查到當天的氣溫。如果氣溫在規則規定的范圍內,就可以進行比賽,如果遇到極寒或極熱的天氣,奧組委會按照相應程序調整比賽時間。實際上,賽事組委會一定會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比賽時間,比如越野滑雪比賽大部分都安排在每天氣溫最高的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之間,就是為了保證運動員能在更好的天氣情況下創造更優異的成績。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6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