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又一個千億大佬 撐不住?(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彼時,武漢金凰珠寶百億假黃金質押事件爆發,多家信托公司被卷入其中,裡邊就有泛海控股子公司民生信托的40.74億元融資。


  正是這筆難以收回的墊資,引爆了泛海系的流動性危機。根據鋒靂的報道,2020年最後3個月,民生信托還有多個信托項目出現延期。據不完全統計,彼時民生信托作為原告的訴訟糾紛或發起的執行金額就已經達到了:

  156.328億元。


  而民生信托,一直被看做是泛海集團的“彈藥庫”。更早的時候,2017年底,泛海控股的負債總額就達到了1602.79億元,淨負債率為337.34%。而整個2017年,泛海控股的營業收入僅為168.76億元。

  時至今日,根據2021年三季報,僅泛海控股的“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和“短期借款”,合計就達到446億元,占流動負債比為57.4%,已經大大超過現金流能承受的能力。

  

  ▲圖源:苕國土魚

  如果不能繼續賣出資產回血,或者找到新的融資渠道,這些債務就無法及時還上。

  往更深處看,泛海的危機可以回溯到2014年,盧志強提出“去地產化”,大舉進軍金融賽道。


  從那以後,包括母公司中國泛海、上市公司泛海控股在內的泛海系,2014-2016年短短三年內就耗資逾400億,幾乎是掃蕩式入主民生信托、民生證券等國內外金融公司以及增持民生銀行股權等,通過收購一系列金融牌照,泛海系快速成為擁有全牌照的超大型民營金控集團。

  

  ▲圖源野馬財經


  與此同時,和海航系一樣,泛海系開始在海外大舉收購和投資。他們買地產、買大型金融企業,僅IDG一家,收購價格就達到12億美元。

  根據大摩地產的梳理,大幅向外擴張的同時,泛海系舉債融資近千億。巨額負債導致僅泛海控股每年的利息就有20億。

  與此同時,泛海控股雖然去地產化、停止了地產增量擴張,但其“承包式”開發的武漢中央商務區,號稱要投資千億,資金包袱極重。隨著整個泛海系資金吃緊,無論是武漢中央商務區、還是其北京上海項目,都是進展緩慢。以至於到後來,只能斷臂求生,將這些項目大甩賣。

  在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情況下,大舉擴張的資金從何而來?

  答案是加杠杆資本運作。野馬財經曾做過梳理,“泛海系”的融資來源主要有“四大利器”: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7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