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花3.5万元挨7500针植发植了假鬓角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变强还是变秃,这是个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发际线成为衡量年纪和事业成就的标准之一。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其中,20-30岁的年轻人占比达57.4%。他们还在网络上总结出"地中海""发际线后移""秃击队"等和脱发有关的热词。


  面对"秃"然的意外,很多人选择了植发,并催生出了市场规模高达数百亿的植发新经济。

  植发已成90后消费新热点


  正常脱落的头发都是处于退行期及休止期的毛发,由于进入退行期与新进入生长期的毛发不断处于动态平衡,故能维持正常数量的头发。病理性脱发是指头发异常或过度的脱落,其中遗传、失眠、精神压力大等成为都市人脱发的主因。

  "21岁开始,我的发际线越来越靠后。医生对长期熬夜的我说,熬夜不是‘杀猪刀’是‘剃度刀’。"某大厂工作的90后男孩李雄(化名)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为了追求更好的自己,他在大学时期选择了植发。

  据他回忆,自己首次植发花费3.5万元,被扎了7500针,但效果并不理想,"两边的鬓角是有了,但很稀松,看上去很奇怪,像个‘假鬓角’"。

  有医美平台指出,伴随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对个性美观的追求,植发也成为90后的消费新热点。当"脱发焦虑"成为普遍现象,植发成为整个医美市场的"新宠"。

  走进电梯,打开社交平台不难发现,植发的广告可谓铺天盖地。在商家的宣传中,植发过程简单,风险极低。李雄也如此认为,"基本不会对健康有任何影响,就是美容项目"。

  实际上,2009年12月,卫生部印发的《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明确将毛发移植术列为美容外科一级项目。


  一位从事植发行业多年的医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植发兼具医疗和消费属性,但本质上仍是医疗行为。"进行植发前,医院和机构应该向消费者明确这一点,术前也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这一点很重要"。

  在实际植发过程中,机构和商家"重效果,轻风险"等不正规的操作,时常让消费者产生对手术风险的忽略和轻视。"比如像脑囊炎、感染等问题,都是可能会出现的。"该医生说。同时,他还强调一定要注意术前的检查。

  李雄说,自己前后一共进行了两次植发,分别是在全国连锁的美容机构和一家医院进行的。在术前检查环节,医院会进行抽血等稍微复杂的环节,包括分析脱发原因、身体是否适合手术及过敏等情况。但美容机构就相对简单,"就是拿显微镜一样的灯,照了照,然后就推荐套餐了"。专家建议,消费者应该先到正规医院全面检查后,再介入植发手术等外科手术。


  小发丝,大生意。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植发价格不菲。种植一个毛囊的费用在10-20元左右,一般单次推荐的种植单位都以"千"计数,花费轻松破万元。

  3月24日晚间,中国"植发第一股"雍禾医疗发布了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营收21.69亿元,同比增长32.4%;经调整净利润为1.81亿元,同比增长32.8%;毛利为15.80亿元,同比增长29.3%。

  其核心业务板块植发医疗的营收为15.65亿元,毛利率72.7%,接受植发手术的患者人数为58464人,较上年增加15.3%,植发患者的平均消费为26643元。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植发服务市场从2016年的58亿元快速增长至2020年的1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4%,2021年中国植发服务市场规模169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213亿元。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