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沒有土坑酸菜,方便面也賣不動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場 3·15 晚會,讓方便面兩大巨頭康師傅和統一因“土坑酸菜”陷入食品安全的風波。與此同時,方便面的好拍檔——雙匯火腿腸也因為生產車間亂象頻出沖上微博熱搜。


  被冷落已久的方便面重新進入大眾視野,卻是以如此慘淡和淒涼的方式。

  無論是加班、學習,還是在難熬的火車旅途中,一碗熱氣騰騰的泡面,總能給我們帶來胃和心靈的雙重慰藉。但如今,有沒有覺得,泡面好像沒以前那麼“香”了。


  近幾年,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方便面的日子卻過得不太好。

  難回巔峰,中國人吃不動方便面了

  世界上哪個國家最愛吃方便面?也許你的答案是韓國,畢竟在韓劇裡,只要是吃飯的場景,桌上總少不了泡面的身影。

  確實,世界方便面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 年,韓國平均每人消費了 79.8 包方便面,位列世界第一,是當之無愧的最愛吃泡面的國家。

  中國的人均消費量只排在第 9,而需求總量位居榜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方便面消費大國 [1]。

  自上個世紀 70 年代在中國大陸興起後,方便面便走進了千家萬戶,無論是生產量還是需求量一直處於上升狀態 [2]。2013 年,中國方便面需求量攀升至 462.2 億份。也就是說,這一年,平均每人吃掉了近 30 包的方便面。

  用開水一沖,靜待個三五分鍾就變得松軟、香氣四溢的面餅曾是幾代人的美好回憶。不過,正如人有中年危機,方便面也曾有過失寵的時段。

  

  2013 年後,方便面的銷售量連續下跌,直到 2016 年跌至谷底後才有所回升。2020 年,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大家大量囤購方便面,以至於需求量甚至趕超了 2013 年的水平。

  但疫情期間的回溫給企業帶來了錯覺,招商證券的研報指出,行業於 2021 年一季度過度樂觀,可市場需求並不如想象中的旺盛,結果導致行業庫存積聚 [3]。

  2021 年,方便面市場再次萎靡。

  據尼爾森統計,2021 年方便面行業整體銷量同比下降 4.0%,銷售額同比下降 2.7% [4]。方便面行業又回到了疲軟的狀態。

  整個方便面行業都不好過,作為行業的兩大巨頭,統一和康師傅也不例外。

  2021 年,統一以方便面為主營業務的食品板塊淨利潤為 1.5 億元,較上一年減少了 3.7 億元。3 月 28 日,康師傅公布的 21 年財報也顯示,方便面的淨利潤下跌超過 25%,比上一年少了足足 7.28 個億。

  

  利潤的下降,有部分則是由於毛利率的下跌。2021 年,統一食品板塊的毛利率下降了 5.9 個百分點,康師傅也下降了 4.94 個百分點,是近五年的最低水平。



  方便面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拖累了毛利率

  方便面主要的原材料是面粉、棕櫚油和香辛料等,據康師傅財報,自 2020 年以來,面粉和白砂糖的價格保持平穩,但用來炸面餅的棕櫚油卻不斷上升,到 2021 年底價格幾乎翻了一倍 [5]。

  這屆方便面,似乎已經被打入了冷宮,不僅不好賣,利潤空間還被壓縮了。

  沒有“土坑酸菜”,方便面也賣不動

  更大的危機還在後頭。2022 年 3·15 晚會,插旗菜業“土坑酸菜”被曝光,光腳踩酸菜、煙頭也隨意丟棄的畫面觸目驚心。

  從此方便面中的頂流——老壇酸菜牛肉面,跌下神壇。

  這款為了對抗康師傅紅燒牛肉面而精心研發的新品,在 2012 年就為統一創造出了超 40 億元的營收,在統一方便面板塊收益的占比超過 55%,曾多年是統一的首要銷售產品 [6]。

  雖然老壇酸菜並非是康師傅的王牌產品,這兩位競爭對手還是雙雙股價暴跌。插旗菜業都曾是康師傅和統一的供應商。

  不過,就算沒有土坑酸菜事件,方便面的黃金時代也早已遠去。

  有人調侃道, 外賣平台需要對方便面的沒落負一定責任。這可不是空穴來風,中國地質大學經管學院的研究表明,方便面消費量和高鐵裡程、 O2O 外賣市場規模呈負相關 [7]。

  高速鐵路營運裡程每增加 1%,方便面消費量平均減少 0.3191%;外賣市場規模每增加 1%,方便面消費量就會減少 0.0533% [7]。

  隨著高鐵的覆蓋,人們花在路上的時間越來越短,對於方便面的需求也自然而然地被壓縮了。

  短期車程尚且不需要方便面,更不必說在日常生活裡,大家更願意吃上一口熱乎的飯菜。網絡支付、外賣到家,還有令人眼花繚亂的菜品可供挑選,外賣進一步擠占了方便面的生存空間。

  

  2020 年,外賣市場規模達到了 6646.2 億元,對餐飲業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8]。

  前有外賣虎視眈眈,後有各類新型網紅速食異軍突起。這些同樣主打“快速、方便”的網紅速食和自熱食品既能滿足人們對於方便的需求,口味多樣,還比方便面更加新鮮,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新速食時代悄然來臨。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曾通過阿裡數據評選出了 2019 線上方便速食消費人數 Top10,其中傳統方便面只占據兩個席位,最受歡迎的則是螺螄粉和酸辣粉 [9]。

  不僅吃貨喜歡新速食,資本也開始青睞這些新星。

  




  在資本的加持下,2020 年以來,以地域美食為代表的線上速食市場增長迅速。僅 2021 年,莫小仙、李子柒、自嗨鍋等速食新銳就吸納了數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無獨有偶,統一也在尋求方便面業務以外的新速食增長。

  2018 年,統一創新推出“開小灶”生活料理,以豐富消費者的選擇。這款自熱飯食給統一帶來的收益相當可觀,2020 年以來連續兩年呈雙位數增長 [10]。

  泡面固然香,卻也難敵多方夾攻。更不用說,方便面作為快消品,長期處在鄙視鏈的底端。從小到大,媽媽說過多少次“天天吃方便面這種垃圾食品”的話?

  想抬高身價,這條路也不好走

  其實,吃方便面並不是不健康,而是只吃方便面不太健康

  市面上大多傳統樣式的方便面營養結構單一,平價方便面幾乎只含碳水,蔬菜包和肉塊更是少得可憐,如果看作主食,其實與米飯無異;但如果僅攝入方便面,那麼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未必能被完全滿足。

  另外,許多方便面的調料包含鈉率都遠超於 2000 毫克的標准值,一袋調料包下肚,單日的鹽分攝入就差不多夠了。

  原先的方便面已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了,這屆方便面正在努力提高身價,走高端化、分眾化的路線,撕下原有的“平價”和“垃圾食品”的標簽。

  2008 年,統一把目光瞄准高端方便面市場,率先推出了中高端產品“湯達人”,加價也加量。

  康師傅也不甘示弱,連續多年的經營策略都是“朝高端化與健康化邁進”,更是在 2018 年底推出了超高端產品 Express 速達面館,一包就要 15 塊左右。

  曾經還能調侃康師傅紅燒牛肉面“一年只需要一頭牛”,如今高端方便面的大塊牛肉簡直讓人對方便面刮目相看。

  


  2016 年至 2020 年,康師傅高價袋面在方便面板塊的營收占比提高了 11%,是2020 中價袋面板塊貢獻的收入的兩倍多。

  近年來,康師傅還聲稱要發展中產階級人群的高端市場,致力於讓方便面也出現在中產階級的餐桌上 [11]。

  不僅方便面行業的兩大巨頭在高端市場發力,其他方便面品牌也是如此。2010 年 - 2020 年,今麥郎方便面的高價面占比從 16% 上升至 31% [12],還推出“非油炸”方便面,顛覆傳統認知。

  盡管推出高端面的舉措彌補了部分低價面的銷售頹勢,但從最新的數據來看,高端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後勁匱乏。

  



  銷售額連續上漲了四年的康師傅高價袋面,在 2021 年下降了 11 億元。在新鮮感過去之後,並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願地繼續為高端方便面買單。

  相較於傳統方便面,盒裝的高端方便面要煮,需要耗費時間,與快速、方便的初衷背道而馳。

  盡管營養更均衡、工藝更先進,配料也不再是包裝上的“僅供參考”,但是在很多人眼裡,高端方便面即使再新鮮、再健康,也比不過自己做的飯菜。

  最重要的是,面對動輒一二十元起步的高價面,不少年輕人都在感歎“不努力連泡面都吃不起”。畢竟對很多人來說,吃方便面就是圖個便宜、好吃又省事。一二十塊錢的價格,去面館吃一頓熱乎的不香嗎?

  受眾人群有限,自然也就漲不動了。

  高端方便面太貴,還有平價的可以選擇嘛。只是,高端的吃不起,平價的不敢吃。

  畢竟,兩塊錢一袋的老壇酸菜牛肉面雖然便宜,但酸爽十足的酸菜不一定來自老壇,也可能來自腳底。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隔離在家只有老壇酸菜牛肉面,吃還是不吃?

  參考文獻:

  [1] 世界方便面協會. (2021). 世界總需求資料. https://instantnoodles.org/cn/

  [2] 徐婧婷 劉賀 & 郭順堂. (2016). 我國方便面食品的發展方向與技術需求分析. 保鮮與加工(05)108-111.

  [3] 王鈿熠 & 黃建文. (2021). 統一企業中國(0220.HK):21年上半年淨利潤因費用上升而低於預期. 招商證券(香港). Retrieved 10 August 2021 from https://news.futunn.com/report/852889?level=1&data_ticket=1646984908748520

  [4] 張韻. (2021). 方便面賣不動了 康師傅控股2021年淨利潤同比下滑6.39%. 每日經濟新聞. Retrieved 28 March 2022 from https://m.nbd.com.cn/articles/2022-03-28/2190391.html

  [5] 康師傅. (2022). 2021年年度業績演示材料.

  [6] 統一. (2013). 二零一二年末期業績公告.

  [7] 趙雪琦 林莉萍 王余超 畢示承 & 向龍斌. (2017). 方便面市場消費量的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市場(32)79-83.

  [8] 國家信息中心. (2021). 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1).

  [9]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2020). 2020天貓美食消費趨勢報告.

  [10] 統一. (2022). 二零二一年末期業績公告.

  [11] 康師傅財報. (2022). 2021末期業績.

  [12] 今麥郎. (2020). 第二十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 Retrieved 2-4 September 2020 from http://www.ce.cn/cysc/sp/subject/2020/2020fbsp/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