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新冠疫情: 疫情下上海市民:一邊防疫一邊團購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導讀:社區團購成為解決“最後一公裡”“最後一百米”問題的有力補充。

  “瀏覽和添加各種小區買菜群,排隊接龍購買各類物資,滿心期待等待志願者擺渡上門。”這些場景可能是不少上海市民最近的生活寫照。


  從3月28日上海浦東新區先行進入封控狀態以來,林晗已跟著鄰居下了四單團購,被朋友戲稱是“倉鼠性格”的她雖然物資相對充足,但一周前儲備的冷鮮肉類和蔬果已所剩無幾。“叮咚、盒馬在3月29日、30日左右還買得到,之後手速再快也很難買到散單。正好我們小區業主自發開了一些團購,就跟著買了幾單。”

  從3月28日5時起,上海市以黃浦江為界分區分批實施核酸篩查。往常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也需要有通行證才能夠上街。雖然目前上海整體物資儲備較為充足,但受疫情影響,商超、菜場還無法正常營業,上海電商平台末端配送能力明顯下降。在此背景下,社區團購成為解決“最後一公裡”“最後一百米”問題的有力補充。

  

  全家人幫手,找資源成團

  4月7日凌晨1點多,木子(化名)全家還在小區內馬不停蹄地派送,他們不想讓剛剛運達的雞蛋和豬肉送到居民手裡變成隔夜的了。

  木子一家居住在浦東新區三林鎮的南楊小區。這是個上世紀90年代建造的老小區,因為疫情自3月23日實行封閉管理後,居民們連續16天不能外出,不少人家的食物儲備已經告急。電商的供應能力不足不好搶,參與小區微信群內組織的團購,成為不少家庭這些天來唯一的食物來源。

  憑借著良好的口碑,木子已在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小區團購的“團長”。“80後”的木子從事的是母嬰行業,在小區封閉前,她沒有過任何組織團購的經驗,一切都靠自己慢慢摸索。

  是什麼因素促使木子出來成為小區團購的領頭羊?木子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小區剛封閉之時,她也是搭便車的人,參與過別人組織的團購,結果過了整整一個禮拜才拿到,蔬菜已經發黃發爛,只能在裡面撿出幾個土豆洋蔥。她還不斷看到有朋友因為參與了來路不明的團購,東西沒拿到還被騙了錢。

  這些差勁的體驗最終促使木子站出來,推動小區團購走上正軌。“我就是這個小區的居民,大家都知道我住哪,我是跑不掉的,我來牽頭可以給居民一個安心。”

  從最開始木子就告訴居民們,她來組團是不賺一分錢的,“拿到什麼價格就是什麼價格”。她也經常在微信群裡曬出供應商給她的原價截圖。

  她拉成微信群後,居民最大的呼聲就是要吃蔬菜。常規的渠道已經斷供,她想到了自己在金山有親戚,最終通過親戚聯系上了金山的蔬菜和農產品基地。通過2個小時的電話對接,並查驗了對方的經營許可證、物流綠色通行證和司機核酸證明等文件後,她終於放心了,下了單。



  她說,她這樣做是“要確保物資的安全和新鮮度,不能好心辦壞事”。次日下午,居民們拿到了一箱箱金山直供的蔬菜。晚上,居民們在微信群中曬出了一盤盤現炒的蔬菜,而他們中不少人已經好幾天沒有吃上新鮮的蔬菜了。

  

  此前居民們常常是團十單才能成一單,而木子的團購成功後當日或次日就能到手,一下子給她積累了很好的口碑,微信團購群內的居民與日俱增,居民們對木子的信任逐漸變成了依賴。木子還嘗試著通過美團和餓了麼手機應用,搜索周圍店鋪,直接聯系和對接老板。

  社區團購與防疫並行

  木子的團購越做越大,但是居委會發出提醒說,居民紛紛去小區門口取團購物資,不利於防疫。最終,居委會和木子達成了新的派送方案:由木子送貨上門。

  小區內有1000多戶居民,有全職工作的木子顯然忙不過來,為此她發動了她的哥哥和朋友,連年邁的父親也加入進來。

  為居民團購占據木子大量的時間,常常每天只有3小時的睡眠時間,“說實在的,真的有點吃不消”。她說。


  根據南楊小區所在居委會的告知,截至4月4日,小區內共有核酸檢測陽性人員25人。為不賺錢甚至是虧錢的團購跑前跑後,家人對木子難免有些不理解,但看著木子的堅持,還是願意替她跑腿。

  很多居民也過意不去,要求木子能夠有些自己的加成,不過木子還是拒絕了。她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這樣,“性質就變掉了”。很多居民在取團購時,為她送上一些堅果和薯片作為心意。

  

  而木子每次團購時也適量多訂一些,給不會使用網絡的孤老送上一些物資。她說,“如果大家齊心協力,解決小區內的食物問題應該不困難。”她說。

  搶菜不如團購

  林晗所在的小區位於本輪疫情浦東新區的第一個中風險區竹園小學(已降為低風險)的不遠處。受浦東第一波疫情的影響,小區從3月初就有樓棟因密接陸陸續續地封控。

  “我們樓在3月10日因為密接封掉了,樓還沒解封時小區又有陽性再次被封,小區剛解封5天,就看到浦東新區進入封控的消息。”林晗算了一下,到4月10日,正好封樓滿月,“中間自由了幾天”。

  從封樓開始那天,愛囤貨的林晗就斷斷續續不停往家裡買食物和生活物品,“27日晚上看到浦東將在28日進入封控狀態時,家裡雙開門冰箱都被塞滿了,置物架放好很多蔬果。不過那天開始,電商就不太好買了。”


  “從28日開始到現在我只買到過4筆電商訂單,其中包括兩單社區集采。”林晗介紹,在他們小區1000多戶共3000多位住戶裡,以中青年白領為主,也不乏一些年紀較大不會操作手機的老人,這部分的鄰居,則更多求助於小區團購。



  在林晗小區最早建團購群的鄰居袁東回憶道,當時開團的原因,是3月29日有鄰居在群裡說家裡寶寶缺物資。“既然全區已經進入了封控狀態,這種缺物資的情況未來還會出現,在外賣、電商運力不足的情況下,我就在想有沒有其他途徑來保證家人的日常生活。”袁東說。

  在袁東看來,這種情況下,首先是需要有人先站出來,“看到業主群裡大家有需求,那我就想要不先試試。從建團購群到滿500人,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時間”。

  袁東粗略算了一下,自3月29日開的第一單算起,目前已經成功開團了11單,主要是蔬菜包、肉類、米等必需品。“我們群也有一些規矩,不團非必要的零食、快餐以及酒水飲料牛奶等,畢竟大家足不出戶,需要物業和志願者送上門已經太辛苦了。”

  從事快消行業的袁東除了日常居家工作,最近每天都要投入大量時間在團購上。先是群裡統計大家的需求,再聯系浦東發布、上海消保委等官方微信上的供應商名單,接著通過問卷星應用在群裡接龍,最後反饋收款明細Excel表等。

  因為要避開工作時間,袁東每天早上7點多開始忙團購,晚上11點或者凌晨結束。“畢竟以前沒做過團購,自己也不是做食品行業的。建群後,有不認識的鄰居開始幫我做信息統計和群消息回復。我們還建了個後勤團,每次貨物一到,志願者們就在幾分鍾內響應幫各位鄰居送貨上門。”

  林晗表示,在小區數十個團購群裡,袁東的團購群效率最高,每天也會公布收款明細,“他的團都是官方公布的供應商,價格也分毫不加,因此鄰居們也都很信任他。”

  “換位想想,我們的父母一樣,他們現在不太會用智能手機,也弄不來團購電商,總需要有人站出來。有一天我們也會老。”袁東說。

  隨著上海防疫保供工作的推進,4月7日後,上海快遞小哥運力不足的情況也迎來了轉機。

  

  在7日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副市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生活物資保障專班負責人陳通表示,抗疫攻堅戰影響到千家萬戶的生活質量,出現生活物資難以抵達家門的現象,上海正全力以赴推進保障工作。

  陳通提出,上海正在建立保供白名單,將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批發市場、配送中心、電商大倉、中央廚房等網點解封出來。另外,上海支持保供企業在全國統籌調配資源,引進充實新的保供人員。允許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區的快遞小哥等保供人員,走出封控區,回到保供崗位。同時統籌郵政快遞、順豐等物流資源,對接電商平台,補足配送力量,完成社區“最後一公裡”的配送任務。

  *文中林晗、袁東、木子為化名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6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