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文章出軌: 牆內文章 中國將到民族最危急時刻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從對俄羅斯的制裁來看,美國已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等,七國集團(G7)也將分階段取消和禁止進口煤炭。日本也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產煤炭。從對俄羅斯出口來看,美國歐盟日本等禁止向俄羅斯出口高科技產品。

  中國並未像歐美一樣實施制裁。如果利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進行估算,假設俄羅斯完全無法向海外出口物品和服務,無法獲取外需將導致約4600億美元的損失,相當於俄羅斯名義GDP的約28%。


  在4600億美元中,約一半為原油和天然氣等能源相關的影響,其余為鋼鐵、貴金屬和木材等。俄羅斯的最大出口對象國是中國,如果剔除並未參加制裁的中國的金額,制裁效果將減弱。但是,損失仍達到約400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約24%。

  如果日美歐等全面停止對俄羅斯出口,雖然會產生損失,但預計合計為3000億美元,僅為GDP的約0.4%。俄羅斯遭受的打擊更為巨大。對於俄羅斯來說,不僅是出口,無法進口的制裁也產生明顯影響。

  這是因為如果無法采購零部件和設備,將對工礦業等主力產業造成影響。尤其在海外依存度高的高科技領域的影響將擴大。按歐盟委員會公布的國際投入產出表進行估算,如果日美歐中將電子零部件、半導體和機械等的供應減為一半,俄羅斯產業的國內產值將減少約1100億美元,整體產值將拉低約3%。

  相關機構要認真看看美國的背後撤資情況。如果美國選擇動手,應該會選擇偷偷撤資。當然也有可能故意不撤,以防打草驚蛇。

  聯合早報4月7日報道《國際金融協會:資本從中國撤離呈前所未有態勢》:國際金融協會認為,中國112億美元的債券和63億美元的股票資金外流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態勢,暗示著市場轉變為”遠離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資產。這是自2020年9月以來,中國股市首次出現資本流出。

  外資撤出,美國政府主動安排及西方資本嗅到攤牌風險才可能是最大因素,完全應該考慮。不要被中國政府機構安慰市場說的正常情況給騙了自己國人。


  美國如果也想一勞永逸解決中國,是說幹就幹的,不會給中國反應時間。

  對於如何對付中俄,美國戰略界過去一直存在三個流派,

  第一個流派主張“先歐後亞”,理由是俄羅斯擁有龐大的核武庫,對歐洲的威脅“近在咫尺”,而中國帶來的直接挑戰還不明顯,因此可以先把中國“放一放”。


  第二個流派則主張“先亞後歐”,理由是俄羅斯的經濟狀況不佳,自冷戰結束以來一直在恢復元氣,而且美國需要俄羅斯保持對歐洲的“威脅”,這能夠讓美國繼續借助北約對歐洲施加影響力。

  第三個流派則更加簡單粗暴,認為無論是“先亞後歐”還是“先歐後亞”,都會讓美國國內出現分歧,因此美國應該同時對付中俄,憑借著美國強大的實力,就算中俄實現“戰略捆綁”,美國也有能力一塊對付。

  現在,對中俄“戰略捆綁”,進行打包式冷戰,已經極大可能。

  外媒報道美國戰略界已經承認,美國正在煽動中國侵台。美國在謀劃刺激中國收台,並渲染成中國侵略台灣(而不是指中國國家統一),聯合西方封鎖制裁中國。西方媒體也已經構思好怎麼渲染中國侵略台灣(下圖)。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35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35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2 游客 [七.十.亡.誦] 2022-04-13 17:42
    拿中華說事的,基本都是idiot。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