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京醫通自曝彈盡糧絕 緣何陷窘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怡合春天在某招聘平台上顯示的公司地址實為三醫互聯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林姿辰 攝


  截至發稿,怡合春天的辦公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19日下午,三醫互聯標牌已被摘除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林姿辰 攝

  市場上“京醫通停運風波”的進展信息暫時處於停滯狀態。相較“停運”事件帶給用戶的沖擊,其實,怡合春天的運營早已在法律層面暴露了不穩定因素,並以一位股東“出局”告終。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2020年9月披露的《北京眾誼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等與北京怡合春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決議效力確認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以下簡稱民事判決書),判決書確認2019年1月29日的《關於免除馬駿公司CEO職務暨聘任公司新的CEO等人事任免事項的通知》無效。

  民事判決書中,雙方辯詞勾勒出了一個失敗的增資擴股案例,以及由此引發的控制權及經營權爭奪。馬駿方面闡述,中青中聯公司遲延支付1.1億元的運營資金,導致怡合春天出現了重大的資金困境,而馬駿為了怡合春天的利益一直向中青中聯公司催要經營資金,提起仲裁,中青中聯法定代表人李興錄做出決定試圖剝奪馬駿和原運營團隊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權。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中青中聯為中國青旅集團公司參股孫公司。啟信寶數據分析顯示,中青中聯的實控人為北京應大信息產業研究院。2021年6月,中青中聯公司撤資,且怡合春天法定代表人變更為馬駿。

  “京醫通”背後存互聯網醫療盈利痛點 專家:未來可探索多方支付


  “京醫通停運後,之前掛的號還能用嗎?存的錢還能退嗎?”

  盡管運營方已發聲表示“雙方協商期間,公司將保障京醫通線上系統的正常運行”,但從龐大的用戶群體視角出發,目前關注的焦點之一在於協商結束後,尚在進行中的服務能否繼續正常進行。

  4月19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用戶身份撥打了北京同仁醫院西區分院的聯系電話,對方稱,京醫通是否停運還需等待北京市官方消息,目前同仁醫院正召開會議,具體辦法仍不清楚,但院方會盡力安排好患者就醫問題。對方表示,京醫通的手持卡不受平台影響,即使平台停運,手持卡仍可以在其他自助機正常使用。


  對於用戶關於退款的疑問,京醫通公眾號則回復稱“請您到京醫通所支持醫院的建卡中心窗口進行提現,請您攜帶本人建卡時選擇的證件原件【如代辦,還需攜帶代辦人有效證件原件及就診卡原件(京醫通卡/社保卡)】”,“醫院工作時間辦理退費提現即可”。

  若“京醫通”最終走向停擺,此後的就醫掛號將如何完成?目前,北京患者就醫線上掛號有兩大途徑,分別為京醫通和114平台,114預約掛號平台公眾號的運營主體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在2011年7月底開啟了“北京市線上統一掛號時代”。

  根據官方平台2011年報道,原北京市衛生局通過遴選確定由中國聯通北京市分公司承擔全市預約掛號統一平台的建設、運營和維護。平台通過電話和網站兩種方式面向公眾提供服務。

  資料顯示,114掛號平台堅持公益服務,預約服務零收費、除個別醫院、個別專業外,預約周期3個月。統一預約掛號平台將由114自主運營,預約掛號患者只需支付市話費用,無須另行繳納服務費。

  10年過去,京醫通停運傳聞漸起,而該次停運風波也為同類產品敲響一聲警鍾。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廖藏宜表示,京醫通是個惠民、便民線上就醫服務平台,不單純是一個企業的公益項目,它的“停運”問題,主要源自其使用者付費的運營模式。而從公共產品的視角出發,政府應當承擔財政支持責任,若只憑企業的公益心推動,其發展必然不可持續。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29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