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银行行长被骗3.5亿背后神秘力量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讲真,就算向大学捐赠,李行长孩子的上学问题,到这个地步也该解决了。有多少大学会拒绝300万捐款呢?


  但在他们这里,这个奇葩故事才刚刚开始,2015年赵某河虚构了教育部内部局域网上有一个可以在后台查看大学录取情况并能修改高考分数的“小数据库”,随后又以开启“小数据库”需要缴纳保证金及提档需要担保金为由,向李某索要665万元。

  到这里我都怀疑李行长这个智商,是怎么坐到行长位置上的了,教育部局域网可以改分?有这个本事的,用不着做这种操作,没有这个本事的,这个操作更是想都别想啊。但李行长,真的到此就付了1000多万。


  这个姓赵的骗子,恐怕连自己都想不到,天下还有这么好骗的人,于是下面的桥段越来越奇葩,什么不能办正式学籍,要几百万,要提档案,又是上千万。

  还有什么“向学校缴纳担保费”、“更改高考分数”、“开启数据库费用”、“二次购买教育基金”等多个借口,先后8次骗取李某1.5亿余元。

  再后面,又是什么帮你忙的人已经被调查了,要救人,又是几千万....前前后后,一共骗走了2个亿。

  你说蠢到这种地步的李行长,哪来的2亿去付钱呢?可是你要知道,在一个领域蠢,不代表在所有领域蠢,骗贷款对于李行长来说,就非常驾轻就熟。

  02

  说到骗贷,这是李行长的专业,他和小舅子孙某某、某公司总经理张某订立攻守同盟,授意孙某某、张某制作伪造的购销合同等虚假贷款资料,然后违反规定发放贷款,形成了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的资金转移办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某等三人又想出了借新还旧、还后再贷、冒用他人名义等多种贷款花样,导致银行贷款屡屡流失而不被察觉。

  自2013年6月至2018年2月,李某伙同孙某某、张某先后伪造26家公司的生产经营流水、资金证明、贷款资料,并5次冒用他人名义进行“顶名贷款”,骗取银行贷款3.5亿元。所有不法所得,除用于李某等人的个人挥霍外,均被赵某河诈骗得手。截至案发仍有近3.2亿元贷款未能追回,给银行造成特别重大的经济损失。


  而那位在骗人方面比李行长强的赵某河呢,也有迷之行为。除了各种挥霍之外,他拿骗来的钱做投资,搞了两个项目:一个叫酒吧,一个叫网吧。

  

  庭审现场


  人是真的不能做出超越自身认知范畴的事啊。赵某从李行长那儿骗了那么多钱,能想到的也不过是毫无技术门槛的酒吧和网吧,看来他的生活场景,基本也是以这两个地方为主。

  这两个骗子在行骗后的表现,大大超出了常识理性所能理解的范畴:

  要知道,李行长的千金,即便如愿上了最好的艺术院校,毕业后出来工作一辈子也绝无可能挣到2个亿,但李行长为了她上学,就能掏出2个亿;

  同样对于赵某来说,骗了那么多钱,居然老神在在地待在内地,还有闲心去投资网吧和酒吧。2个亿,一年的利息也有好几百万,开什么酒吧、网吧,能挣得到这个利息钱?

  除了用信仰来解释,我实在想不出该怎么理解这二位的奇葩行为?当然,他们有一个共同选择,从结果来看不那么奇葩,那就是他们都买了不少房子。

  03

  在这两位大骗子的故事里边,我隐约发现了过去这些年大家普遍推崇的三大信仰:“房子永远涨”、“学而优则仕”以及“不能坐吃山空”,要做生意、做投资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