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健康新聞: 這8種癌容易遺傳下一代 趁早做幾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說到癌症遺傳,有個例子非常值得一提。


2013年,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自曝接受了雙乳切除手術,以降低患癌風險。她的母親與乳腺癌搏斗十余年後,於56歲時離世。

朱莉稱:“我自身攜帶一個‘錯誤’的基因——BRCA1,這讓我有87%的幾率患乳腺癌,50%的可能患卵巢癌。”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癌,我們能有多大的概率會遺傳?又該如何提前發現並加以避免?



《生命時報》采訪權威專家,為你揭開癌症遺傳的真相。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腫瘤學國家二級教授 羅榮城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體檢中心副主任 張凱

約10%的癌症與遺傳有關

簡單來說,癌症是由於一組或多組基因突變導致的細胞功能異常,形成了快速、無限制生長的惡性腫瘤。



癌症本質上是一種基因病,所以癌症確實存在遺傳的可能性。

癌症主要還是一種可以預防的後天性疾病。在所有癌症中,存在明顯遺傳傾向的僅占5%~10%。如果家族中有遺傳性致癌突變,多個家庭成員通常會患上同一癌症。這類癌症被稱為家族性或遺傳性癌症。其余90%的癌症由後天發生的突變引起,這些突變由衰老、吸煙、輻射等因素所致。

需要提醒的是,癌症的遺傳存在不確定性,家族成員不一定都會患癌。因為大多數癌症是遺傳因素與心理因素、飲食因素及生活習慣等相互作用的結果。

如果家族中有1人患癌,不必談癌色變;如果直系親屬(即父母、親兄弟姐妹、子女等)中2~3人患同一種癌症,則可高度懷疑有家族性患癌的傾向。

哪些癌症容易遺傳給下一代?

目前,很多癌症的病因還不明確,具有明顯遺傳傾向性的癌症及篩查方法包括:





1

乳腺癌

普通女性一生中患卵巢癌的風險為1%左右,而BRCA1、BRCA2基因突變攜帶者的風險為23%~54%。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建議40歲前進行篩查,絕經前以超聲為主,絕經後女性以超聲加鉬靶為主;篩查間隔時間為0.5~1年。

2

卵巢癌

約20%~25%上皮性卵巢癌與遺傳因素相關。乳腺癌、卵巢癌、結直腸癌等家族史,都可能導致家族中女性成員的卵巢癌風險增加。

BRCA突變基因攜帶者,推薦從30~35歲起開始定期做盆腔檢查、血CA125(腫瘤標志物)和經陰道超聲的聯合篩查。

3

結直腸癌

家族性結腸息肉易發展成結直腸癌,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導致的結直腸癌,其子女患上同類癌症的可能性高達50%。

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建議從40歲甚至更早開始進行預防性篩查。

推薦的方式是結腸鏡檢查或便潛血檢查,便潛血檢查最好每年做1~2次;同時要比普通人更重視飲食健康,少吃高鹽油膩食物。

4

胃癌


在所有胃癌患者中,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的占10%。胃癌患者親屬比其他人患胃癌的危險性高2~3倍。

40歲以上、且是胃癌患者的直系親屬,應該盡早並定期做胃鏡篩查。

5

肺癌

調查顯示,肺鱗狀細胞癌患者中,35.8%有家族史;肺泡細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為58.3%。

預防肺癌的首要一步是戒煙、避免油煙暴露,其次是早期篩查。

真正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法是CT檢查。肺癌篩查所用的低劑量CT掃描,對患者健康沒有影響(孕婦、兒童選擇CT時應遵醫囑,謹慎選擇)。



6

子宮內膜癌

在所有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約5%是由遺傳性因素導致的,這些患者的發病年齡要比散發性子宮內膜癌患者平均年齡小10~20歲。


更年期、絕經期是子宮內膜癌的高發時期,一旦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血性白帶等症狀,應及早去醫院就診。

7

胰腺癌

胰腺癌的發病,有家族史者是無家族史者的3~13倍。家族中有1人發病,其他家庭成員患胰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4倍。



有家族史者的人,腹部增強CT和腫瘤標記物(尤其是CA199)的檢查不可少;如影像學有異常,要密切隨訪,必要時加做超聲內鏡。

8

前列腺癌

如果一個直系親屬患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會增加1倍。

45歲以上、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要定期篩查,如直腸指診和PSA檢查。

有家族史,如何防癌?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癌,要想判斷自身患癌風險是否高,要看3個方面,即“多發、少見、年輕”。多發,指近親中一人患有多種癌症,或多個近親患癌症;少見,指近親患有非常少見的癌症,比如家族中的男性患了乳腺癌;年輕,指親屬患癌年齡很年輕,如30歲以下。

有這些情況的人,應查一查自己的遺傳背景,考慮做遺傳突變檢測,及早發現風險。



注重早期篩查

癌症是一種慢性病,從發病到晚期一般需要5~20年。

有家族病史的人,可以向醫生咨詢家族癌症遺傳的相關特征,定期篩查,最好每年1~2次。

減少致癌因素

癌症風險取決於致癌基因、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等的綜合作用,權威醫學雜志《自然》上的一項研究顯示,70%~90%的癌症源於後兩者。

癌症家族史的人群,要注意減少對化學致癌物的接觸,降低易感基因發生癌變的風險,常見的化學致癌物有霉變食品中的黃曲霉菌,石油和熏烤類食物中可能含有的多環芳烴,醃肉和醃菜中的亞硝酸鹽等。

堅持健康生活方式

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免疫力也有助防癌。注意膳食均衡、規律運動,保持合理體重,改掉作息不規律、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本期編輯:鄭榮華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5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