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不要打著慈悲的幌子去砸人飯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01


我今天寫稿子的間隙,看到一條很讓人百感交集的新聞。

重慶武隆有一個景區,叫天生三橋,就是張藝謀拍《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那個地方。這裡的路很陡峭,腿腳不便或者不願意爬坡的人,可以有償選擇一個交通工具,我們川渝地區叫滑竿,其實就是一個竹子做的簡易轎子。




大概就是這裡,我十年前去過

滑竿需要兩個人抬,稍微對農村有點了解的朋友就能知道,現在還願意留下來抬滑竿的人,歲數都不小了。

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守在景區的固定位置,排著隊等著游客坐滑竿,掙一點辛苦錢。

但是他們的生意越來越不好了,除了疫情旅游業不景氣之外,還有一個很神奇的原因:很多游客不願意坐滑竿了,因為要被人罵,說他們不尊重人,把人當牛馬使喚,而且,抬滑竿的都是頭發已經花白的老人,這更是罪過。

要是有人把游客坐滑竿的視頻發到網上,還能聽到更多難聽的聲音,後果可能誰都控制不了。

02

這件事讓我想起不久以前看到的另一條關於天氣的新聞。

某個城市的某一天天氣很惡劣,我忘記是出大太陽還是下暴雨了,反正很少有人敢上街。然後就有一些非常慈悲的網友在新聞下面滿含熱淚地呼吁,讓這個城市的人不要點外賣,因為外賣員在這個天氣下出門太辛苦了。

呼吁激烈到什麼程度呢?連當地的外賣員都親自出來懇求他們不要這樣了。

外賣員說:“如果條件不允許送外賣,平台不會派單;如果外賣員不願意出門,就不會開終端接單。我們在這個天氣裡願意接單,就說明我們想掙錢啊,你們這樣是斷我財路啊。”

我覺得也就是這位外賣員的素質高,能夠忍住不罵人。

要是有人跑去給我的甲方說:“你看老趙每天那麼辛苦,又要寫宋史,又要寫公眾號,還要跑步,你們今後就不要給他安排業務了,讓他好好休息一下。”

我要是查出來你是誰,我能沖到你單位門口拉著橫幅罵你,你信嗎?

03

我有時候覺得,時代發展到了今天,培養出來了一批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

他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坐在互聯網的雲端上,悲天憫人地指點一切,覺得體力勞動日曬雨淋的辛苦,覺得腦力勞動996的辛苦。

覺得他們辛苦,這一點毛病都沒有,不覺得他們辛苦才是有毛病,但是他們接下來的處理方法就讓人受不了。

正常人看到這種情況都是呼吁,不降低強度就提高收入,不提高收入就降低強度,反正不能讓人兩頭吃虧。


他們倒好,一上來就砸人飯碗,不讓人幹活兒了。我覺得也就是他們英語不好,英語好他們能跟川普一樣,上牙齒咬著下嘴唇蹦出仨單詞:“You Are Fired!”

至於把人飯碗砸爛以後,人家哪裡來的收入,靠什麼生活,他們不管的。

他們反正已經把自己的慈悲之心表達出去了,剩下的事情你們自己看著辦吧,他們在雲端不負責善後的。

04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向反對歌頌苦難。但是反對歌頌苦難,不等於禁止任何苦難存在。



抬滑竿的力工,他們兩個人抬一百多斤人的辛苦嗎?但凡幹過農活(哪怕一天)的人都知道,這個重量對他們來說並不是無法承受,況且他們抬滑竿掙的錢還比幹農活要多,工作環境也比田間地頭好一些。


你要真的心疼他們,你就號召大家都去照顧他們的生意,他們要是一天能夠抬上四五趟、掙個幾百塊,一個月就把農村幹一年的收入掙回來了,不比每天在景區絕望地幹等一天好的多嗎?

送外賣的小哥,送一單就有一單的錢,沒有單子上門就只能幹耗著,你要真心疼他們,你點了外賣之後給他們額外打賞,這就是對他們最大的關心和慈悲。

你們每天坐在雲端不缺錢,要用錢就去父母的賬戶裡下載,連流量費都不給,自然不知道掙辛苦錢的人,是多麼希望自己能夠多掙點錢,苦點累點也願意。

但凡對錢沒有那麼強烈需求的人,誰還會去掙這種辛苦錢。

你們一慈悲,就讓這些掙辛苦錢的人跟你們一樣躺雲端,但是他們沒地方下載錢啊。

05

在我成長的那個年代,有一個很有時代特色的名詞,叫“溫室裡的花朵”,意思就是沒有經過自然的風吹雨打考驗過的人。

我反對將所有的人都拉過去進行苦難教育,但是我覺得,正常的、基本的常識教育還是應該有的。

因為窮人掙錢的方式太辛苦了,就把他們的飯碗砸了,這不是慈悲,這是殘忍。

他們之所以叫“窮人”,就是因為他們最缺的一樣東西是“錢”,只要讓他們掙到了他們期望中的錢,他們自己都會主動降低自己的勞動強度,不需要其他人去提醒,也不需要其他人去強迫。

你這麼做,無非就是蒙上眼睛不願意看到他們吃苦而已,他們沒有收入的苦更難,而你那時候就假裝看不見了。

前段時間我寫了一個甘肅流調中那個每天都去街心花園等活兒的大哥,有人說,他去了隔離點以後,終於可以不用吃饅頭了,能吃上有肉的盒飯了。

我想回復,但是忍住了。

大哥,他要的不是每天吃一份有肉的盒飯,他要的是每天能夠接到活兒掙錢。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