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碧桂園森林城市 怎麼變成了"鬼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碧桂園原馬來西亞團隊的朋友說,截至2019年,森林城市的銷售數據是2萬套,撇去被退房的,約還有1萬7千套。現在銷售近乎停滯。《南華早報》曾報道稱,平均賣出一套要花費的時間,是1.8個月。


目前住在這裡的人,大多是森林城市員工,國際學校學生的家庭,或是拿租戶卡進出的港口工人。海灘和免稅煙酒還能吸引零星外來訪客,提醒人們這裡是個“經濟特區”。關卡處,有專人檢查防止走私。

雖然空置率極高,但走進森林城市,仍能看到物業在勤懇勞作,他們將綠化帶草坪修剪得一絲不苟,在公共區域噴灑滅蚊藥劑,維系田園夢想與現代生活間的脆弱平衡。


如今,森林城市作為一個人造奇觀回到公眾視野。外媒從遠處拍攝的照片裡,白色樓棟單元層層疊疊,不見人類生活痕跡,暗綠色的草像從建築內部發源滋長,溢出窗台。標題稱:六年後,“人間天堂”成了“鬼城”……

2019年9月,楊婷婷到馬來西亞收房,發現櫥櫃門一高一低,踢腳線凸出一塊。地板看著連壓縮木板都不是,有的縫寬有的縫窄,邊緣鼓翹起來。“我說這玩意兒怎麼這麼薄,就順手掰了一下,軟的。”

“無敵海景房”的視野,是兩棟樓,一塊荒地,一個角落可以看到一點點海。海水看著也不太幹淨。走在小區裡,目之所及就是樓,沒有人氣。她心裡邊堵得慌。

以為房子不住也能出租,她還是走完了程序。然後就是新冠疫情暴發。旅游業進入冰川,景區關半年開一個月再關一個季度,公司押的門票款拿不出來接近停業,漢服工廠也倒閉了。

楊婷婷把國內的一套房出售還債,另一套抵押。剩余房貸加上親戚朋友處的借款,負債超過300萬。失敗的海外房產投資愈來愈顯出它的沉重,壓得她喘不過氣,還得瞞住家人。

去年,一群想退房的森林城市業主組織找北京展廳理論,楊婷婷剛動完手術,還是跟著去了。她走得慢,在隊伍最後面碰到一位天津老太太。老太太把養老積蓄拿出來買了兩套,都是大戶型,想留給一兒一女,至今不敢告訴他們,這天找借口出門,偷偷坐車到北京


維權群裡業主所交房款的流向千奇百怪。有的人匯給一家超市,有的人匯給旅游公司,有的匯給一個物業管理公司,有的匯給碧桂園特定員工,有的匯到香港。但世間的悲歡並不相通。群裡有個買了十套的業主,顯得十分淡然。早已定居新加坡的小理也認為,森林城市也不是毫無好處,他就當拿到一張隱居體驗卡。

雖然國內有錢人瘋狂湧入新加坡,但小理說新加坡的生活節奏太快,00後的他已經開始為發際線擔憂。上個月,他去森林城市隱居了兩天。

在那裡,電話卡還能收到一點信號,網速回到3G時代。配的冰箱罷工了,他得到一公裡外吃飯。島內班車早已停運,管家安排電瓶車接送他。


目前還開著的店鋪,有三家免稅店,兩家餐廳。一家賣炸雞,另一家是東北老板開的中餐東北老板也是業主,孩子在配套的國際學校上學。

晚上11點吃完夜宵,小理搭他的車回去,沒有路燈照明,每棟樓有一兩戶亮著。吊詭的是,極低的亮燈率不只出現在森林城市。新山的朋友給我發來碧桂園金海灣的近照——一個號稱早已售罄的項目。金海灣在新馬第一通道附近,交通相對便捷,樓下有商業配套。

數了一數,晚上8點,每60個單元,不超過5盞燈。

2020年的報價顯示,一套114平米的金海灣公寓中國業主持有,原價130萬元,降到78萬出售。

屋內漏水,陽台生銹,電箱設計不合理……金海灣的業主屢次上本地新聞控訴質量問題。今年8月,在新山民事高等法院,一場針對碧桂園涉嫌欺詐的集體訴訟幾經延期。有業主說:他得再花40萬,才能得到一個五星級的家。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