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挖到這屆《披荊斬棘》最大的寶藏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但團隊都在那了,難道要掉鏈子嗎?所以最後真的是趕鴨子上架,逼著自己。


節目播出之後,我能聽出吹奏有瑕疵。如果不是因為睡不好,我覺得自己能吹得更好。




現在大家總是愛看跨界,看挑戰不同領域,我理解的“披荊斬棘”並不一定是這樣。

就像小時候體育老師給大家排隊,總是考慮隊伍的寬度,要排橫隊。但除了寬度,我還想站在一列縱隊的最後,那說明我是個子最高的那個人。

能把一件事做得足夠深,去挑戰極限,我覺得也是一種“披荊斬棘”。

02

要反問,也要知足

節目裡一些老大哥的作品,對我寫歌和創作都有很深的影響。像是鈞哥出道的那些作品,第一張專輯,包括之後的我都特喜歡。還有小齊哥,當時每條街都在放,時時刻刻都能聽到。

張震岳跟我年齡差不多大,他出道時我已經在舞蹈學院當老師了。但他出道很早,那些作品我也很喜歡。

哥哥們之外,像是竇唯、崔健的作品,對我影響都很大。


我創作的方式跟很多人不一樣,一般人是寫詞,譜曲,再編曲錄音。我是直接錄音,先找一個喜歡的律動、動機、或者一個和聲走向,通常都是無意間彈出來的,再根據那一軌添加別的東西,最後填詞。

這個習慣可能跟我之前的經歷有關。

在自己出專輯之前,我做過音樂這行當裡幾乎所有工種:幕後創作、編曲、錄音……當時我們團隊做現場錄音應該也算得上第一了,崔健、童安格、趙傳,還有超載之類的國內樂隊,現場錄音都是我們做的。


老崔當時在首體那場演出,我們在技術規格要求下錄了三個半小時,現場錄了96軌,算是挑戰了極限,打破了行業紀錄。

做錄音,學編曲,做樂隊,創作……我之後能做好自己的專輯,全仰仗於這之前的每一個階段。



很多人認識我,是因為2013年發表的《活著》。

2010年,我發了第二張專輯《突然想到理想這個詞》,反響還不錯。剛發的時候豆瓣八點多分,還挺高。然後我們就忙起來了,開始各種演出,在全國的live house巡演。

我突然覺得生活的節奏變了,感覺人總是在路上。

《突然想到理想這個詞》裡邊有句詞:“沒有時間彈琴看書,沒有時間享受孤獨。”當時只是略有一點兒感受,等唱《活著》的時候,我就是徹底一直在路上了。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4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