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都是陽性,為什麼症狀這麼不一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症狀的存在是客觀的,但對症狀的描述和感受卻是主觀的。


這一波陽性感染者的症狀之一是:彼此之間交流症狀。

這麼一交流,感染了的朋友猛然發現,不同的毒株帶來的症狀好像是不一樣的,開始是認為北方株和南方株不一樣,什麼北京毒株是 BF.7,廣州是 BA.5.2。


再然後已經不滿足於這種粗放的地域分類法了,進入了更精細的流派分類,經過幾次交流、探討、症狀合並,逐漸有了報恩的「減肥株」「學習株」,復仇的「幹飯株」「放屁株」,甚至還有了情緒派「笑株」和「哭株」。各大流派,爭奇斗艷。



圖片來源:遼沈晚報微博

「毒株不一樣,導致症狀不一樣」的印象深入人心,但真的是這樣嗎?

症狀不同,是感染的毒株不一樣嗎?

不是的,不是的,不是的。

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屬於不同物種,就像狗和貓的關系;

阿爾法、德爾塔、奧密克戎都屬於新冠病毒,但它們是不同的變異毒株,類似泰迪、二哈、柴犬的關系;


而當前在國內各地流行的病毒都屬於奧密克戎毒株,只是根據其遺傳物質和蛋白質外殼的細微差異分成了不同的細小分支,類似張家的泰迪狗、王家的泰迪狗、李家的泰迪狗,當然會有不同,但共性遠大於差異。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不同奧密克戎分支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免疫逃脫能力方面,而這些病毒侵染人體的部位、給患者造成危害的能力等方面是幾乎沒有差別的。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當一種病毒的傳播系數超過了 10,那它到底是 16 ,還是 18 就沒什麼區別了,反正都是防不勝防的級別 ……

但對科研工作者來說,病毒累積的任何一點細微突變都還是值得關注的,所以他們不斷給新發現的突變分支命名,記錄這些細微的變化。只有當細微突變積累得足夠多,表現出了明顯的區別,才會考慮命名為新的突變株,甚至新的病毒物種。

無論是 BA 還是 BF 或者 BQ,它們仍然還是「奧密克戎」系列裡的一員,致病性區別不大。即使一家人感染了同一種毒株整齊陽了,仍可能有各種不同的症狀。

那麼,為什麼大家的感染的症狀遠近高低各不同呢?

都是陽性,為什麼症狀這麼不一樣?

一千個感染者嘴裡,就有一千個感染症狀。感染者們親切總結了「奧密克戎大人」的十大酷刑: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