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奧密克戎: 奧密克戎下,失靈的獻血系統(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重慶三峽廣場的獻血車。講述者供圖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關於“血荒何以發生”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街頭獻血”占比出現斷崖式下降,從2019年的73.35%急劇下降到2020年的47.86%,是由於疫情和防疫限制了個體無償獻血。

但是,中國街頭獻血與團體獻血比例出現十年來首次逆轉,由於相關部門推動,團體獻血占比反而激增,從2019年的26.65%上升到2020年的52.14%。據重慶市血液中心統計,高校獻血占血源采集的30%,其他團體獻血約占到20%。


該中心通常在11月進入高校采血,而今年這個時期,重慶多個區域劃定為臨時管控區,采血車未能順利進校,已經嚴重影響到血源供應。另外,陽性確診病例大幅增多後,多個單位沒能正常復工,其他團隊獻血也無法開展。這段時間,作為應急,他們曾讓采血車開進獻血者封控所在的小區,“重慶全市4台采血車,早7點到晚7點,每台車行駛百余公裡,這樣維持了一個月。”

甘肅白銀市血液中心也有兩台采血車,會在周末前往周邊縣區,但采血員張華說,措施同樣在這個冬天失靈了——上半年每天可采100人的一台采血車,11月每天約采60人,12月又降到20人。

面對某一地區的血荒,還有一個常規應急措施是,依靠省際或省內各地區的血液調劑機制,讓周邊血站互相扶持血源供給。在封控期,周邊10個省市的血站都調劑了庫存來支援重慶市血液中心。然而,該中心王芳清楚,“12月周邊血站大家都很難,沒法互相幫忙。”

濟南市血液中心宣教科劉陽也說到,“我們會定期召開省內、省際的血液中心聯席會議,調劑血液庫存,不是點對點的幫扶,而是一個網狀的協調系統。但是現在每個地市都屬於緊缺狀態,很難運轉起來。”

為緩解血荒,有醫院組織醫護、病人家屬等參與獻血。重慶新橋醫院在當地最先開始行動,那裡的醫務工作者文亞和許多同事都“趁著沒陽趕緊獻血”。而文亞父親本要在這個月做心臓血管搭橋手術,也因血庫告急推遲,她希望12月19日獻出200毫升後,父親也能夠因此優先用血。


為了抗疫,濟南市血液中心讓員工們分組上班,避免交叉感染。“倒下一組的話另一組還能替上。”該中心劉陽稱,可最終還是效果不佳,仍有一半員工感染新冠。“當下的采血情況還是杯水車薪。”重慶市血液中心王芳坦承。

獻血者的猶豫


12月16日,47歲的楊陽接到了洛陽市血液中心的電話,第二天從郊區趕到市中心,獻了一個治療單位的血小板。這是她第44次獻血了——20年前准備剖腹產時,看見一位產婦大出血,之後她就想“為了媽媽們”無償獻血。

周圍很多人不理解她,說“獻過幾次就行了,還常獻……”不少長期無償獻血者都遭受過類似的指摘,有人為了不被發現自己遠超常人的獻血次數,撕毀了獻血證。27歲的徐剛在第100次獻血前,也產生過慌張,“周圍的人會不會覺得我是個怪物?”考慮了一個月,徐剛才完成這次獻血。

其實,這次各地無償獻血倡議書發布後,一些獻血者也在遲疑,甚至公開表達了不滿——一位廣西的大學生說到,家人持續獻血多年,生病急需用血時卻被告知無法無償使用;還有位返鄉工作的畢業生曾在大學時獻血1200毫升,之後自己生病用血無法報銷,理由是他沒在家鄉獻血。



資料圖。圖源東方IC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1270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