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美食指南: 吃餃子就得蘸醋! 幾億年前就決定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然而,研究者測試了大約60個物種,從魚類、兩棲類到鳥類、哺乳類,所有被測試的物種都呈現出了感知酸味的能力。在這些動物中,豬和靈長類動物似乎還會格外偏好酸味食物,例如野豬會格外喜歡發酵的玉米,而大猩猩則對某些姜科的酸味果實情有獨鍾。


研究者只能通過推測,來猜想那些最早的脊椎動物是如何演化出酸味味覺的。好在,現生魚類為此提供了線索。魚類的大部分味蕾,都不在嘴裡,而是分布在臉上、身上、胡須上。對於水生生物來說,水體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水體的酸鹼度,這些變化對魚類來說非常危險。因此,如果能用身體表面“品嘗”水體的酸度,對生存非常重要。

事實上,研究者已經發現,與酸味受體OTOP1相關的基因廣泛存在於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中,因此“幾乎可以肯定存在於第一個具有味蕾的脊椎動物中”。這說明,最早的脊椎動物可能已經具備檢測酸性物質的能力。換句話說,感知酸味的能力,至少與脊椎動物一樣古老了。




不同物種感知酸味的能力,紫色指不喜歡酸味,綠色指喜歡酸味,白色指不清楚對酸味的喜好(圖片來源:原論文)

偏愛酸味


人類和其他物種對於酸味的偏愛,或許也是一種生存策略。人類和許多猿類已經失去了在體內合成維生素C的能力,而酸味或許也像其他味覺一樣,發揮了提醒食物成分的作用——這裡可能有很多維生素C。

另一種可能的猜測是,對於許多靈長類動物來說,腐爛的動物或植物是他們食物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判斷這些腐爛食物是否安全的方法之一,或許就是看它們是否呈酸性——酸性代表食物中富含乳酸菌或醋酸菌,它們分泌的酸會殺死有害細菌。


無論出於怎樣的原因,一旦出現了對酸性食物的喜愛,尤其是結合了對鮮味的偏好時,我們的祖先就可能開始嘗試控制腐爛,來產生更美味的結果——如今,我們稱之為“發酵”。

或許下次吃餃子的時候,你可以更用心地體會一下,脊椎動物數億年間的演化賦予人類的成果——酸味味覺。

“你好,我今天倒了點醋,想和你借點餃子”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