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90后: 90后400万一线城市买房却没归属感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5年前,出身西北小县城的王也和女友怀揣着梦想来到广州。一直以来,他们在这里的“家”,是租来的一套实际面积不到40平方米的小房子。


王也不是没动过买房的念头。2018年,王也刚刚在广州工作,这一年,他租住的小区的楼盘均价为38000元/平方米左右。以此为标准,就算只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以30%的首付计算,王也至少需要凑够近70万元才能“上车”。

巨额的费用面前,王也暂时收起了买房的心。他转而考虑起另一种可能性——逃离一线,回老家。年纪渐长,在广州漂着的日子看起来没有尽头,而家中的父母更是他的牵挂,他总希望能离父母更近一些。


但习惯了广州的包罗万象,老家各种小圈子式的人际关系让王也难以招架。当然,更割舍不下的,是相爱相伴多年的女友。

正当王也摇摆不定时,短短3年时间,广州一手楼盘的均价已从2018年12月的2.72万元/平方米,涨到2021年年末的3.3万元/平方米。

广州房价的变化也牵动着王也远在老家的父母的心。“有房才有家,有家即心安。”王也的父母是行动派,他们不断提醒着王也,还亲自来到广州和王也一起踩盘,一步步将买房从规划变成现实。

和女友结婚后,王也抓住了心仪楼盘销售期的尾巴,依靠父母的支持,以400多万元的总价买下了一套90平方米左右的小三房,并赶在2023年春节前顺利入伙新居。

现在,除了盼望着贷款利率调整,房贷能够下调之外,王也最希望的,便是在广州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从某种意义上讲,买房只是让我成为一个新广州人的第一步,想要真正获得归属感,可能还要一段时间。”他说。


买房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留下来

与其他同龄人的住房观不同,张弛是一名坚定的“无房主义者”。在深圳工作多年,她至今没有买房的打算。

毕业一年,张弛就辞去原来的工作,跳槽到一家新媒体公司;2年后,她又一次选择,重新找工作。


张弛频繁跳槽的做法,让工作了近30年却从未“挪窝”的父母很是担心。他们想让女儿回四川老家,这样一来,房子的问题就能轻松解决,甚至还能通过自己的“朋友圈”,为女儿物色一位合适的结婚对象。

但这些在张弛看来,都不是什么大事。能在深圳顺利落户,以及它带给年轻人的包容感,是其他城市能难给予的。这座城市干净整洁,又充满生机和秩序,每次从外地回到深圳,张弛都忍不住感叹,“深圳真好”。

即使没有买房,张弛也在努力让自己成为“深圳人”。为了让租的房子有“家”的样子,并时常保持新鲜感,张弛用地毯重新铺了房子的地板,并调整房东留下的家具的位置,还添置了书桌、台灯和灯带。租来的房子被自己慢慢改造成理想中的样子,她也逐渐有了安全感。

更幸运的是,张弛在租房时很少遭遇到不愉快的经历。“房东也是年轻人,除了平时付房租,他很少过问我这边的情况。”即便每个月的租金要花掉张弛工资的1/3,但只要没有“寄人篱下”的委屈感,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深圳,和张弛持同样想法的年轻人有很多。而这种生活方式正成为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新变化——高企的房价劝退了不少想在此扎根的年轻人,但也有人依然选择留下来,换一种活法,并逐渐找到归属感。

张弛坦言,自己不太可能因为高房价离开深圳,她已经习惯了深圳,习惯了这里的气候、饮食和一切。“除了大蟑螂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之外,其他的都不是问题。”她说。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