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加拿大鹅: 羽绒之乡那么多走不出1个加拿大鹅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但巨大的产业惯性很难在一夕之间消除。平湖市经信局原局长刘皆安曾提到,在平湖,当年做代工起家的老牌生产企业,被以前的思路束缚了手脚,转型做自主品牌,几乎“没有一家成功的”。


产业小镇如何“造星”?

比起波司登涨价,平湖转型之难,似乎更能直接反映中国羽绒服、乃至整个服装产业的问题。


羽绒服是一个代工体系极为成熟的产业。有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国内很多中小型羽绒服工厂,基本不是代工,就是买一个品牌授权、贴牌销售。可以说,除了个别大牌外,所有羽绒服基本都是代工或者贴牌生产的。



图片来源:新华社

即便所谓“大牌”,也难逃代工“基因”影响。以波司登为例,其2022财年中,OEM贴牌加工业务营销额同比大涨23.8%,占比达11.7%。波司登执行总裁助理兼CIO戴建国还曾引以为豪地提到,全世界100多个品牌都和波司登有合作关系,全球75亿人口很多都穿过波司登产品,尽管并不是波司登品牌羽绒服。


2016年,服装专家魏刚在采访中曾对波司登的代工“情结”提出疑问。在他看来,上世纪80、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中国服装企业都是以生产起家,也基本以代工挖到“第一桶金”,投资生产成了他们难以割舍的情怀。但时代在变,大型服装企业过于重视生产,并不一定是最佳策略。

这背后,意味着服装制造业发展理念需要发生根本转变。

在调研中国“产业链转移”问题是否成立时,外交学院教授施展就曾将目光对准类似于常熟、平湖这样的“产业小镇”。他研究认为,这些“小镇”的成功,反映的并不是一个或几个企业的力量,而是中国制造业作为一个体系的力量。在人力和土地成本优势减弱之时,这种力量令“小镇”仍能保有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然而,秉持传统制造的“常识”,在服装产业提档升级时却有些“崴脚”。

对于一些老牌代工厂,沿用老办法“拼技术”“拼效率”,最大程度“以技术换成本”,不但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换道超车”,反而陷入“为人作嫁衣”的代工“死循环”当中。如果说“制造逻辑”曾助推“世界工厂”不断成型,眼下则更需要跳出传统,以设计、品牌寻找新的出路。

不少人重温晋江的品牌发展史。当年,轰动一时的央视“代言战争”,令安踏、特步、361°等一众鞋履品牌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同台竞技”成了他们“抱团出圈”的“营销手段”,连带让晋江这个同样以鞋服代工起家的城市有了转型升级的可能。

眼下,国产羽绒服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国际品牌已经完成对消费者的再教育,一场面向国际化的品牌竞争在所难免。这些羽绒服制造小镇能否突围,将取决于其如何再认识制造、重构产业发展逻辑。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